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苏少伟:无声的绘本小说,华裔文学亚现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苏少伟 参加讨论


    
    
    绘本小说的出现可谓文学形式上的“革命”,它使得古典时代(如拉辛《拉奥孔》)的诗、画界限说成为陈年往事。20世纪是这一小说变体的发展、繁荣期,在世界范围内,它与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共生共长。而在目前的读图时代里,绘本小说更是进入一个历史佳期。在这一亚文体的创作上,华裔族群亦显示出了自己的分量,虽然不可否认目前从事这一图像叙事领域的人数仍然较少,但他们有高超的技能与深沉的思考。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可小看,受传统文学性大奖青睐者有之,在世界范围内广获人心者亦有之。它的存在是对华裔文学的丰富、补充,甚至是对传统华裔文字小说的颠覆。归根到底,它是华裔文学智慧的一种体现,值得注意。
    隐喻的森林:身份的忧思
    杨谨伦(Gene Luen Yang)是华裔美国绘本小说创作者的一个代表。他的成名作是《美生中国人》一书,文质兼美,大获成功。这部绘本小说出版后,轻取了诸类奖项,主要的就有22项之多,其中还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是主流文学组织对杨谨伦艺术创作的肯定。在这部书前后,杨谨伦的创作基本上是一种个人作坊式的工作。而今,他加大了作品的商业力度。2015年,他为DC Comics绘制了火热的“超人”漫画。2016年,杨谨伦更是创作出了《新超人》(New Super-Man),以上海为背景,以华人柯南·空(Kenan Kong)为英雄形象。这样的商业参与其实是他自小的梦想。我们知道,杨谨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图像绘制,一直希望与漫威等巨头合作。这样的商业选择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回过头来,我们应该从《美生中国人》中找寻支持杨谨伦一生绘本小说之路的艺术才华。
    《美生中国人》脱胎于杨谨伦的生活经历,这形成了他的创作动机之一。所以一定程度上,这部作品具有自传性质。但经过他的妙笔生花,文本显示出强烈的后现代绘本小说的特色,这部文本的复杂体现为一种修辞上的极高明手法——其文本叙事充满了隐喻,主要包括词汇的隐喻,物的隐喻,以及情节的隐喻。
    词汇的隐喻,这是比较明显的。在大多数绘本小说里,文本的叙事语言一般都较为平面、简洁。但是,在杨谨伦的这部作品里,词汇有时候充满了意义含混的快感。比如chin-kee这个词汇,它本是作者的创造,也不好译成其他语言(中文版译者郝瑨将其译为“钦西”),因为它所指涉的内涵实在含混。作者为什么会造出这个词汇?在接受采访时,杨谨伦同意chin-kee是在chink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如果是在这一层面上说,那么这个词汇毫无疑问是充满历史污秽感的,因为chink本来就是体现种族歧视的语言符号了。但是,我们相信,杨谨伦对历史词汇的再现不在于恶意。事实上,这一词汇也可以理解为中性的。美国人自来总是被称为yankee,因此chin-kee乃是china-kee之变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它隐喻了华人在美的现实状况。我们知道,华人移民的在美生活,起初总是艰难的,受尽了奚落与嘲讽,因此他们才获了个贬义的“中国佬”(chink)称号。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华人不断在美发声,正在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所以,他们要获得像yankee的地位,是为chin-kee。从这点上看,杨谨伦下意识地体现了整个族群地位的历史变迁。
    除开以上隐喻技巧,这部绘本小说最重要的是情节的隐喻。杨谨伦分别以神话、现实、奇幻等因素来构建三个情节的“拒绝”主题。但是,这样的主题设置并非简单、深入地看,其实质是指向华裔美国人普遍的存在困境。这样的困境曾经出现在历史中,而今仍然徘徊于当前的现实。连清川曾经深刻地分析道:
    “美国华人在美国的灵魂寻找历程经历了这样的几个阶段:他们寻求物理意义上的身份承认——他们寻求在商业上的成功——他们寻求职业上的承认——像张纯如一样,他们以控诉的方式指斥美国社会的排斥。每一次,他们都获得了成功。每一次,他们都功败垂成: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使美国人更加把他们分离出去。”
    连清川的“分离”乃是“拒绝”的同义词,其意义指向都很明确。要脱离这种被拒绝的困境,杨谨伦也试图给出灵丹妙药。这主要是借助文本中一位华裔婆婆之口道出来的。她的话是这样说的:“想要变成你希望的东西很容易,只要你愿意丢掉你的灵魂。”这样的措辞不得不令人深思、警醒!但是,我们要问,杨谨伦希望的结果会是这样吗?
    流浪者之史:不自觉的无声
    陈志勇(Shaun Tan)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华裔绘本小说家。他的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人,母亲为澳大利亚人,获得澳大利亚文学奖,是澳大利亚知名科幻插画家。正是在这样的家学影响下,他自小就对图像绘画充满兴趣,并最终在这一领域获得了荣誉。仅仅一个“阿斯特丽德·林德格伦纪念奖”就可以看出他的艺术成就。在陈志勇的笔下,图像常常显现出超现实、梦幻的色彩,以此探讨历史、社会、政治等严肃主题。目前,他的代表作有《观像镜》(The Viewer,1997)、《兔子》(The Rabbits,1998)、《失物招领》(The Lost Thing,2000)、《绯红树》(The Red Tree,2001)及《抵岸》(The Arrival,2006)。其中,《抵岸》是其大成之作,外译成多种语言,受众无数。
    《抵岸》讲述的是一个背井离乡、漂泊不居的移民者故事。在众多离散文学里,这似乎不是一个特别有新意的话题。但是,陈志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以黑白色调、铅笔写实、老照片式的镜框呈现,以及超现实的想象处理这一话题。这使得《抵岸》获得了恢弘的历史时空感,并流露出强烈的悲悯情调。只有这样颇具史诗色彩的作品才能配得上移民者的“流浪之歌”。然而,这部绘本小说给读者最直接的印象便是它的“沉默性”:综观《抵岸》,读者看不到任何文字,而只是图像的连续呈现。
    “无声”的现象让我们很容易想起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女勇士》中开篇的话语:“你不能把我要给你讲的话告诉任何人。”这是很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言语控制,“不能说话”。《女勇士》进而刻画了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小说人物——我的姑母。更宏观地看,小说人物自愿或者不自愿地“噤声”,这几乎成了一部分华裔作家的“集体无意识”:黄玉雪、赵健秀等一众华裔美国小说家也都塑造了“噤声”的人物形象或者流露出类似的情节。甚至我们看到,即使到了当前时代,也还是有这样的文学现象存在。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即是如此。小说的书名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Never Told这样的词汇是不是会让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没说出来?其实是根本没办法说出来。这样的词汇无疑隐含着一种“噤声”的意味。
    我们看到,即使像赵健秀、许介昱、稻房忠雄等人在数十年前已经发出了“哎呀”(Aiiieeeee)之声,甚至社会氛围确有好转后,华裔小说家们的心灵仍难以“澄澈”,十足地被历史的污水浸透了、“污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志勇的《抵岸》上承了一代代华裔作家的“话语口径”,其精神气质是“旧时代的遗绪”。
    也正因为此,我们将华美作家们统合地看,不单是陈志勇,包括他的前辈们,其艺术创作终究是一种“丰富的痛苦”——他们有故事要讲述,有话语要诉说,然而这么丰富的一切却至少要部分地被“噤声”,造成的无非是痛苦。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陈志勇们”大概都会感受到这种个体精神与历史过往纠缠在一起的苦楚。
    华裔绘本作家新秀发声
    除了杨谨伦和陈志勇,世界范围内的华裔绘本小说家另有一些。他们显示出了各自的创作个性。华裔法国人陈江洪是成功跻身巴黎的一流绘本小说家,他所创作的作品有《钟馗》《小鹰》《虎王子》《神马》等。综观这些文本,我们可以看到,陈江洪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的历史故事、古典元素,以及水墨画笔调,直接将中国文化精神呈现于异国他乡中,在历史与现代中寻求精神平衡。至于艺术形式,这些文本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中国红的大量运用,形成一种明丽的视觉呈现,使人流连图像之中。
    近些年来,更有一批华裔绘本小说新秀涌现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有华裔加拿大人王若文、冷沁。王若文的作品达到30多部,可谓高产,有《共享一个月亮》《藏起来的财宝》《小火龙》《乔爷爷》等,并体系性地形成了一个“小小文”系列。它们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文及其母亲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趣事,因此生活气息非常浓重、可感。王若文的笔调是写实的,笔下人物明显具有中国的服饰、动作、语言特点,洋溢着中国性。因此,她的这些作品被西方儿童文学界称誉有加,“为儿童文学带来了新的声音”、“填补了海外华人英文儿童文学中的一项空白”。
    冷沁于2015年在国内出版了《捉住那只狗!》《小狗去哪儿了》等作品。这些文本构图非常细致,甚至可以说是用繁密的笔法描绘了众多的人物、物象。在浏览这些作品时,我们似乎是在寻宝,不能忽视细节,方能找到目标。但是,她的另一部作品《第六小提琴》就体现了简洁、清新的风格。此书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实至名归。它有励志的情节设计,并辅以浪漫的文学精神,令人感受到浓浓的抒情意味。
    归根到底,华裔绘本小说之所以能得到美誉,除了文本情节的独创性、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独特地反映了本族群的历史经验,呈现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在这样的艺术世界里,或悲悯,或欣忭,或质疑,或沉思,既是在向精神界、人类史叩问,亦是求得自身知识、思想的一点精进。
    当然,对华裔绘本小说家来说,以图像叙事领域为职业选择仍是“冒险”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世界范围内的华裔人都面临在居住国的基本生存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一般华裔人总是选择技术性强的专业。对很多绘本小说家来说,情况亦是如此。杨谨伦本来从事的是计算机工程专业,陈志勇几乎成了一名遗传学者,杨志成起初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等等。他们之所以最终成为绘本小说大家,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或有家风熏陶,或自小就爱好此道,并在这条道路上承担了风险。如此说来,对今后的华裔绘本小说界而言,族群地位的提升及多元选择的推广,是一种最基本的策略。眼下新起的年轻华裔绘本小说家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基本的现实情况依然是艰难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