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美味》黄橙著,译林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十个哲学家顶不上一个美食家前些时候,读过一本有关哲学悖论的书。其中一篇讲到,一位素食主义者,遇上了一头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这头猪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说话;更厉害之处,在于它一生的梦想是要牺牲于人类的餐桌之上。也就是说,它一心一意只想被吃掉。在兴冲冲地奔向屠宰场时,它早已向所有人倾诉过自己的理想。可是,在餐桌上,面对用它的胴体做成的熏肉肠和肉卷,那位素食主义者就是无法动用刀叉。在逻辑上,素食主义者已经没有了理论基础,他没有理由不尊重这头伟大的猪,但实际上他就是反胃。悖论是,吃或不吃,都是错误。 每次琢磨这个悖论,为这头遇人不淑的猪惋叹时,我就想起黄橙。此人是本地的名嘴,不是电视上那些扯淡的名嘴,是那种因为贪吃而有名的“名嘴”。他出了9本书,就有4本是有关贪吃的经历的。其他5本,可能也有一半与吃喝相关。 这么说吧,他可以为一只美味的猪蹄,千里万里奔到墨西哥去。这样一个人,如果遇上了这只殷切热切急切的猪,我简直没法想象,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一位最有资格的吃客,与一只史上最伟大的猪,也许会这样对话—— 猪:“那么那么那么,我的排骨你怎么安置呢?” 黄橙:“你是要中国的吃法,还是德国吃法,或者是葡萄牙的、越南的、巴西的、非洲土著的?中国的有380种,葡萄牙的,我知道27种。还有,你喜欢胖厨师,还是瘦厨师?你喜欢美女吃你,还是小孩吃你?你喜欢刀叉还是筷子,或者干脆用手抓着?你喜欢放在中国八仙桌上,还是进入西班牙风格的餐厅里……” 千万别嫌这个家伙啰唆,我认识的这个美食家,在吃的讲究上,比这个场景细致十倍。 一想到一头最了不起的猪,遇不上这样精妙的吃客,我就生气。所以,那本哲学书,我只读到这头猪的经历为止,大概是第15页。 在我的心里,十个哲学家也顶不上一个美食家。 这么说吧,如果有谁让我开列人生十大信条,我会在第二条列上:“认识两三个美食家。”在这一条之后,才是“为人要善良”、“不借钱给朋友”之类的老调调。 对美食家如此尊崇,除了因为我生于饥饿年代,大约是饿死鬼托生之外,还因为我一向认为,美食家体现了人类普遍缺乏的美德——分享的精神。一个真正的美食家,一旦遇上了好吃的,如果不逢人就推荐,不拉上一堆人去饕餮一番,估计会疯掉。 一个真正专业的吃客,口味不但不刁钻,还很大众化。 在朋友圈里,好吃的人颇多。比如,有一位朋友专吃一些冷僻的东西。有一年在乡下任职时,他的手下投其所好,到山洞里掏了一堆蝙蝠回来,剥皮红烧后,装在脸盆里大啖其肉。多年之后,他还经常咂嘴回味。另一位朋友,则号称从未遇上真正让他觉得辣的东西。即便是那种让人喘不上气的海南小黄椒,他嚼起来也不动声色。他毕生的美食愿望,就是能真正辣上一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