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发现,四五岁的孩子似乎有一个通病:特别容易“撒谎”。儿童心理绘本《莎莎的月光》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女孩莎莎喜欢编造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在莎莎的想象中,妈妈是一条美人鱼,家里有一头凶猛的狮子和一只袋鼠宝宝,破旧的地毯是龙拉的战车,而家里的老猫会说话。对她的好朋友托马斯来说,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当托马斯为寻找根本不存在的袋鼠宝宝而遭遇危险时,莎莎终于领悟了幻想与现实的区别。 沉湎于幻想而撒谎 其实幼儿的心理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解读莎莎的行为。5—7岁的儿童喜爱幻想、喜欢自编自导表演故事,他们创作的故事往往更加富有戏剧性。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小孩子经常创作出假想中的玩伴陪他们游戏。4岁左右的孩子辨别想象与真实世界的能力开始萌芽,但幼儿天性爱好嬉戏,更愿意沉浸在无拘无束的幻想中。 简单说,孩子撒谎的原因大体有3种:一是为了逃脱惩罚,二是为了让自身得到关注,三是因为过分沉浸于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书中的小女孩莎莎应该属于最后一种(或许也包含了第二种),这种情况下孩子能不能撒“谎”,是很多家长非常纠结的问题。是什么“谎”都不能撒,还是有些能撒?什么样的“谎”可以说,什么样的不可以说?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个标准因家庭和文化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美国家长和专家都较容忍甚至鼓励孩子和大人分享他们想象的世界。一个4岁的美国独生女曾连续数月想象出自己有无数的姐妹,女孩的妈妈也会每天向她打听那些“姐妹们”的动向。但是,不管纯粹的撒谎还是充满创造性的想象,社会的接受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对别人造成伤害。所以,当莎莎的谎言使托马斯被困于危险的大青礁时,她就超越了这个底线,需要被纠正了。 对于如何处理孩子说谎的问题,莎莎爸爸的做法特别值得家长借鉴。他虽然是个辛苦捕鱼的单亲父亲,但他关注莎莎的言行,了解她的性格,包括说假话的行为。他的方式也恰到好处:他不是每天在莎莎耳边唠叨告诫,只是在离家一整天前严肃叮嘱莎莎不要说假话惹麻烦。在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时耐心倾听,得知详细经过后不是气急败坏、横加指责,而是给孩子一定的指引后让她自己去想,去感受后悔、迷茫和痛苦的心情。因此,在故事的最后当莎莎去找托马斯道歉时,她是真正想通了,而不是惧于爸爸的威吓,或是出于其他原因,这才是孩子真正的成长,这也是《莎莎的月光》讲述的第一个故事。 以想象力抗拒孤独 当从莎莎的视角来理解她的行为时,第二个故事渐渐浮出水面,那是关于孤独和想象力的故事。 莎莎的妈妈死了,爸爸是个渔夫,常常外出很久去捕鱼,身边也没有亲戚关心照顾,只有一只懒洋洋的老猫和她做伴。她家并不富裕,住在海边的小渔村里,窗子上有裂缝,门前铺着一块破旧的地毯,年幼的莎莎要自己整理床铺、扫地、洗碗。这样的年纪,原本应该备受关爱、充满活力的,可是莎莎却过着一种孤独、艰难的生活! 幸运的是,莎莎懂得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完善生活。想象力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生命能量,它能疏解自身情绪,促成新事物、新想法的诞生,是值得小心翼翼呵护的。莎莎以她的想象来释放生命的活力,丰富自己孤独的生活。试想,百兽之王的狮子是多么凶猛,有它在身边还怕什么?袋鼠宝宝是多么稚嫩可爱,让人看一眼心都快乐得融化了。妈妈何曾死去?她是美丽温柔的美人鱼,天天伴随在莎莎身边。没有玩伴吗?有一只会说话的老猫就够了。 这是一个多么丰富而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样东西对莎莎来说是何等重要!如果有人能和她分享这个世界,一定会让它变得更加真实,莎莎也能获得更多的慰藉。 书中的大人们都无意与莎莎分享这个世界,只有托马斯愿意相信莎莎。但是托马斯毕竟是个孩子,他还不懂得如何去尊重莎莎的想象世界,只是一味地将莎莎所说的看成是绝对的真实,因此,托马斯的这种盲信让莎莎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莎莎重视托马斯的信任;另一方面,每一次托马斯出现在门口要求见袋鼠宝宝,莎莎的内心就得经历一次想象和现实的冲突。那一刹那她肯定很挣扎:是完全摒弃想象中的世界,还是从中寻求某种平衡? 道德感把她拉回现实 生活最终让莎莎作出了抉择。由此,第三个故事呼之欲出,那是关于道德感的故事。当莎莎最后一次打发托马斯去危险的海边礁石,并意识到后果严重时,她的心灵没有片刻的安宁。她已经具备的道德感让她感到痛苦和悔恨,正是这种痛苦和悔恨让她更清楚地意识到,托马斯这个真实存在的生命比自己的想象世界更加宝贵。 当这个孤独的孩子躺在床上,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亲密的玩伴袋鼠宝宝、威武的保护者狮子和温暖的关怀者美人鱼妈妈一样样摒弃的时候,这样的道德感与勇气催人泪下。最后,莎莎意外地得到一个形似她心中的袋鼠宝宝的小动物后,她的第一反应是:“托马斯终于可以看到袋鼠宝宝了!”原来,善良的她一直不忍心看到托马斯一次次失望。相比于家境富裕的托马斯,孤独的莎莎得到一个小动物多么不易,但当她毅然决定把小动物送给因她受磨难的托马斯时,却丝毫没有考虑这些。抱着这样的观点再来看书中临近结尾的一个画面——莎莎满怀坚毅和急切冲向托马斯家的情景,从中读出的善良与充满尊严的道德力量令人震撼。 从1967年该书出版之日起,就有很多读者对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人读到了第一个故事,觉得是一本好的育儿教材。但很多人莫名其妙地感动,我想这要归功于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莎莎不是一个普通的爱说谎的小孩,她要应付艰苦、孤寂的生活,也要应对心灵中各种汹涌澎湃的激流的斗争。可她没有在漩涡中沉溺,而是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道德力量生存下来,让自己的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更趋平衡,从而迈向成熟。(作者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儿童心理学博士) 作家故事 《莎莎的月光》一书的作者伊芙琳·内丝是美国著名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家,人生经历颇为曲折。高中毕业后,内丝先是进入波尔州立师范大学学习,打算毕业后成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可是这一职业并不适合她,为《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绘制插图的经历,燃起了她学习艺术的愿望,于是她进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 二战期间,她随身居政府要职的丈夫埃利奥特·内丝移居华盛顿,曾一度中断绘画,但埃利奥特鼓励她不要放弃。经过考克兰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深造学习后,她竟被艺术创作深深吸引,无法自拔。这时,丈夫开始抱怨她“无聊”,内丝无奈之下主动要求结束长达9年的婚姻。离婚以后,她只身来到纽约工作,先成为商业画家,而后又大胆转行,一心投入到能令心灵愉悦和平静的童书创作中。 曾获得美国凯迪克金奖的内丝有自己鲜明的绘画风格,她的书通常以大片的黑色、褐色(或古铜色、米色)和白色主导,这让她的作品非常具有整体感。内丝擅长表现儿童心理,一生创作的童书数量众多,除《莎莎的月光》之外,还有《约瑟芬娜的二月》、《孔雀和公主》和《狮子菲尔斯》等。内丝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女孩或动物,或两者兼有,主人公们随着故事的展开深入探索自己的心灵,最后获得某种成长。 《莎莎的月光》,(美)伊芙琳·内丝/文·图,涂帅/译,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3月出版,该书荣获美国凯迪克金奖。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4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