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与书 >

李应齐:她因侦探小说名满天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李应齐 参加讨论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正在播放最新拍摄的《汤米夫妇探案集》。故事一开场,汤米和塔彭斯夫妇急匆匆朝法国里尔火车站赶去,开往伦敦的列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塔彭斯夫人戴着新式帽子,帽檐下是一双藏不住好奇与联想的眼睛,汤米先生则像是个有些沉闷、保守的老好人。车上偶遇的奇怪女子、谋杀、留下的名字线索,一场充满冒险、悬疑、探寻求解的侦探之旅缓缓拉开序幕。
    这是根据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原著改编的作品,已是第二次被搬上荧屏,此番重拍,有着向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致敬之意。
    克里斯蒂一生创作了超过80篇推理小说及多类其他作品,包括《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列车谋杀案》被搬上银幕后广受观众喜爱。据统计,她的作品被翻译成超过100多种语言,总销量突破20亿本,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书籍。克里斯蒂以她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故事布局,丝丝入扣、精彩迭出的案件解局为读者留下了诸多经典故事。也正是在她的那个时代,侦探推理小说迎来了黄金时期。
    侦探小说黄金时期发轫于一战、二战前后的欧洲文学,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迎合普通民众休闲与娱乐需求的通俗文学出版物急速增长,侦探小说以其悬念、神秘、冲突性的剧情以及断案解局的益智性赢得民众喜爱;另一方面,此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持续酝酿的时期,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城市中犯罪事件骤然增多,与金钱相关的谋杀、绑架、欺诈等案件层出不穷,民众在对社会秩序感到担忧的同时,对智勇双全的侦探形象非常喜爱,推动了此类小说的发展。
    其实,不论侦探小说的犯罪情节多么诡异和神秘,侦探小说的主题始终围绕着扬善除恶、彰显正义。侦探小说借助故事主角——侦探来解答悬案与疑难,他们是智慧、勇气和正义的象征。同时,侦探故事中的犯罪情节,往往揭露了上层社会的种种黑幕,或者贫富差距拉大环境下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帮助读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弊端,具有现实意义。
    克里斯蒂笔下的两位侦探形象便展示了平民英雄的特点——留着两撇胡须、脚蹬名牌皮鞋、脑子里有无数推理因子的比利时名侦探波洛,以及“有点神经过敏”、看似只是普通英国老妇人、但善于通过与人对话找出破绽和线索的马普尔小姐。
    与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这一聪明非凡、个人智力在破案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侦探有所不同,波洛先生和马普尔小姐的形象更加平凡,是从日常生活中走出的人物,如同读者身边的良师益友,使读者在阅读时带入感更强。当克里斯蒂完成波洛先生的最后一出探案故事,波洛先生的死亡信息这一虚构人物的讣告竟然登上了《纽约时报》等多家西方报刊。这也是《纽约时报》有史以来第一次刊登虚构人物的讣告,名侦探波洛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黄金时期的侦探小说与科学元素结合得也相当紧密。一战、二战前后,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爆炸式涌现,自然、化学、地理、医学等领域的知识被编入案件和侦破过程,罪犯在书中与侦探斗智斗勇,实际上也是作者在与读者斗智斗勇。此外,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令侦探在不断缩小的世界穿梭,异国风土人情时常成为侦探小说的故事背景,增强了可读性。对化学、医学、材料等新式谋杀手段感到吃惊,对运用科学手段、通过洞察细节抓出犯罪分子情结的大快人心,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好奇,对城市化背景下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改变的亲身感受,这些令大众颇感兴趣的新鲜内容都被写入侦探小说,构成了其无限魅力的一部分。
    克里斯蒂一战期间曾在医院做志愿工作,掌握许多药物知识,成为日后小说情节塑造的重要灵感来源。她在年轻时周游世界,对埃及等国的中东风情很感兴趣,这使她落笔不局限英国,穿插大量欧洲风情和世界见闻,令故事更具可读性。可以说,克里斯蒂是一位细心并且热爱生活的观察家,将这些生活经历与奇妙的想象力相结合,创造出既具科学知识又精彩纷呈的侦探故事。
    世事变迁,侦探小说也在不断与时俱进,逐渐具有更多新风格和新元素,更加贴合当下读者的心理需求,依旧在通俗文学中占据着重要比重。据统计,侦探小说在欧美的图书销售量占总数的15%—25%。在英国,不论是电视上不断播放的各类侦探故事,还是书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侦探小说,以及旅行社打出的侦探小说“原型”“故居”参观活动,笔者总能轻易感受到侦探小说在英国通俗文学中占据的绝对重头位置。记得第一次到社区图书馆借书时,笔者就发现出借图书中有近乎一半是侦探、悬疑小说,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类型图书。
    在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之际,仍有不少读者将她排在第一侦探小说家的位置。在他们眼中,她的作品陪伴了青少年时光,描绘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欧洲的风土人情,激发了读者心中的好奇心和正义感,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思乡”。(李应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