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陶:简单来说,在写作上我不打算转型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
2016年7月21日下午,“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的颁奖盛典活动在北京汉华国际酒店举行。五个奖项之一的非虚构文学奖,颁给了著名记者李宗陶。其得奖作品为在网易“人间”连载的非虚构作品《祭毒》。 “我一是在找人性,二是在找一种荒诞的东西——它不合理,但是它存在,存在了很久。还有,我想告诉大家一些本质的东西。”在活动现场,李宗陶说。 我今天的题目,和非虚构写作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系。 7月初的一天,我看到澎湃app首页上有一个Prada太阳镜的奢侈品广告,就发给传统媒体经营的朋友看。他说,时代大变了。 今天,如果愿意,你每一天都可以过成无所不知的一天,只要你打开微信朋友圈、Facebook。今年年初去世的摇滚歌手戴维鲍伊有一首著名的歌《Change》,他用口吃的发音唱的。这个时代变化很大,真是措手不及。这一轮变化有两个关键性的动作。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革命,里面的关键性动作,是硅谷里的两个人发明了一个民用浏览器,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原来这都是美国军用的东西,是国防部的项目。这两个人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免费向大家开放,大家可以免费下载,这一下子就改变了我们今天的阅读方式。他们的公司成立一年多、浏览器发明几个月后就上市了,开盘价12美元,收盘价48美元,创造了世界记录。我觉得风投人的眼光是对的,这完全是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 再就是感谢乔布斯把苹果手机送到每个中国人手里,就看到了地铁里壮观的景象——每个人都在划屏。有了这个以后,传统的写作和发表都改变了,非虚构写作也在改变。 我没有用过微博,直接从博客时代进入了微信时代。去台湾出差,为了方便和同事联系,我的摄影记者帮我开通了微信,就掉进来了。两三年下来,在碎片化信息里面,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失去的,很明显,就是时间。得到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我原来比较宅,不太喜欢社交,信息来源很少,而且自己关注的领域也比较窄。现在有很多的门向我打开。 它们是你原来不会主动关注,但是潜在有兴趣的,比如物理、数学、天文学、植物学,穿衣服、烧菜……碎片的知识也是有价值的,它也是知识。它只是压缩了。你要有甄别和取舍的能力,你要识货。互联网还是有好东西的。你还要有把这些东西串起来的东西的能力。我对碎片化没有那么大的恐惧。 让我不安的,是新媒体把传统写作的内容、文本、语法、标题都重新规定了,这让我挺不安的。它是那么年轻,那么具有娱乐精神,有的时候还有点粗鲁。对于我们这种会为了一个句子、一个标点跟编辑、校对争半天的人来说,有时候真的有眼前一黑的感觉。有的文章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情况实现了10万+,我觉得它的品位不好,它的品位决定了好的作品在互联网+时代不能得到应有的位置。这是让我不安的东西。 以前海德格尔说,好的科学不会思考,德里达就反驳说,科学技术能够思考。德里达的弟子斯蒂格勒写了《技术与时间》三卷本,他说,技术里面回荡了一种力量、无人称的一种权威、不署名的权威。真正令人瞩目的变革,其实发生在技术无人称力量的到来,他提醒我们,思考技术的时候要加进时间的维度问题。现在我们是北京时间,快得惊人。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人们100年的路。 我很敬佩欧洲人冷战以来在思想上、生活方式上给我们树立的另外一种不同的典范。他们有一种辩证启蒙的意识。对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所谓的新东西,他们不会抱有一种非常天真的乐观,他们不会觉得有了原子弹,有了核潜艇,有了无人驾驶飞机,有了苹果手机,人就是万物的尺度了。 欧洲的知识分子真是了不起,哈贝马斯、德里达、阿伦特、萨特……他们真的在公共领域不断贡献自己的智慧,把自己所学化到跟百姓相衔接的日常生活领域。他们引导欧洲民众,保持一种敏锐的对于技术悖论的敏感性。他们展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我刚从英国过来。英国的地铁上,有人看书,有人看报纸,不一定是老头,我真的没有看到一个人在划手机。那一刻,我想,我们国家呈现出来的以互联网+为主导的资本运作、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对个人时间的占用(到处都可以看到划屏的景观),是一种人造景观。它可能不是自然生成的,背后有某种力量在推动。那个力量,是资本。 其实生活可以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景观,就是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隔我们稍微远一点的别处。它们就是这样的存在:不一样的阅读方式,不一样的书写方式,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方面,欧罗巴还是我心中的故乡。 我身边优秀的、聪明的媒体朋友都创业了,都找到了资本,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很佩服他们。我在朋友圈看到几个创业的朋友讨论办公室房租涨价的事情,短短几句话就可以看到他们背后承受的压力和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不具备的。 停刊、所谓“纸媒的冬天”,刊物办不下去了,广告都流到APP上去了,这些不得不打断你。这个打断其实是有好处的。以前像我这样挺愿意干活的,不大会停下来想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在哪里,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在哪里,力气该往哪儿使,这会迫使你停下来,好好认识一下你自己,然后再脚踏实地地走路。 我大概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自己理得稍微清楚了一点。我还是要延续传统、正统的、原汁原味而不是浅尝辄止的写作,原来的写作可能还不够,还要往前追。我也不想卖萌讨好谁。简单来说,我在写作上不打算转型。但是互联网+技术、大势不容忽略,我希望它能够为传播加分。我想慢慢找到一条养活旧写作的新方式。 刚才南香红老师说,写作的意义是揭示真相,记述本质,把大家带到另外一个沉思的世界。一个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对社会很关切的人,他首先得学会有同情心,要学会宽恕,必须有很多的品格。我感谢二十多年来滋养和容忍过我的杂志社。高强度的截稿训练让我蓬头垢面,也不用管任何事情,一门把稿子写好。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黄金时代。 (以上为李宗陶现场演讲)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