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三角的艺术实践中,陈侗的工作备受瞩目。他不仅是一名艺术家、评论家,还是一名艺术机构的实践者。1993年他在广州创立博尔赫斯书店;2012年,与方璐、朱加创立录像局,并在北京和广州设立分支机构;2016年,他又在独立和非盈利的道路上逆向而行,在广州创立本来画廊。日前,以只销售人文社科书籍著称的博尔赫斯书店在广州文德路开了一间只卖文学书的分店——“文学频道”,并且很新潮地做起了每隔一天就有的直播节目。 今年深圳文博会的一个活动上,陈侗讲述了他个人的艺术经历与思考。陈侗首先讲述了父亲对他人生的影响。演讲主题《芒果之歌》其实是他父亲曾经参演的一部电影的名字,电影上映后却发现自己的镜头全部被剪掉了。“我爸爸在电影的经历里面很失败。”陈侗说,“我们每一个追求文化立场的人,可能最终都是失败的。但不能因为这个‘失败’,就不去做。” 陈侗还说:“我们要把文学当艺术做,把艺术当文学做。”陈侗从画连环画开始涉足艺术,因此他的艺术中叙事性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对我来说,无论做多少事情,都是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就是‘艺术的文学与文学的艺术’。” 羊城晚报:今天有谁会关心文学? 陈侗:自然是关心的人越来越少,但不能说没有,毕竟不光我们书店,别的书店里也有大量的文学作品。问题是,关心文学的目的是为了文学还是为了我们自身?例如将自己带入小说中,这个看起来很正当的理由不光不能发展文学,还会拖文学的后腿。所以,我们寻找或等待的只是一小部分读者,因为他们并没有把文学当成自己人生的镜子,只是无理由地喜欢一种属于少数人的文学,喜欢摆弄文字的感觉。 羊城晚报:难道文学就没有大众性了吗? 陈侗:有的,比如生活化的语言、具有真实性的画面,这些都是大众能够接受的。此外,书籍作为群体消费品本身就含有大众性,它也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商品,有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反复读,读一辈子,又不占多少地方,旧了反而更值钱,这比汽车和鞋子强多了。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做文学直播节目? 陈侗:可能跟过去听广播小说有关吧。自从开了“月中朗读会”,读和听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变得很重要了。现在的人多数不能坐下来安静地读书,但是“听书”的机会还是有的。我们希望用文学的声音去占领一下人们的空白时刻,引起大家对文学的关注。 羊城晚报:如果直播的反响大了,是不是书店的销售也上去了? 陈侗:理论上会是这样的,但实际情况很难估算。我们做直播没有考虑跟销售有什么关系。直播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可能就是参与和挑战。比方说,以前从来不会去考虑文学教育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考虑了。有了这个主题后,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俄国历史上将文学通俗化的传奇人物绥青,于是我们在“月中朗读会”上读了他的回忆录。 羊城晚报:直播现场人多吗? 陈侗:不多,有时候只有我们几个同事。如果我们邀请的主讲嘉宾人气旺的话,现场会有十来个人。我们准备了二十多套设备,总是用不完。直播节目其实是做给走过路过的人群的。我们希望把一些看起来高深隐蔽的东西推荐给大众,而不止是和平时的几个朋友玩玩。 问:那么线上的人群如何? 答:时多时少,有些人进来待一待又离开了。毕竟文学在这个时代变得有点像新生事物了,培养听众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