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黄树芳的新著《往事札记》,敬佩之余,我想来想去,想用两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满树芳华情未尽,且看黄花晚节香。 回忆起来,我和黄树芳相识已经30多年了。1983年夏天,煤炭工业部在大同矿务局安排开展了一个中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由副部长张超带队,参加活动的除了北京的几十名中学生,还邀请了萧军、娄师白、许麟庐、柳倩、韩少华、陈建功等诸多作家、画家和书法家,与大同的作者交流。那是《中国煤炭报》正式创办的第一年,我作为报社副刊部的记者,有幸参加了活动的全过程。当时黄树芳是矿务局宣传部的部长,也是夏令营组委会的负责人之一,处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有人告诉我,别看黄树芳忙前忙后,一点儿架子没有,他也是一位作家呀。噢,作家,那厉害!我当时也在悄悄写小说,对当作家比较向往,对作家这个词也比较敏感,一听便记住了黄树芳的名字。之后,黄树芳从大同调到新开发的平朔煤矿,我多次到平朔去拜访他。遇到什么困难,也愿意请他帮忙。1997年夏天,我和妻子带王安忆夫妇、刘恒一家,奔黄树芳而去,与平朔的作者座谈,彼此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更让我终生难以忘怀并心怀感恩的是,黄树芳为我母亲安排的海滨之旅。2002年春节期间,得了重病做过手术的母亲向我提了一个要求,想看看大海。母亲很少开口向她的儿子提什么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很可能是母亲一生最后的心愿,我不能不慎重对待。可我知道,冬天尚未过去,处在旅游淡季的一些海边的疗养院、度假村之类还在放假,我带母亲去看海住在哪里呢?我第一个想到了黄树芳,他跟我说过,他们单位在南戴河建有一座疗养院,离海很近,出门就可以看海。于是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了我母亲的心愿。他马上爽快答应,说没有问题,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你只管带母亲去吧,我一定安排好。这年春节过后,在黄树芳的关心帮助下,我带母亲到南戴河看了大海。第二年春节过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如果说看大海是我母亲一生中的一个梦想的话,是黄树芳帮我母亲圆了这个梦。 我听见有人把黄树芳叫黄主席,我叫不出来,我觉得这样叫显得有些生分。我见有人在文章里把黄树芳称为黄树芳先生,这样的称谓尊重是尊重了,只是觉得不够亲切,至少我自己的感觉是这样。我自己没有哥,每次见到黄树芳,我都想叫他一声大哥。叫大哥会显得突兀,我只好叫他树芳兄。是的,多少年来,不管是见面,还是在电话里,我都是叫他树芳兄。江湖上称兄道弟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这兄不是那兄,树芳兄真是一位人品完美、人格高尚的好兄长啊! 不仅我有这样的看法,在全国煤矿的作家队伍里,乃至在全国文坛,只要一提到黄树芳,大家都会说,那可是一个好人哪。这样的评价或许有些笼统,有些平常,不那么响亮,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特别是作为一个作家,能得到这样众口一词的评价,并非易事。它需要以善良的天性为基础,还要以后天的长期写作、持续修为和不断完善自我为支持。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赢得有口皆碑的好口碑,有善良的天性还不够,“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还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虚心学习,刻苦实践,以守住自己的天性,并使之得到升华。黄树芳60年的创作生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每一篇作品,也诠释着做文与做人、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和道理。 人类世界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物质世界,二是精神世界。这两个世界也叫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相应的,人们的生活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这两种生活也叫外在生活和内在生活。社会上的许多人,由于被汹涌的外在生活流所裹挟,也是时间所限,他们通常所过的大都是外在生活。也有那么一些有着独立意志的人,不管职位如何变,工作多么忙,也不管五光十色的外在生活多么诱人,他们在处理外在生活的同时,从不放弃属于自己的内在生活。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挤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空间,以静下心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小花园里流连一番。无疑,黄树芳属于后者。 黄树芳在大型企业里先后当过宣传部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等,还有比他更忙的吗?有是有,恐怕也不多。可不管他忙得如何脚底板打锣,他总能处理好本职工作和业余写作的关系,不忘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下自己。不是谁都能找到自己,找到自己须有途径,得有抓手,途径和抓手就是坐下来写作。他通过写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生活,拓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把内心世界落实下来,形成一件件文学作品。黄树芳在文章里明确写过,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写作,他奉行三个不争,即不争名、不争利、不争高低。他勤学敏思,注重写作的过程。他的写作过程,既是不断觉悟的过程、不断审美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甚至是反省的过程。通过反思、反省,使自己得到修行,以使人性更善良、内心更富足、道德更高尚、灵魂更高贵。 矛盾无处不在,黄树芳在工作中也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受过委屈,甚至受过伤害。但由于他在长期写作中养成的开阔胸襟、悲悯情怀和超越精神,使他能够从容地将矛盾一一化解。在“文革”中,有同住一室的同事贴他的大字报,说他是“赵树理的黑爪牙”,使他深受打击。“文革”过后,当同事重新提起这个话题,请他理解时,他不仅原谅了同事,还表示说,他确实很崇拜赵树理,在创作中受到赵树理不少影响。黄树芳曾遇到过一个领导,因他不在领导的大学同学圈子里,人家就排挤他,使他的工作遇到不少困难,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却迟迟没有拿出来发表。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就把文章压下了。 无数事实一再证明,一个人长期处于写作状态,其心态与别人会有所不同。特别是一个正在写作的人,他的心不在现实世界,而是沉浸在自己所想象和创造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超越现实的心灵世界。在心灵世界里,他的心应该是静远之心、仁爱之心、感恩之心、温柔之心,他的情绪会随着作品中人物的欣喜而欣喜,忧伤而忧伤。同时,他会增强生命意识,提前看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以及尽头的身后事,这样他的境界就不一样了。所谓看淡、看开、看破尘世中的一切,无非就是这样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他不但不会悲观、厌世,而是会更加珍爱生命,珍爱人生。稍稍具体一点说吧,当一个作者正写得满眼泪水的时候,心里正爱意绵绵、温存无边的时候,不管他看见一朵花还是一棵草、一块云还是一只鸟,都会觉得那么美好,那么可爱。这时候如遇到一些事情,他的反应可能会慢一些,因为还没能从自己的小说情景里走出来。他看待事情的目光还是文学的目光,情感的目光,善待一切的目光。至少,他不会着急,更不会发火。黄树芳就是这样。他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他所在单位有一位女干部,工作能力强,英语过硬,颇得中外职工赞赏。后来她与中国的丈夫离了婚,找了一个老外,这件事在职工中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一天,她到干部处找到黄树芳,要求出国探亲。若换了别人,或许会对女干部进行一番诘问,不会顺利答应她的要求。而黄树芳意识到,女干部的选择,也许隐含着一些新的价值取向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他还想到,这位女干部也许会成为他的写作对象。于是,他对女干部让座让水,还跟人家聊了一会儿,让工作人员为女干部办好了手续。女干部忐忑而来,满意而去。 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黄树芳的微笑没有,反正我是注意到了。几十年来,只要我一想到黄树芳,脑子里浮现的就是他微笑的样子。他笑得眼睛弯弯,眼睑眯眯,像传说中的弥勒的微笑。他的微笑真诚、谦和,是经常性的,几乎成了他形象的一个标志。谓予不信,请看此书封面上黄树芳的照片就知道了。 一个作家,不管他写作的时间有多长,写来写去,只能是写自己。不管他塑造了多少个人物,归根结底,塑造的也是他自己。文学的本质是劝善的,是改善人心和人性的,希望人生和社会都变得更美好一些。而要做到这些,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善良,做到善始善终。在这方面,已是耄耋之年的黄树芳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回头再说说我在开头所说的两句话,第一句是我苦思冥想想起来的,第二句是借用宋代诗人韩琦的咏菊诗。两句话的用意是明显的,这里就不再解释了。在新书《往事札记》首发之际,谨向树芳兄一鞠,表达我深深的敬意。 (《往事札记——一个业余作者的文学创作之路》,黄树芳著,三晋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