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蔡骏悼念鬼马星:一己之力支撑起中国推理小说半壁江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澎湃新闻网 蔡骏 参加讨论


    编者按:2017年6月12日上午9点,年仅45岁的推理作家鬼马星(马雨默)因病逝于上海中山医院。本文为作家蔡骏撰写的纪念文章,经澎湃新闻授权刊发。
    
    鬼马星(马雨默)。大众书评团的博客 图
    十七年前,2000年,八月的最后一天,或者,九月的第一天。我平生第一次到北京,得到平生第一个文学奖“贝塔斯曼·人民文学新人奖”,获奖作品是一篇名叫《绑架》的短篇小说。
    那时候,我才二十出头,不认识这个文学圈的任何人,也从未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小说,只在榕树下网站发表过十几个短篇小说。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写悬疑推理小说,只知道推理小说有福尔摩斯,却不知悬疑小说为何物。我是在贝塔斯曼书友会目录上,看到了这个文学新人奖的征稿消息,才偶然地把小说投过去。
    很幸运,在北京的颁奖礼上,据说从十四万篇投稿作品当中,我获得了二等奖,我记得陈村老师也是那次比赛的评委。而一等奖得主是谁?是一位女生,跟我一样来自上海,她比我年长几岁,但当时依然非常年轻。我还记得,她的名字叫马雨默。
    这是我俩的第一次相识。
    不久,我们两个人的获奖作品,都刊登在那一年的《当代》文学期刊上。当时,刊发我们作品的编辑是孔令燕,如今已是《当代》杂志的社长。
    在我们这个圈子,我几乎是第一个认识马雨默的。当时,中国根本没有悬疑推理小说的创作气候,也只是非常零星的传统作家在写破案与刑侦题材。
    第二年春天,我完成了自己第一个长篇小说《病毒》,走上悬疑小说的创作道路。
    时隔数年,大约2007年春天,我从其他朋友口中得知,马雨默也开始写悬疑推理小说了,并且有了一个笔名——鬼马星。
    同时我也知道了她的一些身体状况,这让我非常钦佩!当时我刚创办《悬疑志》杂志,也请鬼马星为我们的《狄小杰》系列小说写过一篇,名叫《枯叶博物馆》。
    2008年,我才跟她重新见上第二面。当时她气色不错,她还给我推荐了许多美剧。
    以后,我们虽然见面不多,但经常在网上互动。我看到鬼马星出版了一本又一本推理小说,一个又一个探案系列,还有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我为她而感到由衷高兴。
    去年,世界华语悬疑协会成立,我向鬼马星老师发出邀请,请她担任协会理事。整整一年前,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启动仪式上,鬼马星老师也曾出席,并成为大赛评委之一。
    还是去年,大约是年末,我专门约鬼马星老师见过一面。我们聊文学,聊未来的创作,聊她的写作计划。我相信她还有非常旺盛的创作力,将写出许多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作品。
    后来,我听说她住医院了。因为她事先跟我说过,所以没想到会那么严重。直到6月12日,噩耗传来,晴天霹雳。我在第一时间证实了这个消息,惊愕,悲痛,甚至悲壮。
    为什么,我要说悲壮这两个字?
    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其实,中国原本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但有了爱好者,有了写作者,就有了中国的推理小说。欧美的推理小说,离不开阿加莎·克里斯蒂,而中国的推理小说,自然离不开鬼马星。
    今天在这里,我并不探讨学术问题,也不想赘述鬼马星的文学成就,更不想谈论影视改编以及IP等等时髦话题。因为她的成就,无论在推理小说读者中间,还是在作家圈里都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我想说的是,在被病痛折磨的这么多年里,在欧美日本推理小说日益流行的巨大阴影之下,在类型文学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有色眼镜审视的文学环境中,在人们日益习惯于阅读数百万字的网络文学的时代洪流之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鬼马星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中国推理小说的半壁江山,乃至于被广大读者们用口碑投票称为推理女王?
    鬼马星的文学道路是孤独的。
    虽然,从本质上来讲,古今中外,每一个写作者都是孤独的。但在当今中国,悬疑推理小说的写作者,尤其孤独!他们需要背负许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市场的压力,出版商的压力,影视公司的压力,媒体的压力,甚至读者口碑的压力。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迎来影视产业的繁荣,又要在改编过程中面临种种限制,尊重原著的改编难上加难。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说谁还会看十几万字的本土推理小说呢?如果要看,那去看东野圭吾好了!
    这个时代,许多很有才华的小说家,因为生活所迫,因为有更好的归宿,或者因为看不到希望,放弃了写作的梦想。从此这个世界上,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却多了一个平庸的常人。这也许,不是其本人的损失,但是中国文学的损失。
    文学,是一种无形的却是强大的力量,它让我打败了许多磨难,它让我的内心坚不可摧。
    在人世间诸多美好品质之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字——坚持。
    鬼马星在坚持,她不放弃,她将写作视若生命!
    像坚持呼吸那样坚持写作!
    (对不起,悼文写到这里,我落泪了……)
    也许因为,此时此刻,我的音响里在放一首郑智化的歌《别哭我最爱的人》。
    可知我将不会再醒
    在最美的夜空中眨眼
    我的眸是最闪亮的星光
    是否记得我骄傲地说
    这世界我曾经来过
    不要告诉我成熟是什么
    我在刚开始的瞬间结束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追思、纪念、缅怀鬼马星老师。她已成为一颗永恒的星,在最美的星空中眨眼!
    而我们这些作者、读者以及同行,则不仅仅要追思、纪念、缅怀,更要从天上这颗永恒的星中,汲取某种强大的力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假以时日,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将坚持不懈,捧出更多更伟大的作品,来告慰这颗永恒的星!
    最后,请允许我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青青陵上柏》为这次追思会画上一个句号——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于上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