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等待艺术的交错——支玉恒老师谈教学怎样以学生发展为本 支玉恒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预设与生成是什么 读支玉恒老师的新作《支玉恒老师教语文》,全书几乎未提预设和生成,但书中又处处向读者传达着支玉恒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行走于预设和生成之间的教育智慧。 关于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理论界普遍的观点是: 第一,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强调的是教师对教学秩序的规范与控制,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接受、掌握与认同。 第二,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生成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认为教学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进行。 第三,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预设,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第四,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课堂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灵活应对。 那么,支之恒老师是怎样对待预设与生成的呢?为此,笔者采访了支玉恒老师。 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的可能 在支老师看来,所谓的预设,就是备课——对课程的设计。支老师强调,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的可能;要想在课堂上有正确的、可持续的生成,就要特别讲究预设什么、怎样预设。 那么,支老师是怎么备课的呢? 支老师说,我讲一篇课文前,都会非常认真地读一遍,只读一遍,就把书扣过来。接下来,我就思索通过这一遍文本细读,这篇课文哪些地方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我认为只读一遍就能留下印象的,一定是作者所着力表现的东西,一定是作者浓墨重彩描绘之处,也一定是文章的精妙之处。我就抓住这第一印象,抓住了就不放。然后再想既然课文着意表达这些东西,那我该怎么教?用什么方法教?有了内容,方法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内容决定形式。既然课文重点是表达这些东西,既然我要这么讲,就再好好钻研一下课文,包括:这些精妙是怎么表达出来的?有什么特色?还有哪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支老师备课无疑很好地体现了对教学预设的理解。他紧紧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从而让学生集中发力,掌握课文精华,而不要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这样备课也为学生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为后续的生成埋下了伏笔。 在支老师看来,好的课堂预设应该满足以下5点: 要有思维训练的价值;要适合学生实际发展的可能(即基础和最近发展区);训练内容必须是学生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的;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思维与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所得,逐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有规律、便于提取和运用的知能链条。 课堂不能以完成预设为本 支老师进一步指出,好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程序,而应是为学生的课堂生成创造一种条件、提供一种机会。学生有了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思索和应用中,从而形成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上课与演戏、说相声不同,可以按计划一个包袱一个包袱地抖出来,毕竟学生是带着脑袋来上课的。为此,支老师特意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在美国的一堂课中的教学片段,老师如何如何硬要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解答问题。 支老师说,可能这位老师上课的时候,心中已有自己的预设,希望学生沿着自己预设的路线行进,所以上课时就千方百计把学生的发言往自己的思路上拉,但忽略了“等的艺术”。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中都有体现。支老师指出,这样的教学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更不能产生独特的思考和想象。更可怕的是,很可能学生就因为老师的一句呵斥,让他从此不敢开口,而就此改变了一个学生的发展轨迹。支老师略带严肃地说:“课堂不是以完成预设为本,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支老师把生成分为外在的生成和内在的生成两种。他说:“我所期望的生成,并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那些外显的成果,也应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形成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上。” 支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在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师反题意切入,认为中朝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不能算是亲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表示不能同意。老师借学生这种愤懑状态,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抓住文章中描述的事实,深入地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讲出一番道理来说服老师。许多学生能围绕是不是亲人的问题,采用综合、分析、引用、判断、推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习应用文本中多次使用的反问句来“说服”老师。 在上述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创造了思考、想象、表达的条件和机会。学生们大量高质量的发言是外显的生成,而在酝酿和完成这些表达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内在的学习能力。(汪明帅)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