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阅读的关注, 就如何看待和破解网络时代的青少年“阅读问题”,本报记者对话专家—— 温儒敏:流行读物大都像冰淇淋,当不了主食 在电脑、电视、手机、iPad伴随下成长起来的“00后”已经进入小学和中学,这一代青少年阅读习惯改变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更习惯网络和手机等更为快捷的阅读方式,而穿越、轻松搞怪、调侃等网络文学的特性,似乎也更加符合这一代孩子的阅读需求。种种迹象表明,流行阅读大有取代经典阅读之势。 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阅读?中国青年报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先生。 流行读物大都像“冰淇淋” 温儒敏认为,和以往相比,现今中小学生的阅读趋向已大不相同,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可能是当下的流行读物,比如某些靠商业运作包装起来的明星作家的著作。流行读物大都像是冰淇淋,给人娱乐和刺激,适当读一些是可以的,甚至是有益的。如果完全不让孩子们读,会把读书搞得很功利,也会扼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另外,流行文化的适当消费,也有利于青年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不让年轻人去接触这些流行文化是不现实的,应当给孩子们一点自主选择的阅读空间。 但温儒敏强调,冰淇淋代替不了主食,流行时尚的阅读不能代替经典阅读。语文课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对高雅的经典作品有兴趣。有的学生或许会说,现在干扰实在太多,静下心来读书不容易。其实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不断滋养人生提升精神的方式。只不过国人太过忙乱,太过浮躁,缺少读书的氛围。很多学生回到家里,氛围就不太好,家人整天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孩子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还真的需要有些“定力”。 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要疏通一条通道 不少推广学生阅读的学者认为,阅读其实是不分“课内”和“课外”的。温儒敏则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课外的阅读,需要认真探索。 他认为,现在一些新编教材有一个长处,就是普遍都有阅读“链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应当好好利用这种“链接”资源,鼓励课外阅读。老师和家长要明白,从长远来看,学生有课外阅读需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不要因为考试扼杀这种兴趣。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当有所关心和指导,但没有必要过多干涉。学生有他们的“语文生活”,有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也关系到他们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温儒敏说。 温儒敏承认,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和时间读书。这是可悲的。因此,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温儒敏认为,应建立这样一种观念: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刚刚修订完的语文新课标也强化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强调在阅读问题上“尊重天性,培养兴趣,提高能力”。温儒敏认为,这三句话很值得琢磨,如果在课内能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课下就会主动找书来看,慢慢形成习惯。 谈到网上阅读,温儒敏认为,互联网技术海纳百川的信息存储功能,独特的链接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思考方式,也在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印刷文化的阅读思维方式。思维跳跃、碎片化、缺少深度,专注力的丧失,都是新的现象。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依赖百度、谷歌,那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起码可以断定,信息过量,总是来不及过滤、处理,信息流就如同大海波涛一样不断丛集、翻滚、冲击人们,这可能会产生很大问题,包括社会心理问题。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网上的语文生活,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他建议,语文课可以适当增加“传媒素养”的内容,使学生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世界中学会辨析、过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