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儿童阅读,分不分级这不是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报 范源 参加讨论


    有人曾用“黑夜中的一点儿灯火”这个比喻,来说明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的关系。的确,不管是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人类的探索实在有限。
    这种态度可以迁移到对儿童分级阅读的态度上来。儿童分级阅读远不是一个热点,不过是有的地方成立了研究中心,有的出版社出了一些分级阅读的书,有的大学开了有关分级阅读的研讨会,马上各种声音就出来了:“分级阅读有必要吗?”“给分级阅读泼点冷水!”还有人以自己的阅读经历为例,自称“4岁就能读《红楼梦》”,以此说明没必要给儿童阅读分级。
    不是不能有反对的声音,不可能也无必要制止学者们的“理性思考”。可是,笔者想反问的是:何以见得你的阅读经历就是“成功”的阅读经历呢?“天才”的特例能否作为抹杀共性的依据呢?
    分级阅读不是电影的“分级制”,不是要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划出“儿童不宜”的红线,也不是要让大人剥夺孩子的阅读自由,而是希望“把合适的书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送到孩子的手中”。这样的良善愿望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儿童的心智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有足够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身体与动作、认知与智力、人格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使是对婴儿,民间也有“七坐八爬九长牙”之说。在儿童文学界也有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粗略划分,这样的划分也是对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认可。不能因为儿童的个体差异太大,就否认儿童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结论。
    第二,儿童的阅读需要指导。就像婴儿喝的牛奶需要提前兑好、婴儿学步需要扶助一样,儿童的阅读需要成人的指导。担心成人对孩子的阅读过多干涉是对的,但据此就认为“孩子的阅读孩子说了算”,是“伪儿童本位”。儿童没有必读之书,但不能据此认为“童书没有优劣之分”。目前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的父母和教师对什么是优秀的童书缺乏认识,所以才会出现把《鬼吹灯》列入二年级学生暑期阅读书目的事情。在满山满谷都是童书的情况下,有人来筛选、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有什么必要“泼冷水”呢?
    第三,儿童的阅读是可以训练的技能。如同开车一样,阅读是一种经过练习后获得的技能。阅读在教育上被认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大量获取信息。国外许多分级阅读读物的出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个工具(研究认为孩子在9岁左右就应该“学会阅读”)。
    我们目前的问题是,有太多的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在当前的阅读教学方法下,别说9岁,就是19岁,都未必能很好掌握阅读这个工具。过了阅读之河的学者们,可能很容易忘记自己小时候碰到的阅读困难,也很难理解一篇太难的文章可能会浇灭孩子的阅读信心,有很多孩子不喜欢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是人名太长。
    的确,影响分级阅读的因素非常复杂,阅读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但不能据此说没必要做这项工作。难和不必做,是两码事。再说,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哪一项简单呢?笔者以为,对于分级阅读而言,如何制订分级的标准是个问题,分还是不分不是个问题。(范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