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用每秒120帧,拆解电影观念的边界——评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杨俊蕾 参加讨论


    
    图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李安的东方式哲学,在这一幕中得到了凸显。
    必须承认,最新技术的运用,给观看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造成了壁垒。且不说那些无法看到120帧率/3D/4K的观众,即便对于同时处于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的观众而言,也会因为座位的不同———比如12排和21排———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观感。有意思的是,在电影里,每个人对于战争的感受,同样因为自身所处的位置而千差万别。技术和内容,以这样的方式达成了银幕上下的暗合,不知道李安自己有没有意识到。
    言归正传:新技术到底给电影叙事带来了什么样的新价值? 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是本文力图阐明的主题。———编者的话
    “比利·林恩”和导演李安来到上海影城与中国观众面对面时,乘坐的工具应该称为“数字技术特快号”。掐指细算,120fps (每秒播放120帧画面),既是24帧、48帧和60帧的神奇倍数,更是电子游戏画面30帧率的4倍。对于视觉的超级流畅度而言,120帧在目前最能改善以往电影中的镜头晃动与人物边缘线的模糊。继而是4K分辨率,相较于普通高清的2K模式,它的分辨率计算却不止于2×2的简单翻倍,而是横向和竖向各翻一倍,以水平方向上的约4000个像素点,乘上根据比例协定的纵轴2160,一举达到原来2K分辨率的4倍之多。拍摄技术、制作技术以及放映技术整体化升级换代到顶配格式后,全新的观感模式随之改写。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首映北美,先期招致无数抱怨;时隔一个月来到中国,收获海量“碰头好”,大不同于北美地区的褒贬参半。理性来看,好评首先是献给导演特殊的文化身份,接着是华语银幕对于电影大工业技术积蓄已久的渴望,更进一步则是新技术层层包裹下的叙事及情感,根底处隐幽透出东方化意味,轻易地捕获到华语观众的理解式同情,再加上锋芒锐利的新技术景观,达成一次最近距离的和谐共鸣。在这里,人文理性没有被一贯霸道的技术逼压到角落,反而是乘上了技术的快马,在得心应手的驾驭中带领电影制作和观众感受攀升到新的秘境。
    这个代表镜头里蕴涵着强大的技术力量,说明了李安对新电影语言的理解:以近到不能再近的观看距离,体会着电影场景的新鲜发生感
    在辨析李安新片的东方意绪之前,有必要同时从电影自身的长河涉渡,深究120帧率与3D、4K的顶级配搭技术是如何体现了这一部电影独有的、将人物的情感体验与导演的思想观念,聚合在无法预言的新技术视像可能里的叙事价值。
    其实李安前几部影片已经显出他心慕技术狂人的一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实践了水池摄影棚里的3D拍摄技术,《卧虎藏龙》 用极端的高置威亚开创华语功夫片的另一种技术道路。只是前者画面本身的迷彩奇幻和后者幽玄芬芳的东方美学,挡住了尚有工具意味的新技术创新维度。此次在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中,技术从宣传期一开始就得到近乎佯狂的宣扬,似乎成为构筑影片的本体,而不止是载体。然而津津乐道于超溢真实的画面未免有些失焦,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胆到要拆解电影艺术观念边界的尝试。
    新片中有两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可以作为合适佐证,说明李安为了实现新电影观念为何非得选用120帧率/3D/4K的顶配技术不可。
    首先是一团爆在画面中景的血雾。当林恩和他所在的作战小队很偶然地与敌方武装人员狭路相逢时,结束这段影片内最快速跳切的镜头不是常见战场的大广角鸟瞰扫描,更不是模式化的战争镜头那样硝烟陪伴尸横遍野,而是一次震撼极强却耗时特短的视觉焦点打造与摧毁。
    在这个镜头转换单元里,最后一个画面是霎那的血雾爆出与停格静止般的迅速飘散。血雾的爆腾速度之快,来不及分辨哪一个是中弹的人,甚至不敢保证每一个观众都充分看到了这个激烈到凝滞的镜头。这一瞬间的特殊视效与感观体验,不得不拜新技术所赐。高帧率+高清技术再一次沉默却又忠诚地再现了每一个细节;近乎完善地佐证了李安是如何在娴熟使用好莱坞叙事手法的基础上依靠新技术再造了电影的特有愉悦与价值。
    在迅疾的微沫状血雾弥散前,片中有多重铺垫。先是人物间的对白:“0.5(英寸) 机枪打中人会怎样?”“会成为粉末。血雾。”此时,在点出存在感的对白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口径机枪已然具有了契诃夫道具的戏剧功能,是一把被带到舞台上就必然鸣响的枪。这是每一个好莱坞叙事者都熟稔的技巧,但是如何打出这一枪?枪响时刻的画面怎么渲染? 枪响以后的人物反应与走向,还有最后收敛画面的难题,综合所有才能明辨创作者的功力高低或思想境界的高低。这一次李安偏偏在新技术加持下达成了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部影史作品的影像表达。
    只见短暂且快速的战地镜头推进后,暂落下风的美军长官嘶喊着下令“快去想办法拿来0.5机枪!”画面中景切入敌人的一辆车飞速驶进,画外音突然一记枪鸣,沉闷却惊心。音响的同时,画面的中景位置疾速爆出这团血雾,瞬间已淡到不能用肉眼再见。战斗场面至此戛然而止。
    血雾迷眼,血雾弥散。如果不是高清的摄制和高倍的还原,观众基本上不可能在影院的环形巨幕上看到这个疾速生成又倏然消散的画面。更何况,李安没有用常见的特写镜头去夸张或渲染,仅是时间轴上的同步记录,取景也只在中景,不做任何时间和空间的变形。但是这个代表镜头里蕴涵着强大的技术力量,说明了李安对新电影语言的理解:用巨大到无法与之抗衡的观看真实来吸引甚至迫使观众,不仅来影院观看耳目一新的电影,而且感受到全新的浸没式感观,以近到不能再近的观看距离,仿佛是活生生同在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处,一起向外张看,体会电影场景的新鲜发生感。
    每一次新技术运用都有思想观念作为连接。观众进入影院,看到完整且真实的人物,和他的内心
    每个行业的革新与新变在初始阶段大多招致的是质疑,1814年蒸汽机车试跑,顽固的守旧者竟然驾马与车竞逐,以此来讪笑机械脑袋。电影的技术发展也是这样,从静止的胶片到影像如魅影般活动起来,从无声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摄影放映到数字录制放映,从平面到3D,从每秒16帧、24帧飞跃到120帧……每一步新变与发展都同时纠缠无数辩驳。
    最近两次比较大型而集中的批评和争论是围绕 《阿凡达》 和 《霍比特人》。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的全球成功使3D技术一跃成为电影技术的主流,与无数攻讦一起开展的还有全球影院的改造,结果就是现在几乎每位观众都手持一副3D眼镜。2015年彼得·杰克逊使用48帧拍摄 《霍比特人》,清晰而锐利的边缘加上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的运动场景晃动,再次让他受到海量攻击,然而不足一年的时间,120帧的比利·林恩走到世界眼前。或许,在每一个领域,错的从来都不是技术,而是对技术的错误使用。好在李安做到了规避,不仅没有跌入技术膜拜的误区,反而如同猛虎添翼,将电影的感观形式大大推进一步。其中的原因或许在于新片 《比利·林恩》 不是单维地服膺技术,而是真正做到了以自我观念和电影叙事规训技术,以画面形象引领技术,让技术有效地成为传达创作者艺术观念乃至世界观、宇宙观的合理工具。
    众所周知,3D视效与CG技术携手已久,各类幻像故事席卷全球银幕,玄幻奇幻魔幻科幻,许多不入流之作仅在技术的外壳下惰性地摹仿着成功作品中的细枝末节,电影内部的形象因袭与陈套叙事已经降格到“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李安这次寻绎的战事主题恰似突如其来的狙击,一方面拦截了盛行日久的妖魔仙怪,一方面将故事交还给人的主场,将全面升级了的新型电影真实模式横亘在未来电影之路的界碑前。
    片中另有一处虚实画面的转换,最能体现这次李安为何要鼓足力气促使电影自身发生改变。影片结尾,林恩离开人声鼎沸的橄榄球赛场,犹豫和矛盾中他有两个选项:上姐姐的家庭轿车,离开此前影片中彻底拷问的虚无战争,或者跟随战友兄弟们再次踏上豪华礼宾车,重返战场。然而镜头从林恩沉思又迷惘的脸部拉开,反打以后的主观视野空镜头里赫然出现“第三条道路”:一辆静置的战车。这辆战车如魔如魅,无声无息地出现堪称幽静甚至幽昧。我们都知道这是林恩在焦虑、矛盾、极端情绪的不稳定心态下产生的幻念,可是李安却反向使用了实在到不能更加实在的手法来表现幻觉的极致:取一部真实战车的实景,无声楔入观众的视野中央,甚至脑海深处。虚到极致的人物幻想和真到实处的真实场景,在高帧率画面的助力下形成无缝对接,瞬间完整呈现林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全方位完全感知到林恩作为完整的人的全部真实,既有外在的家庭生活、战地经历和情窦初开,也有他内心的善良、矛盾、冲动,爱与信仰,以及所有人之为人的人性缺点与人性力量。这犹如神来一笔的灵感流转不仅再一次证明了李安已经做到中国美学所嘉许的“技进乎道”,更是隐约传达出李安的特殊电影观。每一次新技术运用都有思想观念作为连接,看似玄虚的思想观念,经由新技术画面得到了提升多倍的切实有效传达。超真实到溢出电影边界的观感不再拘于人与物的表象,而是经历了充裕反思后的世间本相;细微到没有任何错失的情感起伏则助力人物表现,超脱皮相,呈现心相。观众进入影院,看到完整且真实的人物,和他的内心。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博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