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迎来了爆发期。年初,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活化诗词经典,掀起了传统文化节目热潮,随后,她首次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成为现象级节目,并摘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大奖。“《朗读者》重新把目光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世界, 希望能够彰显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董卿说。节目成功了,但她却给自己打80分。“不要把很多事情、把我神话了。我把最难看的一面留给了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把最臭的脾气也都留给了他们。” 这是她等了好多年、一直想做的节目,所以她格外珍视。从想法到实施,从组建团队到找嘉宾、赞助、平台……大到节目流程、小到现场布置,她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从上千小时的素材浓缩到节目呈现的每一分钟,她自己在机房一遍遍盯后期。一组数据或许可以从侧面反映董卿的付出:《朗读者》在舞台上出现的朗读嘉宾大约68位,实际联系过的嘉宾超过400位;舞台上呈现的读本近百篇,实际准备的读本超1000篇;每期节目90分钟,实际录制的时间是每期节目900分钟;朗读亭走进了国内的13座城市81个人文景点,大约有2万人次参加,留下了2400小时的素材。 在董卿的合作者看来,董卿执着得有点执拗,但她的认真专注默默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因为怕赞助企业的标识影响了节目播出的整体效果,她宁愿损失赞助也要连夜撤下广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初识董卿,觉得她“杏花春雨”,是一个温文尔雅的知识女性,应该很好说话。但接触后发现她就是铿锵玫瑰,在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 董卿评价自己是一个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得比较好的人。“就像我在节目当中说到的,其实所谓的勇气,是你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在所有这些让你焦虑、纠结、崩溃的事情背后,你还是要明白,最终的彼岸是什么?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在拨开一切的乌云和荆棘之后是什么?”董卿说,她看中的是克服困难后,有自己的思考和提升。 “做《朗读者》,就是希望朗读不被误解。”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结合,让朗读者的情感、写作者的思想和观众的情绪凝结,完成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的使命。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董卿似乎成为文化类节目的代言人。在她看来,屏幕上的这股热潮也是对文学对传统的回归。“节目的走红,恰恰也说明了类似节目的长期匮乏,也说明了受众对这种节目的内心需求。”董卿说,中国古代文人有吟诵啸咏,古希腊在春种秋收时也有对酒神的朗诵赞美。这些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中所蕴含的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不断滋润着我们的生命和心灵,又仿若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一点点唤醒潜藏在大众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让诗意的追求和美的存在与我们同行。 优秀传统文化虽有“传统”二字,但绝不是“现代”的对立物,而是应当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融为一体。董卿说,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我们都力求把每一个朗读者还原成一个最平实的面貌,不平凡的人说平凡的事,平凡的人讲不平凡的心。所以当舞台上,我们读老舍、巴金、冰心、路遥、季羡林、莎士比亚、海明威、裴多菲,观众感觉没有距离感、没有违和感。相反文字中所蕴藏的精神世界,和当下受众的精神世界遥相呼应。善良、正直、勇敢、进取、奉献、尊重……这些人类最宝贵的品质,焕发出了一种新的光芒,再一次击中我们的内心,给予我们慰藉和启示。 董卿说,当文学回归生活语境,那些安静、庄重、深厚、隽永的情感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在久违的心灵共振中,有了重新认识自我、认知世界的可能。“它远远不只是竞赛的敲门砖,不只是高考的必考点、不只是父母炫耀孩子的资本、不只是饭桌上和键盘上的谈资——它就是我们的人心和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诗和远方’。” 节目之外,董卿每天都会留出时间给阅读。“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这也是受了父母的影响,董卿的父母都是复旦的毕业生,平时爱书、谈书。父亲的刻苦和勤勉、笃信靠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都流淌在了董卿的血液当中,成为她基因的一部分。《朗读者》播出后,父亲对董卿说,我终于知道,你想做的是什么。 董卿有时也在想,她想做的是什么呢?她想到她很喜爱的文学家巴金先生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如果说所有我们媒体人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不是只靠吃米活着,那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义的。”董卿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