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中陈宝国剧照 提及陈宝国,人们会条件反射般想到《大宅门》中的白景琦和《汉武大帝》中的刘彻。毫无疑问,这是他完成的“教学级”表演。就在近日,陈宝国在《最后一张签证》中,再一次精彩地完成了兼具张力与内敛的角色——鲁怀山。这个以二战期间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为原型的人物,侦察兵出身,豪气而充满正义感,讲原则,对工作要求极其严格。那么,如何演绎这个人物才不失真实,有丰富的层次感,并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呢? 首先,陈宝国使人物形象符合人物所处的时代和身份,对戏剧化冲突的表现方式也做了个性化处理。剧中陈宝国扮演的是驻维也纳领事馆的副总领事鲁怀山,他用不动声色的隐忍和正义感,缜密严谨的思维和严肃冷静的搏命,保领事馆各方周全。面对纳粹的残忍,他斗智斗勇,不断护送奥地利专家离开,表现出超拔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要收敛沉稳,即使是内心挣扎、纠结,也要节制地运用眼神和表情变化来表现。 其次,陈宝国演出了“寻常人”的亲和感。陈宝国的台词有京腔色彩,在作外交辞令的时候,运用共鸣靠后的发声方式,字正腔圆,非常适合庄重的场合;在与同事喝酒聊天的时候,加入一些俗语,强化了北京话的儿化音和随意性,台词表达也复杂丰满,层次分明。另外,陈宝国塑造鲁怀山还增添了很多小趣味。喝酒吃饭互推买单的小无赖,在车里练习装病时的诙谐可爱等等。观众通过这样生活化的表演,捕捉到富有喜感的细节,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小趣味被陈宝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夸张滑稽,又令人感到亲近。 最后,陈宝国对应急事件表现的处理方式是隐忍的,富有力量的。鲁怀山多次面对死亡,从最初广泛接触的维也纳犹太市民的死亡,到奥地利科学家的先后殉难,再到国内亲人尽数遇害。比起白景琦的跳跃式成长,鲁怀山的性格变化是一个缓变过程,关键转折点是亲人全部惨死于日寇的轰炸。一般来说,演员对剧中转折性节点的情绪处理,容易出现浅表化的哭泣、悲号,甚至是运用失控的肢体语言,然而,陈宝国只是在普济洲喧然而谈的时候,竭力压抑悲伤地讲出了噩耗,眼噙着泪。而后,人物没有一秒钟停顿,决定继续发放签证,过渡自然,既表现出了非常时期人物的大气凛然,又白描了个体人物的命运变迁——陈宝国饰演的鲁怀山从一个外交官,终成为一个人道主义英雄。 除了这些表演的“筋骨”,陈宝国还运用了很多经验化的处理,比如他在中远景镜头附加了很多动态表演,例如弯腰、低头、回身等,尤其是他穿风衣的姿态,呈现出举重若轻的气势和态度;在近景和特写的时候,眼神的状态非常平稳深沉,敏锐凌厉。还有剧中几句话重复出现,“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男人办事得一板一眼,有根有梢”“后脑勺得长只眼睛”。陈宝国在重复表达这几句台词的时候,神情、态度和语气也是一以贯之的,形成标签式的剧眼。 陈宝国的表演多年来一直未远离“体验派”,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人生经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从未停歇。在《最后一张签证》中,陈宝国用心理博弈的表现方式增强了表演内涵,使鲁怀山隐忍正义的性格与剧中犹太民族的精明和坚韧相映生辉,他精湛的演技甚至令观众忘记了——他是男二号。当然,成功源自坚韧与打磨。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陈宝国依然坚持对艺术的尊重。多年来,尽管题材时有相近,形象有相似,但他每一个角色都不重复自己。陈宝国近年来的演技越发专注于眼神、表情、语气等静态表演层面,简化高频的肢体动作和激烈的情绪表达,整体倾向于“向内转”的深沉表现策略。再加上他注重探索人物性格和心理,从心理和精神状态演绎角色,使表演方式更回归契诃夫式平凡而深远的现实主义风格。他的表演能让观众感受到他长久的努力和自发的钻研思考,也让人们感受到他那对演员职业的热爱与执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