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好一朵中国琉璃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任彦 参加讨论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唐代诗人元稹这句诗将琉璃的独特气质描绘得淋漓尽致。步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展厅,一朵盛开的“琉璃花”瞬间吸引了笔者的视线:白色弯曲的花茎,绿色舒展的花瓣,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这件名为“一朵中国琉璃花”的作品,以怒放的花朵展现对生命的歌颂。“花好月圆”“澄明之悟”“焰火禅心”……这些琉璃作品或清新淡雅,或浓郁深沉,或色彩缤纷,无一不璀璨晶莹,令人怦然心动。
    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支持下,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与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朵中国琉璃花——当代琉璃艺术展》 不久前在布鲁塞尔展出了华人现代琉璃艺术开拓者与奠基人——杨惠姗和张毅的12件中大型琉璃艺术作品。
    杨惠姗是中国台湾家喻户晓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曾两度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张毅是中国台湾知名电影导演,新浪潮电影代表人物之一。1987年,这对伉俪在其银幕生涯巅峰之际,毅然投入琉璃艺术创作,创办了华人世界第一个琉璃艺术工作室,取名“琉璃工房”。近30年来,杨惠姗与张毅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与文化视野,成为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在全球的先驱与推广者。
    杨惠姗和张毅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创作风格,传递中华文化之美。花与禅,是杨惠姗和张毅的重要创作元素。两位艺术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花开花落,犹如生命的变幻无常。以琉璃材质表现这一主题,愈显其唯美与脆弱。他们以现代创作语汇,让琉璃艺术作品承载着深沉的东方哲学,表现出东方美学的形与意。
    鸢尾花是布鲁塞尔的市花,此次展览即以“一朵中国琉璃花”中的浪漫鸢尾花及其它缤纷盛放的琉璃花朵,将中国人对生命喜悦的赞颂、对生命的思考,与热爱鲜花的布鲁塞尔市民分享。“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欣赏中国琉璃艺术,每一件作品都是上乘的艺术品,不仅造型精美,其所蕴含的人文理念更是让人感动。”欧盟总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下班之后前来观展,几乎对每件展品都赞不绝口。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荣誉副主席伊廷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颇有研究,他在开幕致辞中说,此次展览的每件艺术品都有着鲜明独特的东方韵味,运用脱蜡铸造法制作琉璃并融入中国元素,展现了花开花落及生命变幻的人文思考,这样的创造方式令人赞叹。据张毅介绍,琉璃工房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之后,才得以掌握琉璃工艺中的脱蜡铸造法。他后来从一位外国学者口中得知,这个所谓当时只有法国人掌握的技法,其实早在中国汉代业已出现。据考证,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里著名的金缕衣旁,两只翠绿色的琉璃耳杯,应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脱蜡精铸琉璃器。
    杨惠姗与张毅不断探索创新制作工艺,并在创作中融入深厚的中国人文哲学思想,使琉璃作品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有上百位国家领导人接受过作为赠礼的琉璃工房作品。另外,他们已多次应邀至国内外各地进行作品展览,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等20多家有世界影响的博物馆收藏。而在此前,许多国际顶尖博物馆都认为世界琉璃史上从来没有中国人的名字,直到杨惠姗出现,让中国琉璃艺术在失落千年之后,再次闪耀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