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陆晶靖:所有的嘲讽都是自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文学》 陆晶靖 参加讨论


    黄昱宁的第一篇小说是《幸福触手可及》,写一堆展会策划师到法兰克福参加培训班,班上有一对男女在异国暧昧。日常枯燥乏味,想要暂时逃离,但是主人公下定决心之后奋力振翅,忽然发现既没有力气也没有兴趣了。人不是不彻底,人就是彻底的软弱。
    作家黄昱宁的另一个身份是出版社的外国文学编审。小说中的培训班里有一项任务是参观法兰克福书展,小说人物就此与她从事的行业有了一点微妙的交集。熟悉这个行业的人,会觉得特别好玩——知识分子看知识分子,专打痛处,又怀着深厚的同情。她自己觉得这篇不成熟,好像眼界太窄,写到《呼叫转移》,才稍稍满意。主人公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人,从县城来到大都市,他看不起县城,县城也看不起他。原因很简单,他是社会底层。底层到什么程度呢?黄昱宁给了几乎所有角色名字——最醒目的是代表县城的骗子李波扬和代表大都市的导演冯树——但没有给他也分配一个。作为一个代驾司机和菜鸟骗子,他总是在想象自己属于城市的方式,想象一种他将会拥有的身份。他的愤怒主要来自于,城市没有丝毫的回应。他作为被富人偶尔需要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人住在这里。
    按照普洛普的功能分类,这时候出现了情节中的赠予者。县城给了他魔法钥匙,让他可以通过手机和微信来进入城市的另一层肌理。我们知道,距离感是城市的特征之一,在城市空间里,你可以很长时间不见面,仍然和很多人维持关系。大观园里的人并不像刘姥姥那么热情,县城式的亲密在这里会被认定为“没有分寸感”而遭到鄙视。而恰是这种距离感,使这个无名者获得了在多种身份间穿行的可能性。他一会儿是教授、导演,一会儿是一个嘴上挂着“似水年华”、善于自拍的女大学生。这种模拟使他获得了极大快感,甚至超过了骗钱本身——他不是在骗两个人,他是在欺骗那个看起来光鲜亮丽却又排斥他的城市。黄昱宁决心跳开知识分子的视角来写这篇小说,让一个如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般的穷人来串联起她想要描写的大都市人群。如同她展示的那样,这群人充满自信,却又小心翼翼,在舞台上摔碎瓶子,在现实中不堪一击,和整个城市一样,他们呈现出某种精致又虚弱的质感。
    黄昱宁希望追求一种现实中的超现实感,这正是中国当下的某种特征。一个农村姑娘到城市里的发廊工作,立刻获得一个英文名字。无论服务员还是顾客,这里能够使他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时尚。这个过程,是不是像洗礼?发廊妹成了修女,度己度人。黄昱宁说,中产者对很多事情充满了恐惧,没有什么变化的动力。而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涌进来的新移民,他们或许不那么体面,却充满了力量和欲望。这种力量的强大和中产者的虚弱,在社会话语中的地位恰成反比,或许正是这种奇怪的关系,产生出了属于中国社会的超现实感。
    《三岔口》写的主要是中产者。黄昱宁用了类似《竹林中》的结构来写一个荒诞的婚外恋故事。妻子和被怀疑的”小三”,一个满嘴心灵鸡汤,另一个一心丛林法则,夹在中间的男人有苦难言。黄昱宁用了很多符号来标记这些人物,让他们比中产者更中产者——所谓的中产,难道本身不就是用很多商业符号建构起来的一种幻想中的身份吗?相比描写中产者的脆弱,《三岔口》里更多的是在嘲讽他们的无知。他们容易在社会中一脚踏空,于是就急于寻找一些看似稳固的东西(比如高级商品)来安慰自己,寻找某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来整合现实。没错,他们就是当年穆齐尔和昆德拉笔下的那群“刻奇”的人,充满斗志地迎向世界,但是还没遇到敌人,就先被自己的勇气感动了。
    男主人公对此感到非常厌倦。他因为部分看透了社会的把戏,反而成了这个秩序的多余人。妻子想拿他来玩心理分析从而夺回话语权,下属想赶紧和他上床好消除自己的愧疚,他的反应是哈姆雷特式的:到动物园和一只狼形影相吊。不过在中短篇小说里,这种奥涅金式的厌倦会拖慢人物行动的速度,黄昱宁当然知道这一点,于是在两个女人的角力中,小说的叙事节奏越来越快,几乎是冲向终点。男主人公几乎是怀着一种受难般的心情来报复妻子——这是他唯一的主动行为。结尾是三角形的顶点,他同时满足了两个女人的想象。他并不是真正地想这么做,可是“刻奇”的话语系统步步紧逼,到了这一步,他唯有牺牲自己完成仪式,才能让她们最后一脚踏空。又或许他并没有那么恶毒,只是同时被两套话语系统招安的诱惑实在太大,他也会像《1984》的温斯顿那样,终结自己在身份上的漂浮状态。
    中产者在文学作品里通常不是什么正面形象,但没有谁不喜欢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作家也一样。黄昱宁自认是个中产者——她非常喜欢吃日料——这三个人物形象是她剖析自己的结果,所有的嘲讽都是自嘲。就像戴维·洛奇笔下的知识分子,笔触辛辣,可他也是个学院派。这种感受,可能只有听她自己多讲讲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