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鹏 山东鱼台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济宁市委宣传部干部。 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等,并在军地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获奖及代表作主要有《共和国的天空》《压不弯的脊梁》《神奇的蓝天骄子——八一飞行表演大队改装纪实》《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生命线上的奇迹》《中国机器人》等。 作为2016年年度中国好书之一,《中国机器人》以蒋新松、曲道奎等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为主要线索,生动记录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历史进程以及最新的研制成果,是一部以机器人行业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中国机器人》采用在场写作的方式,即在现场采访、观察、思考、写作,为这一高科技“史记”提供了真实新鲜的原材料。 由外行变懂行 在创作《中国机器人》时,两位作者王鸿鹏、马娜进入沈阳新松公司,近距离接触机器人的生产流程,为该书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初,对两位作者来说,要将科技语言运用地游刃有余极为困难。王鸿鹏回忆,初次进入新松公司进行关于《中国机器人》的采访时,“看到车间里机器人满地跑,遇到人主动躲着走,好神奇啊!我们怀着创作的冲动和激情进入采访,却感到与科技人员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作者王鸿鹏在采访沈阳新松公司中心研究院院长徐方时,座谈了两个小时,采访结束后,徐方却说:“我第一次遇到没有说外行话的采访者。”这源于在创作之前,两位作者阅读了大量机器人方面的专业书籍,并向专家学习请教,了解相关知识,希望由外行变为懂行,为采访打开通道。 科技语言不同于文学语言,两者差别较大。在王鸿鹏看来,科技人员与我们普通公众的表达不一样,他们有他们圈子里的“行话”,有的专业术语和概念也很抽象。如何打通两种语境进而建立相融的话语体系,成为创作过程中首要攻坚之事,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机器人这颗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王鸿鹏和马娜反复讨论、研究,在故事的讲述上,他们通过“拟人化”和“通俗化”进行话语转换。例如在采访中,他们发现科研人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喜欢给研发的新产品起名字,如“小龙马”“巧手灵灵”“金钢神”,从中受到启发,王鸿鹏和马娜确定将机器人当“人”来写,讲述“两个人”的故事,即科研人员和机器人的故事。作者认为,通俗化需要转换话语,用大众语言形象进行讲述,如书中的“路演风采”“我塑我‘心’”等,而“工业怎么4.0”“互联网怎么+”等内容则用例证来解读,尽量让阅读比较轻松,避免枯燥晦涩的感觉。 精准复原故事 “年长的科学家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抿嘴凝思,额头上的褶皱越来越深;年轻的科学家索性靠在沙发上,双眸望着天花板不停地转动,启动他的‘思维超链接’高速加载模式,并用手指轻轻地点击着太阳穴,期望能敲打出灵感……”在角色塑造上,作者直接采访曲道奎、王天然等本人,力求较为真实地还原人物性格。 书中主角之一蒋新松早已仙逝,如何还原蒋新松成为又一个摆在作者面前的难题。为了全方位还原蒋新松这个人物,王鸿鹏和马娜主要从3个方面去考证核实蒋新松的事迹:一是关于蒋新松的报刊记载;二是他自己留下的大量笔记、考察报告、论文等文章资料;三是采访他的同事、学生和朋友。在有资料记述的情况下,两位作者也会找当事人进行核实,复原现场,如果与多位当事人的讲述有所不同,他们会召集几位当事人共同讨论,“完整、精准地复原故事,避免失真”,王鸿鹏认为,采访核实一定要有可靠的信息源和依据,不能凭空想象,否则就失去了真实之美。 业内专家、文学评论家一致认为,《中国机器人》是一部关于中国机器人的“史记”,也是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史、当代科学精神的沉淀史。着重描写人物角色的同时,《中国机器人》也不忘对整个机器人行业进行全景式描绘。 在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蒋新松、王天然、曲道奎等几代科学家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王鸿鹏认为,在机器人领域里,蒋新松等人每前行一步、每一个成功的节点都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时,作者王鸿鹏和马娜没有忽略他们与时代同行的脚步,以大气的叙事风格,在历史的宏阔与时代的底色中,彰显蒋新松等一代代科学家们所从事的机器人事业所具有的伟大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对标中讲述他们的故事,自然地把握两者的平衡,进而把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进程“史记”般地展示给公众。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蒋新松15年前去了一家日本机器人公司,在提出购买机器人的要求之后,对方说:“你们会用吗?15年之内我们不打算与中国合作。”愤怒之余,蒋新松回敬道:“15年以后,你卖给我我还不一定要你的呢!”作者通过查阅沈阳自动化所的《所志》,并经当事人、国外科学家回忆,最后发现蒋新松一语中的,15年后来谈合作的这家公司正是15年前蒋新松访问的那家公司。在这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中,中国“人”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在今天的世界机器人大潮中,中国机器人也有了一席之地,正如书中序曲所写:中国“人”该出场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