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作家的现实关怀暨静心作品研讨会”近日在中华女子学院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牛玉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红旗、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等来自北京、河南和沈阳等高等院校、文学评论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静心的创作进行了研讨和解读。 静心,原名寿静心,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多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中篇小说《心脏病》《嗓子里的别针》《女人到四十》,长篇小说《迷旎花园》《活着,为自己快乐》和《大家小事》等。最近她又推出了长篇新作《大沙河畔》。 与会专家认为,静心的四部小说写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的家庭婚姻和爱情观念,社会对婚姻家庭观念整个大变局的心态,写了社会转型期女性的精神史、心灵史和命运史。在作品中,作家塑造出了一群非常鲜活的人物,尤其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作家并不刻意追求故事的传奇性,而是从普通的日常生活入手,在家长里短的情节里透露时代的信息。静心的作品属于朴实的现实主义、温和的女性主义。从作家性格角度定位看,静心是一位对女性进行严厉自审、自剖的人文主义作家和知识分子。艺术方面,静心已经由写实走向高度隐喻,这样的架构体系是她的小说在美学上的一个成功。从哲学方面看,静心小说的特点,是通过日常生活开掘心理,开掘人性。她的小说用机智丰富的语言,再现日常生活场景的丰富性,她对日常生活进行话语实录和场景微雕的同时,使得小说在艺术真实与虚构想象中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平衡感。所以静心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逃逸出了理论的束缚,不能用某一种理论去分析,她有自己的生活伦理。她按照生活伦理而不是按照理论写作品,在朴素的生活伦理中思考人、思考女人、思考男人。优秀的女性作家,除了能够以女性的视角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描述世界表达观感之外,还能够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个世界不分性别的人类存在更多的关怀和更深刻的思考。 静心作品研讨会由中华女子学院女性文学研究中心主办。该中心成立于2010年4月,近年来,中心成员在女性文学创作、研究、女性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作者:安然)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0日第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