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多重影像》,南帆著,现代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78.00元 与其他话语类型相比,文学认领了喧嚣纷繁的日常生活,而文学的先锋性正在于它对日常生活中无名能量的察觉、分析与形象地演示,乃至积聚、组织和动员。 迄今为止,西方文艺思想曾多次大规模涌入国内,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一些有追求的学者摆脱单纯模仿、挪用的窠臼,致力于在域外文论的启示下,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南帆先生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先锋的多重影像》汇聚了他近年来的一批重要论文,集中展示了其理论兴趣与理论建树。 在中国文艺理论界“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论争中,该著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关系主义”理论,并成为后者的一支劲旅。关系主义力图在社会历史的复杂关系网络中定位文学,在与史学、哲学、法学、新闻学等多种话语类型的相互比较中描述文学。因此,它不再孜孜不倦地探寻亘古不变的文学本质,不再耗费心神去划定形而上的文学本体。不应误解的是,本质的瓦解绝非意味着文学的瞬息万变,因为社会历史给出了它所能辗转腾挪的最大空间。关系主义的视野下,不存在能够穿越千年的“纯文学”。南帆将其放入具体的历史语境,考察它何以出现、卷入了哪些因素,又在共时的结构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关系主义视域下,同样不存在某一文类的纯正谱系。南帆以散文为例,指出散文没有严密而牢固的法则,散文的特征在于它和诗歌、小说、论文等文体的相互区别。结合自己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实绩,南帆还特别强调:一方面,散文固然拥有巨大的文体空间,另一方面,散文又特别依赖创作者的胸襟与情怀。 南帆对文学的执着源于他对文学的认识与期待。在他看来,与其他话语类型相比,文学认领了喧嚣纷繁的日常生活,而文学的先锋性正在于它对日常生活中无名能量的察觉、分析与形象地演示,乃至积聚、组织和动员。围绕这一主题,该书从多个面向展开论述。一是文学与大概念在处理日常生活时的差异。南帆提醒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压抑与解放极为复杂,诸多大理论、大概念对此往往无力解释,因为批评家热衷的大概念常常抛开了文学作品的细密肌理,相反,文学正是凭此来处理历史、总结历史,并多次充当历史转折时期的文化先锋,而这恰是文学的强项或特长所在。二是现代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南帆认为,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与现代性的兴起息息相关。他揭示了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重视日常生活的不同缘由,强调文学转向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从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发现历史事件、宏大观念如何进入男男女女的寻常日子。三是当代文学、革命与日常生活的纠葛。南帆高屋建瓴地考察了革命对众多当代文学主题的深刻形塑,认为文学话语是不同于历史话语的另一种分析单位,彰显了另一种价值体系,并在此意义上阐述当代文学、历史与革命主题的联结。 如果说,介入日常生活是文学发挥先锋性的充分条件,那么,如何介入则是其必要条件。而这当然须臾难离文学形式,它作为文学话语的语法对日常生活进行重新编码。惟其如此,文学才能以审美快感的方式传达解放的能量,才会以美感政治的方式实现批判日常的目的。南帆认为,中外文学史积累了庞大的文学形式体系,但文学形式并非某种本质规定,而是隐含了历史的信息。有鉴于此,在文学研究方法上,该书明确反对审美与历史的相互隔膜,致力于弥合社会历史与审美之间由来已久的分裂。南帆回顾了理性对审美的持久压抑以及审美对理性的不懈挑战,既解构了审美自律的幻象,又肯定了审美的相对独立性。南帆强调,众多话语对审美领域的改造、修正从未停歇,而这并未破坏审美领域的相对独立。它代表着一种独立的判断,隐含了价值的重估。也即是说,文学话语从不满足于证明其他话语类型的既定结论,而是以个人或人生为分析单位,让人窥见先前无法看到的景象。南帆主张,这些话语系统呼应历史演变的形式之一即是博弈。博弈不再预设某个足以掌控他者的制高点,而是将所有话语类型视作千座高原,承认每一种都有在特定时空中居于主导的可能。 除了谨严的论文,该书还收录了南帆的若干访谈与讲演稿,通过南帆在这些篇章中的自述,通过他自己对《冲突的文学》《文学的维度》等早期著作的扼要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到“关系主义”从萌生到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的思路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