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见巧思 别出机杼——评剧《红高粱》与《母亲》观后
不久前,在受文化部委托“评估考核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工作中,我连续观看了好几个优秀剧目,尤其是评剧《红高粱》和评剧《母亲》这两个剧目别出机杼,令人振奋。 评剧《红高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同名小说,在评剧之前,有名重一时的电影《红高粱》;还有口碑甚佳的电视剧《红高粱》。对同名评剧来说,好处在于可资参考吸纳的资料不少,难处在于必须有所区别,必须别出机杼。评剧编剧贾璐,按照戏曲编剧的规律,坚持“一人一事”说,遵循李渔“立主脑,去枝蔓”的有效方法,对小说进行改编,参阅其他文艺形式的优长。评剧突出主要人物九儿的贯穿行动线,同时着力塑造另一男主人公十八刀。这是剧作者巧妙地把劫匪和“我爷爷”余占鳌合并而成、创造出来的鲜明人物,从而使评剧《红高粱》主要人物单一、突出,一对男女主人公贯穿全剧。舞台上一块红绸,伴随着扮演九儿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昭娟优美灵动的身段、跳跃流畅的唱段,呈现出忽儿轿中,忽儿轿下,闪展腾挪,幻象丛生,将观众引入共同创作之中,同时又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外化得淋漓尽致。 然最令观众动容的,还是抗日情节中的“观刑”一场。舞台中央上空吊着被剥光衣服的刘罗汉,鬼子没有出现,而让汉奸一刀一刀砍下去。舞台上灯光是昏暗的,声音是凄厉的,群众悲愤填膺。敢恨敢爱胆大包天的九儿,扳过儿子的脑袋,叫儿子瞪大眼看到这一幕的血腥:记住仇!记住恨!几段唱段,曾昭娟把仇恨的火点燃到观众的心坎上,而紧接着最撼人灵魂的一场“九儿炸日本军火车”的场面出现了:当她看到手里只有土枪土炮的乡亲们纷纷死在鬼子先进的武器下,虽然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毅然舍弃自己心爱的丈夫、可爱而聪明年幼的儿子、自己的家、自己的生命!她带着对日本侵略者的鄙视,充满着必胜的信心,挑起高粱酒一坛,冲向鬼子军车!这时九儿一段核心唱段,是用【反调】之调式唱出的。曲调凄厉苍凉,她向丈夫告别,向儿子告别,她有对亲人的不舍,有对生的依恋!可是当九儿看到满地都是亲人的尸首时,曲调一变为悲壮苍劲,气冲霄汉,她要把鬼子“烧他个鬼哭狼嚎,片甲无存尸不留”!宁死不屈的中国精神深深感染着无数的观众! 中国评剧院演出的革命现代评剧《母亲》,更是有口皆碑,好评如潮。锦云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资深的著名编剧,有许多成功的剧作。人常说:“有了好题材,戏就对了一半了!”那一半就要靠编剧的本事。锦云是大手笔,且看他如何处理这如喷着烈火的题材。母亲邓玉芬必然是剧中最主要的“一人”,是要着力刻画的。事件不管有多少,细节不管有多少,都会围绕着为了民族大义送夫送子杀敌抗日这个中心事件来展开。问题在于结构:送出去一个丈夫五个儿子,事件都是平行的,甚至是重复的,没有什么区别和差异,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写,必定平板呆滞,缺乏变化,缺乏不同。编剧动了脑筋,他将事件打碎了,重新组装,采用了倒叙、穿插——过去与现在、现实与虚幻、梦境与回忆、当下与穿越等手法。母亲一会儿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者,一会又是亲身经历的当事人,剧中展现她丈夫的经历,五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有的通过母亲的叙述,有的依托母亲想象,虚实结合,时空自由,拿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既体现出戏曲结构灵活流动的特点,同时又有话剧的写实风格,既省了逐一铺陈交待,又使得事件的“转场”干净简约。 全剧几场好戏,令人久久难忘。一场“出嫁”,母亲正值豆蔻年华,出嫁时自夸有一双大脚,这看似与主线稍有脱节,却是这一生活化且机趣横生的情节,为母亲后来性格的成长做了铺垫。而更令人泪涌的是末一场的“捂子”。躲在山中的全村百姓,面对的是山口外面的万恶的鬼子兵。在襁褓中的幼子欲哭未哭时,母亲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全,用力捂住小仔的嘴,等到鬼子兵退去,方发觉儿子已死在母亲的怀中。这里安排了全剧中一大段凄婉低沉的【反调】,年轻的演员王平演唱得相当精彩,悲戚处,如泣如诉,肝肠寸断;悲愤时,高上云霓,如弹出膛,极具戏剧的张力。 评剧《红高粱》和评剧《母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和著名导演张曼君的执导分不开的。她在和剧作者充分合作后,在舞台呈现上采用了新颖的手法。两剧中都加强了歌舞,例如两剧的开头歌舞,群众的似有雕塑感的歌舞,剧中主角九儿和母亲从群众舞蹈中冉冉升起,给人一幅巨大的油画的感觉,画中有人,人中有画,动静结合,令人非常震撼!导演不仅加强了舞,还加强了歌,两剧都嵌入了民歌,如《母亲》中的“一更里天黑黑,掌起那火儿望儿归”的主题曲《望儿归》。歌声不断响起,不仅增加了地域特色,又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普通农村妇女的伟大:不断地把儿子一个个送到前线。这种反衬法,对人物内心的揭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应大书特书的,是两剧都坚持、遵守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