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理想的书展与书展的理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曹静 参加讨论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本报记者 曹静
    1
    本周二,2012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圆满落下帷幕。
    7天中,人们在这里沐浴书香、呼吸文化、吐纳智慧。 7天后,人们在余韵中回味和思考,延续的则是关于阅读、关于生活的一次心灵畅想。
    倘若为这次心灵畅想设定一个目标指向,那便应是“理想”——理想的书展、理想的书房,以及,理想的阅读和理想的生活。因为,“理想”展示的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当下和未来之间的关系。
    2
    难以统计,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书展。仅国际性书展而言,每年全球约有四五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数量近百。
    无论国际国内、规模大小,这些书展有其共同点,那就是搭建沟通读者、作者、出版方、销售方的平台。当然,侧重与类型各有不同。
    有注重版权贸易者,如有“世界出版人的奥运会”之称的法兰克福书展,版权交易额占全球版权交易额的75%;有注重读者参与者,如不久前结束的香港书展,入场人次逾90万,掀起全民购书潮;也有高度专业化者,如全球最大的儿童图书博览会博洛尼亚书展、文学类图书的盛会莱比锡书展……
    对于上海书展而言,如何在不同形态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并发挥作用,显然是“理想的书展”题中应有之义。
    3
    “上海书展”由沪版图书交易会(订货会)更名而来。从“沪版图书”到“上海”,从“交易会”到“书展”,这一转换,注定了它不再是一场出版业内的 “卡拉OK”,而是一个直接面向读者、面向市民的平台。
    从2004年至今,上海书展的成长与变化,迅速发生。
    起初,书展被视为图书卖场、一个能清理库存的大集市。但很快,出版社发现库存书销不出去,必须推出好书、精品书才能吸引读者。于是,除了发行员之外,老总带着骨干编辑一起来,零距离感受市场“水温”。再后来,出版社带着作者前来签售、讲座。直到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响时,出版社开始领悟到,书展是出版方整体展示的平台,要赚的不仅仅是那几声吆喝——在这里,传播的应是自身的价值观,营销的应是出版社的品牌。
    参展出版社从“卖书”到“卖品牌”的变化,正是上海书展提升文化含量、加重文化分量的过程。
    曾有一度,书展上明星扎堆,粉丝疯狂。现在,书展中鲜见“偶像”——如果一定说有“偶像”,那一定是学术界、文学界、艺术界的大师、名家。尽管每年仍然有明星站台,但他们也在淡化自己的明星身份,努力向公众表达对文化的向往。
    曾有一度,出版社上报活动,书展主办单位将其简单组装成“拼盘”。现在,主办单位和各类学术机构、文化机构广泛合作,用一整年时间进行重大活动的策划——不是针对某本书的营销,而是探讨阅读与生活、文学与写作、学术出版的追求等人文领域的重大话题。
    “在市场风向与价值取向、文化导向中,上海书展要进行很好的平衡,”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认为,“价值取向和文化导向,才是上海书展的真正追求”。
    4
    就这一意义而言,刚刚落幕的上海书展显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不仅创纪录的活动场次、观众人数、销售额,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基于出版机构的市场化行为的营销外,书展的主流文化活动已经逐步呈现出上海书展的立场观点、价值观的引领和文化理想的追求。
    “衡量一届书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它的交易额有多少、参展单位有多少、观众人数有多少,而是看它给这个城市、给这个城市的市民,给这个城市的文化界带来了哪些文化理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是某种审美判断。 ”
    这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的理解,指向的是一个更宏大、更美丽的未来——让上海书展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高地和价值坐标:
    在这个城市越来越匆忙、喧嚣的时候,书展的一缕书香能给它的市民带来新的价值观——追求一种优雅、高尚的生活,让人们从浮躁的心态中回到对 “有品质的文化生活”的关注中;
    当世人为这座城市贴上“商业化”“经济中心”的标签时,书展则展示、彰显它的另一种魅力——文化魅力。因为活跃的文化,世界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上海、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而当城市在发展转型的道路上积极探索时,书展作为一年一度的知识、文化界观念集中、交流的地方,碰撞出智慧火花,为城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新的理念,甚至影响政府决策
    和发展进程。
    5
    不可否认,随着上海书展从“地方队”跃升“国家级”,人们对它的期待更多、更高,也更急迫。
    “我们要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书业展会,不是仅仅拷贝别人,既要学习,还要思考用什么方式超越”,方世忠说。
    当然,实现这种超越,不仅需要有理想的书展,也需要一片理想的阅读土壤——一座飘满书香的城市,一批重要的作者,一批热爱书的出版人,以及越来越多的“理想读者”。
    着力于出版链条的各个环节,上海书展正在改善当前的阅读生态,也受益于日益改善的阅读生态。目前,这种良性循环已经初步显现:
    最新发布的 《上海市民阅读调查报告(2012年度)》显示,逾六成上海市民仍青睐传统纸质阅读。近9成上海市民认为,在泛娱乐化的当下,阅读“重要”“非常重要”“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各种阅读组织、阅读活动越来越多。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的阅读栏目明显增多,企业、机关、社区组织的读书活动越来越多,民间阅读组织如雨后春笋。学生们、白领们在复兴公园草坪上诵读经典,在网络上热烈讨论,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丰富的阅读载体的时候选择了有价值的阅读。
    网络中已营造出一个书香空间,微博“书香上海”粉丝数突破20万人。
    ……
    7天的文化盛宴,离不开365天的努力和改变。
    如果说,理想的书展诞生在有理想的爱书人手中,那么书展的理想,则实现于最美的书香之城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