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张维佳:梁衡散文的意境和境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创作评谭》 张维佳 参加讨论


    我喜欢梁衡散文,不仅仅因为他能巧夺天工般地驾驭语言,还因为他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立意,及其营造的意境和境界,读者可以在美的享受中与他的思想一起共鸣,这是梁衡散文震撼力和感染力之所在。
    过去,教科书常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表现方法可以不拘一格,材料组织、谋篇布局可以比较自由,只要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即是一篇好散文。梁衡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是:散文既然是一种艺术,就必须符合美的要求,在文章组织中要讲究描写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所谓描写之美,就是“作者能将要说的事物客观地、清楚地写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要求如实,不走样,能显示事物本来的美”;所谓意境之美,就是“作者在对某事物的描写或某种思想的表达中能产生一种美的氛围、意境,将读者引到一个美的精神境界”;所谓哲理之美,就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作了描述,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并感染了读者后,又进一步升华到一种哲理思想上,并理出一种新理念,创造出一些警句哲言,将其‘定格’下来”(《文章三层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进行创作实践的。
    在梁衡的笔下,景与物都完全是活脱脱的呈现,你无需想象就可以触摸到、感觉到并与之共鸣。他写杏花村的竹叶青酒:“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杏花村访酒》)他写晋祠的山美、树美、水美:“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经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晋祠》)他写飞泉:“这时人恰好与飞泉的半腰相齐,隔岸平视,看个正好。那泉后的山石在流水的浸润下满是苔藓、葛藤,一层叠一层,厚重、滑腻,像一幅墨绿的挂毯。那飞泉白光一闪,当空划破厚重的浓绿,散成一挂珠帘,轻轻贴着石壁垂下来;又像是一轴素绢,靠着绿壁,浴着艳阳,时舒时卷,楚楚有情,就专等谁来作画题诗了。”(《娘子关上看飞泉》)他写草原:“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草原八月末》)他写绿染戈壁、守卫边陲的左公柳:“它树身高大,树干挺直,如松如杨,而枝叶却柔密浓厚。每一棵树都像一个突然从地心涌出的绿色喷泉,茂盛的枝叶冲出地面,射向天空,然后再四散垂落,泼洒到路的两边。”(《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由此可见,梁衡笔下所描写的景或物,都是逼真可现的,读者完全可以从形、声、色、味等各个方面去感受、去触摸。这种美可以刹时刺激读者的感官,让人一下子对作品描写的对象就有一种心灵的感应,产生寻美而去的强烈欲望。这是梁衡作品之所以吸引人的第一技巧。
    梁衡笔下的美,有时是经过加工的美,完全融入作者的思想、品性和气质。他写景物时,完全是以自身的观察、体验、思考为旋转变化的视角,不断地切换镜头,形成一个个美的意境。在表现晋祠中多、清、静、柔的水时,他完全是置身其中的:“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溪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又不知是从哪冒出来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丝纹可见……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时常会发出这样的自问:怕这几百间建筑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晋祠》)作者“信步”带你去寻水,用“不知”“让人叫绝”“丝纹可见”“你沿着水去赏那亭台楼阁”“自问”等字眼,这是自己切换式的观察和体验,就像拍摄电影时旋转式切换一样,带着观众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在清凉的五台山上,作者“徜徉在一所所历史久远的寺庙之中,遥望着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殿宇,凝视那阳光在绿荫中留下的点点光斑,聆听暮鼓晨钟木鱼经声”,他思绪万千,“仿佛置身于冥冥之境,体会着时光恍然,神龙盘旋,唯愿大慈大悲,平安祝福,一切仿佛又是昨天”(《清凉世界五台山》)。作者由形而下传到了形而上,从感官上的享受到心灵上的禅悟,这完全是得“道”后另一种美的意境。在一望无际、碧草如毡的大草原上,“车子在缓缓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另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我又疑是回到了中世纪。这是桃花源吗?该有武陵人的回答声;是蓬莱岛吗?该有浪涛的拍岸声。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照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们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草原八月末》)。这里写仙境般的景,反映的却是作者毫无纤尘的心境,只有心静的人在这种美景中才有这种心灵的升华。
    写人也是一样,作者总是在发掘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比如他写瞿秋白就作了很深的挖掘,他联想到少年时所看到那张脸色略显苍白的照片以及照片后的题词:“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联想到鲁迅先生送瞿秋白的那幅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多余的话》的批判,梁衡先生决定必须写出瞿秋白的精神世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英雄戏”,“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情感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以理行事,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秋白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觅渡,觅渡,渡何处?》)。作者塑造瞿秋白,欣赏瞿秋白,这里边也融入了作者的气质和思想。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意境美融入了作者本人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其中有作者的气质和思想。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有教育意义的,但这种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唱高调,而是能启发人的哲学思考,这正是梁衡先生所说的“散文的哲理之美”。大凡大作家,一般都能从人类的终极关怀角度来思考眼前的人和物,梁衡先生就是这样的大作家。作者站在赫鲁晓夫的墓前,端详着曾被赫鲁晓夫批评过的艺术家所设计的、为赫氏家族认可的黑白相间的墓碑,思考着俄罗斯民族的宽容和审美取向:“能懂得向死者献上一件富有审美价值的雕塑,生者与死者之间能以艺术方式倾心交流思想,交流感情,这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就不会很低了。”(《奉献给死者的艺术》)梁衡在这里只说了半句话,后半句应该让我们读者去思考,这是大作家在启发读者思想方面的高明之处。作者写冬日的香山:“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冬日香山》)这明是用拟人的手法来赞美香山,暗是写人的骨气、社会的正气。哲理之美是梁衡先生散文所追求的目标,他认为:“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眯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草原八月末》)
    “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是梁衡散文刻意追求的,这在每一篇散文中都可以通过遣词炼句、谋篇布局、探幽发理等得到体现。其实,梁衡散文中这种美的意境源于他内心的境界。读梁衡的作品,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其笔下山河之壮美、人物之伟大、生活之美好,还有作者深刻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修养。这就是境界,作为思想者、大作家和诗人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艰苦人生反复砥砺而又不断地从思想体悟中得来的。
    梁衡散文的境界也有二。首先是深刻的思想,这是他散文的“神”。他总能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将笔下有形的东西升华为一种形而上的思想。描写欧洲古老的教堂,他以老树噪鸦宿狐、引人焚香顶礼为喻,提出:“什么东西都怕老,一老就有了资格,有了说法,有了附会、寄托和蕴藉。”(《教堂是一棵老树》)他在青岛看殖民主义者留下的万国楼,发出感慨:“凡美好事物的诞生都必经过痛苦的折磨,你看哪个名山没有经过火的熔炼和水的切割。青岛在经过历史阵痛之后而育成的这种美,我们要好好地保存她。”(《在青岛看房子》)这是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青岛的建筑美。其次是博大的胸怀。这是一种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关注生命的大胸怀。在他的笔下,山水、人物、事理总是跟祖国的历史、民族的命运关联在一起。他写晋祠,能把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他写麻田彭德怀峰,山峰完全是一个替天行道的英雄。他写草原:“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眯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草原八月末》)他写榆林红石峡:“赤壁青史,铁铸文章。大漠之魂,中华脊梁。”(《榆林红石峡记》)他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壶口瀑布》)他写诸葛亮、韩愈、范仲淹、马克思、居里夫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瞿秋白、朱镕基,极力推崇他们身上那种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品质。凡大胸怀的人方能写出这种怀抱民生、矢志不移的伟人精神。
    梁衡的散文之所以有上述两个境界,这与他的崇高修养有关。梁衡认为,作家的修养由两大背景决定,一是生活,二是阅读。如果没有早年基层的记者生活经历,梁衡就体会不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艰苦,也就不会形成对人生和生命的终极关怀;如果没有以后走南闯北和国内国外的学习考察,梁衡就体会不到自然、人生和社会的丰富性,也就不会形成对人生和生命的对比性多维思考。广博的生活阅历,是梁衡思想的土壤。除此之外,阅读造就了梁衡思想的深度和写作技巧的高度。梁衡把自己的阅读定性为“另类阅读”,即“撒大网、采花蜜”式的阅读。他既从古代经典的经史子集中汲取养料,又从现代科学技术的书籍中寻找观察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视点,还从近代以来思想家、哲学家的著作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信息、刺激和娱乐,更是为了撷取知识、信息和审美。用他的话来讲,就是“维持高级的、深层的精神需求”,“为了精神生命的成长和延长”(《我的阅读经历》)。由此可见,生活和阅读是大作家的基本修养,也是其创作的原动力。
    我喜欢梁衡的散文,说到根本处就是喜欢他的这两个境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