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云是一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也是一位勤奋的诗人,其诗的语言凝练纯净、富有美感。那天她给我送来了经过精心整理和编撰的第一本厚厚的诗集《如果此生不曾遇见》,请我撰写一篇序言。对于这些诗歌的审美流向、审美特征与艺术技巧等,我将尽己所能略加评点。 我很喜欢她写的这些诗篇,它们就像江南早春原野上葱绿的麦苗,鲜活清亮茁壮,映照得人心也无比灿烂温暖。这不仅是她的诗境明亮,更来自诗人内心的真诚、纯洁和感恩,是一股真挚情感在诗行间流淌。她对家乡亲人以及大自然充满浓郁的深情,这使她的诗充满着善与美,照亮了她笔下的万事万物。 以她的《旅途二》为例:“最美的风景/是你清澈的眼波/收拢了岁月的芜杂/还原最初的纯色/被秋冬染霜的发际/被愁绪吹皱的眉头/被世故黯淡的心境/此刻皆已纯净如初/这一路上/因为有你/行囊塞满了故事/梦想时时在心头雀跃/韶华未尽/青春有约/待到春暖花开/再次出发”。这首诗让我想到“融彻”这个词,这是古人通常用来形容诗歌的意境有通明透彻之妙。其实就是用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来创作,把情与意与景融合在一起。这是从心灵深处呼唤出来的富有感染力、滋润心灵、启迪心智的诗篇,透彻出诗人内心的清澈、品格的纯正和对人生持有的清醒态度。 只要翻开她的诗集,就会发现有一种情感贯穿在她的整个作品中。游历的河山,四季的转换,工作、生活、朋友、同事、爱情等,这么多情感始终围绕着的是乡情父老、亲人和故乡大地。这是根,这是永远的乡愁,更是一种血缘命脉。以《致母亲》这首诗为例:“你是一棵树/静默无声/却将最美的歌谣/刻入生命的年轮/经风沐雨将枝叶濯洗更清/只要根须扎在泥土里/生命的河流就不会枯竭/我在歌谣里醒来/你的枝头/开出六月的白莲一朵/蕊心里/蜿蜒着一条河/从根须奔流而上”。我阅读了好几遍,我发现,因为存在着大爱的情感,她对故乡、父母充满了敬畏与深情。这里亲人就是诗歌,诗歌就是亲人,诗歌和亲人是她情感释放的深刻涵义,也是诗人灵魂的栖息地。 诗人王晓云是参悟到诗和诗人在天地间的位置的,从1990年开始,她坚持了二十多年的业余创作,始终陶醉在诗的精神家园。她的诗纤巧动人,感情细腻,情深意切,纯朴而有意味,是诗的一种高境界。诗艺无止境,创作无尽头。愿王晓云和所有爱诗、写诗的同路人,用自己的生命和诗铺就辉煌的未来,愿诗成为我们永恒的缘。 (《如果此生不曾遇见》王晓云/著,文汇出版社2017年3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