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阅读推广要超越节庆式活动阶段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李海燕 参加讨论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事,也正因其个性化而显得格外迷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人们随身携带了一本书(一部阅读器、手机……),随时可以“冠冕堂皇”地进入“无人之境”,安静凝神,那是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此时此刻。
    个人化的阅读所形成的兴趣的共同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沙龙、书友会等小型的读书分享方式或者读者团体,以志趣为纽带,昭示了阅读力量的茂盛。读书会将有阅读爱好的陌生人联系在一起,建立社群,参与者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扩大社交圈,益处多多。读书会、沙龙等多为民众自发,有其存在的需求和受众,更能贴近地满足参与人员的需求。读者之间的互动,互相分享阅读心得,相切相磋,互琢互磨,往往会豁然开朗,疑窦顿消。随着读书会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博采众长之间有一批读书会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方式,有了自己的运营团队和规章制度,逐步走上正轨,成为各地的一道书香风景线。光是南京就有金陵读书、太傅书盟、嘤鸣读书会、悦的读书会、三乐读书会、台城读书会、博雅女子读书会、金图书友会等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广的读书会。
    但是读书会也有自身不足的地方。这种自发组成的团体往往较为松散,因参与者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业余生活,若是组织者不能有效地组织和坚持,加上资金的短缺、热情的消散等原因,可能造成读书会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根据读者的阅读口味、个人状况和社会背景,读者之间会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排列组合,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所属非常复杂,有时读者的阅读界限是泾渭分明的。但是,如果读书会过于封闭,也会带来读书观的封闭。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更为开放的阅读观念,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阅读品位,但不应过分偏食,才能保证自己从阅读中吸取的营养较为全面。
    当阅读的教化功能被强调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希望推动的是大众的阅读,但阅读教化的一面往往与小众的阅读快感、阅读乐趣相互掣肘。所以,推动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推广阅读首先要尊重并且结合个人阅读,否则推荐的书易使读者望而生畏。荐书常被私人阅读者视为负担,或者认为毫无必要。但荐书并不是对私人阅读的干涉,更不是洪水猛兽。针对大众阅读推荐不带有主观性和偶然性的经典书目,可以减少各种类型的读者探索的时间,启发大家的思考。比如艾伦·雅各布斯曾在《再读一遍:消遣时代的阅读乐趣》中表露自己的观点:读完了托尔金、奥斯丁之后,不要去读那些模仿续写之作,可以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上游——那些启迪了托尔金、奥斯丁的作品。所以,荐书有助于读者发现富有吸引力、富有挑战性的作品。
    总之,阅读推广的落点在于读书,活动再热闹,终归还是要回到安静的阅读。活动终会落幕,阅读却要一直陪伴着读者。阅读推广活动应该警惕的是完全变成数字的积累,变成单纯的考评。阅读推广要超越以节庆式活动为主,常规式活动为辅的阶段;超越只重视阅读空间和活动数量的阶段;超越对书和阅读的认识较为片面的阶段。在对阅读进行考量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将客观数字与主观感受、阅读能力与阅读情意、阅读科学与阅读人文、阅读的个人化与社会性相结合。
    好的阅读推广让个性化的阅读汇聚成阅读长河,有的地方静水流深,有的地方奔腾向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阅读的力量,阅读把社会引向深入,引向宽阔,引向融合。
    李海燕(金陵图书馆事业研究部主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