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能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情节。《史记》最经典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我们今天写历史,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井冈山到三大战役,同样是跌宕起伏,可歌可泣。辉煌的革命史是由一个个细节积累铸就的,我们的责任就是恢复历史的原貌。 1988年我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完了博士,穿上军装,来到北京西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被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年叶剑英元帅创建军事科学院时,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工作。各部队都将他们的作战电报、战斗总结、组织编制、后勤、政治工作等方面的资料全部上缴。这些原始材料,电报是抄在练习本上的,小册子是油印的,总结是手写的。我一边阅读,一边叹服这些前辈,他们的文字如此朴实,故事情节如此生动,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1987年军事科学院出版了三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这是军事历史研究部集体创作的成果。因为这是正史,要对解放军的发展和战争作权威的论述,要顾及各个根据地、部队,所以只能作宏观的叙述。我突发奇想:能不能从细节入手,来写解放军的历史呢?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我在读史料时,发现第四野战军的史料特别丰富。四野打的仗相对更多,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岛。而且每次战役后,各部队都要进行细致总结,把经验和教训原原本本记下来,打一仗就进一步。当年中共中央从各地派往东北的都是精英,这些秀才们把后方的土改、剿匪,也都写的深入细致。于是我白天做本职工作,晚上就在办公室写作。到1996年,完成了第一部60万字的《东北解放战争纪实》。 这本书出版后,社会效果较好。郇中建编审提议以战区为单位,写一套完整的解放战争史。于是我继续承担了《华东解放战争纪实》和《中原解放战争纪实》的撰写工作。其余三本,华北、西北和中南战区分别由我的同事袁德金、金立昕撰写。当这套书出齐的时候,十年已经过去了。 有读者问:你写的这三本书,特点在哪里呢?写作过程中有什么心得?我写解放战争,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历史的细节。 第一,战争是国共双方的大决战,没有事先注定谁就该胜,谁就该败。三大战役前的谋划运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就辽沈战役来说,双方统帅部都下了决心。蒋介石要东北国军全部撤离,毛泽东要林彪先打锦州,而卫立煌不肯轻易放弃东北,林彪则担心打锦州会孤军深入,造成被动。为此,毛泽东和林彪商量了半年多。国军部署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设想让范汉杰坚守锦州,吸住林彪主力,然后两面反包围林彪。如果范汉杰能够坚守一周,黑山或塔山又守不住,战局真的难以预料。但是廖、侯兵团都没有全力以赴去攻击,而范汉杰仅仅两天就当了俘虏。这说明,上级运筹是一回事,底下执行又是一回事。统帅部的正确决策和各级干部战士的英勇顽强,二者缺一不可。 在战前谋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军委领导和战区指挥员实行了军事民主,上下通气,择善而从。粟裕在谋划淮海战役时,先设想了一个小淮海战役计划,以消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但是毛泽东高瞻远瞩,让华野与中野合作,打一个消灭国民党军徐州集团的大淮海战役。国民党统帅部在谋划徐蚌会战时,原来准备先动手,取得战略主动权。就在杜聿明准备出征的那天,蒋介石突然改变计划,让他去东北,主动权就这样丢掉了。蒋介石不与部将商量,经常越级指挥,使下属无所适从,与中共领导人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二,战役的过程中,会出现突发的战机和意外的情况。谁抓住了谁胜利。攻克锦州之后,林彪的部队已经疲惫不堪,按常规应该修整。而廖耀湘受到卫立煌和杜聿明的双重命令,一个让他回沈阳,一个让他下营口,廖来回协调,浪费了五天时间。林彪敏锐地抓住战机,命令攻锦部队全力奔赴辽西,在野外消灭廖兵团。各部队跑得吐了血,终于用两条腿追上了机械化的廖兵团,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全胜。淮海战役中,蒋介石见黄百韬兵团覆灭,命令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南下解救黄维兵团,然后渡淮河南下。华野距离徐州还有两天路程,如果追不上杜聿明集团,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将面临重大灾难。所以粟裕说这是战役中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华野在后面拼命追赶,邱清泉则要求途中休息一天。就这样,华野终于追上并包围了杜聿明集团,为淮海战役奠定了胜局。 第三,解放战争中除了作战,还有许多方面都与战争的胜利密切相关。例如中共的组织工作和解放军的战场政治思想工作,都表现出巨大的能量。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打的是人民战争,一场战役有无数民工支前,形成声势浩大的场面。这是中共的各级组织动员、领导和实施的,就像一部机器高速有序运转。而国民党松松垮垮,无论组织能力还是凝聚力,都无法和共产党相比。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18军军长杨伯涛被俘。他在被押解时亲眼看到了后方群众运物资、抬伤员、烧水做饭慰劳解放军的宏大场景,由衷地叹服。 解放战争中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把百万国民党军俘虏改造成了解放军。我看到过一本华野政治部的小册子《改造俘虏工作的初步总结》,后来才知道是我们老首长奚原写的。从俘虏分配下连队,忆苦会启发阶级觉悟,用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温暖人心,立功的奖励提拔,一步一步的思想工作都有实例,活灵活现。改造俘虏,使双方的实力转换发生重大变化,这比战场上消灭敌人更有效果。这些生动的细节,都被我写进书中。 第四,历史中最生动的是人物,关键时刻最能表现出将帅的才能,把握这些细节,人物就写活了。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几十万国民党军层层堵截。淮河是行进路上最大的障碍。当时国民党军在后面紧紧追赶,架桥已经没有时间。关键时刻,刘伯承亲自到淮河查看水情。他坐着船,拿着竹竿试水深浅。突然他喊道:“可以徒涉呀!”于是10万大军徒涉过了淮河。刘伯承严肃批评了负责侦察的干部:“粗枝大叶害死人,硬是要害死人!”国军随后赶到河边,淮河突然涨水。国民党军将领长叹:“共军运气好。”岂止是运气,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刘伯承抓住了,简直如有天助。如果不是刘帅亲临一线,下水调查,这样的机遇能出现吗? 客观地说,国军也有很多能打仗的将领。1947年东北野战军二战四平,被围困的陈明仁顽强死守。最惨烈的时刻,白发老营长带着辎重营的马夫坚守阵地,伤亡惨重后终于等来了援军。另一些将领如黄百韬、胡琏、张灵甫、邱清泉,我也给予了客观的描写。但是他们跟了蒋介石,方向错了,再努力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决战》为名再版这套解放战争系列。希望读者看完这几本书后,会感到史料翔实、语言朴实、结论客观,是一部能经受时间检验的解放战争史著作。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