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 如今的电视制作方对于中老年观众相当不友好。除了一系列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剧,年纪稍大的观众们似乎很难找到为他们量身打造的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朗读者》这类节目正是填补上了这处空白。 节目的原始魅力源自观众的集体回忆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已经不再仅仅是朗读,它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然而朗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八九十年代人们还记得读书时期朗读课本时,文学经由口腔幻化成如音符般优美动人的声线时的触感;父母辈们更甚,他们亲历了需要将相思或愁绪诉诸笔端、将豪气和梦想高声疾呼的年代。但是在媒介技术剧烈变革的当下,在这个“去历史化”的时代里,朗读,不可幸免地只能成为一场集体回忆。 其实是精简版的谈话节目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 这样看来,这个节目的本质并不新鲜,更像是把曾红极一时的《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访谈类节目的重新包装。若从谈话节目层面去衡量,相较央视此前的谈话节目——以煽情为特征的《艺术人生》为例,《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嘉宾收敛自我,强调责任很难得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哪怕张梓琳在述说自己选美经历的时候,也将自己的优秀条件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利夫人选我,应该是看到我能为这个组织工作”。而“世界小姐”的工作,其实就是身体力行,为较贫困甚至战乱频仍的国家和地区募集善款。 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遇见”,实际上“帮助他人”也是这期节目的关键词。除了张梓琳作为“世界小姐”的工作,濮存昕也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得到良医帮助恢复健康的故事。而无国界医生蒋励用平静的语气,讲述自己在阿富汗工作时随时会面临的生命危险——这也是颇让人感怀的一个嘉宾。蒋励与一起当过无国界医生的同事,朗诵了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医生们朗诵没什么技巧可言,但从经历过战争和死亡威胁的人口中读出,分量尤其重——“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是啊/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文学竟沦落到需被“唤醒”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雪花一样的信件曾飞涌向编辑部;如今理智世俗的父亲也许曾想当个诗人……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因此,于这批观众而言,文学天生就是有光环的,文学本身就是能引发共鸣的。《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而对于年轻观众而言,文学也是新奇的。这种新奇体现在与一众真人秀综艺的对比中,脱胎于对全明星综艺的审美疲劳中。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在重新归来后有了种新奇的魅力,成为了“逼格”和文化的代名词,竟也成为了流行的一种。《朗读者》的讨巧,正在于此。 温情、和缓的底色满足了中老年受众需求 此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的导演关正文接受采访时说道,他并不认为只有文化类节目才是“清流”。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前两年娱乐性的综艺节目过于饱和、喧嚣,今天这些不吵不闹、也没有过分煽情的文化节目反而是弥补了电视节目的多样性。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奇葩说》系列(包括《奇葩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节目,正是这股风潮的先行者。 与《朗读者》构成有趣对照的,正是《奇葩大会》。后者宣扬个体自由,用犀利的言语与有出位嫌疑的思想牢牢占领着一大批年轻的死忠粉。甚至于连舞台、灯光、服装的设计都是鲜艳而斑斓的,在视觉上就形成冲击性。与《奇葩大会》的咄咄逼人不同,央视的《朗读者》则沉稳、内敛,节目内容也更加老少咸宜。 如今的电视制作方对于中老年观众相当不友好。除了一系列婆婆妈妈的家庭伦理剧,年纪稍大的观众们似乎很难找到为他们量身打造的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系列节目正是填补上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你可能无法想象自己的父母会自行上网搜索《奇葩大会》,并且对其中选手的造型和言语毫无芥蒂。个性张扬的追求对于年轻人们而言是一种宣泄,然而对大多数的父母辈们而言,这其中的价值观是有冲击性的。但《朗读者》不同,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很快会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它自出生就被寄予传承和改变的希望,也是区分此类节目优劣的重要指标。至少目前看来,《朗读者》做得还不错。 □陆正韵(北大中文系硕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