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如何在这个时代做一只闪闪发光的“猪”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青年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主题:王小波纪念沙龙
    时间:2017年5月18日14:30
    地点:西西弗书店
    嘉宾:蒋方舟 90后青年作家,《新周刊》副主编
    彭敏 80后,《诗刊》编辑
    徐则臣 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他选择了一条不是更轻松,而是更艰难的思维的路”
    主持人:65年前,也是这样一个5月,王小波出生在北京。他用自己45岁的生命、独特而幽默的文字,诠释了与生俱来的爱与自由。岁月如流,什么都会过去,但20年来我们从未淡忘过这个名字。今天我们相聚这里,一起品荐新经典琥珀工作室精心策划的王小波作品全新版本,分享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还要读王小波,在这个时代如何做一只闪闪发光的猪。
    蒋方舟:王小波其实并不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虽然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把当时能买到他的全部作品都看完了。我发现其实受他影响最大的一批人是60后和70后,当然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非常沉默的,大家都不愿意去表述自己观点,都不愿意去做那个说真话、说反话的人,都不愿意跟别人显得不一样。在这样一个沉默而平庸的年代里,王小波他真的像一个带着闪光的炸弹一样炸开了一个沉默的话语池,让很多70后发现,原来我是可以说话,我原来可以拥有一个所谓自由的灵魂,我原来可以和大家都活得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掌握话语权的所谓的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其实都是王小波的徒子徒孙,受王小波影响的70后成为现在话语的主流。
    那王小波对于80后和90后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现在已经不是像王小波生活的那样一个沉默的大多数的时代,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喧嚣的大多数的时代。喧嚣的占了大多数,所有人都希望表达,所有人都争夺话筒而且拥有话筒,所有人都愿意自己的声量比别人更大。
    王小波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太少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所谓“有趣的灵魂”太多的时代。每个人因为拥有自己的平台,所以都愿意表现得跟他人不一样,然后把这个不一样当作自己赖以存世的救命稻草。
    王小波青年时生活的时代是社会不鼓励人们特立独行的时代,而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鼓励年轻人特立独行的时代。我记得自己刚刚开始出名的时候,12岁,2000年、2001年左右,当时只要上电视节目一定是被批,一定说“你这个小孩以后不行,肯定写不出来东西”,一定是“伤仲永”了。那个时候但凡像我这样稍微具备一些特殊才华或者能力的孩子一定被当作那个被批斗的对象,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所有的消费市场和舆论场都在鼓励大家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所以王小波所说的那些话,似乎已经在这个时代一一得到了印证。那我们还需要读王小波吗?这是我特别想谈论的一个话题。
    我后来发现,其实王小波对我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也不是“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而是他选择了一条并不是更轻松而是更艰难的路——思维的路。而这恰恰是现在年轻人对于王小波最大的误读所在。我经常看到很多小朋友引用王小波的话说“不要只有眼前的生活,还要有诗意的生活”,所以我要去大理、丽江,所以我要开个书店等等。他们把王小波理解的“诗意的生活”等同于一种更轻松的生活,而王小波却始终都在与一种虚无对抗,与一种反智对抗,所以王小波选择的并不是一条更浪漫而更轻松的路,而是一个因为在思考所以更艰难的路。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要读王小波?我并不愿意用非常简单的所谓“浪漫”和“自由”这种虚无的词去描述他,我觉得我愿意读王小波是因为他对于美、对于真实,有一种近乎苛苦和自我折磨式的追寻。王小波他并不代表一种轻松诗意的生活,他代表的是一种艰苦思维的生活,这是王小波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
    主持人:纪录片《寻找黄金时代》中有一段对王小波的采访,他说“我经常在思考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他做了一个比喻,他说“生活就是一个洋葱头,有很多虚伪的东西,一层一层的皮都是假的,我剥到最后也没有剥到芯儿”。
    蒋方舟:这段话今天我是第一次听到,我还挺感动的。鲁迅有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他是一个战士,他向周围不断地伸出矛,但其实敌人是不存在的。小波老师刚才这段话,我的感觉也是一样的——他作为一个战士,他必须反对一切他看不惯的更大的世界。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迷茫,但是他依然要维持一个战斗的姿态。作为一个写东西的人、不断强调思维乐趣的人、自己编程序不断要求结果的人,他承认生命有可能是没有结果的,他承认他的战斗有可能是不会胜利的,这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勇敢。
    “他是一个先行者,
    留下值得我们后人去追问的非常好的路径”
    彭敏:今天我是临时救场,所以穿着短裤、凉鞋、T恤就上来了。其实王小波的文学,包括他的小说和诗歌,在中国当代文学特定语境之下产生,其实很像我今天这样一个状况,就是突然面临一个突发的境况,你用一个很奇怪的姿态闯入到一个原本很正式,原本和你有一种异质性的对抗的那样一个情景里面去,然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应对这个情景?
    王小波选择的可能是跟大多数人特别不一样的一条路。在他写作的那个年代,那个时代小说家写的小说跟他的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包括他还写过一些诗,像“我走在天上,我走在云端……”在他写这个诗的时候,可能中国当代的诗人还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或者在德令哈思念他的姐姐,或者说全中国的兄弟在麦田里边朗诵诗歌,当时的诗人还在写这样一些句子,但是王小波就写了这样一个,大家看了会觉得特别的离经叛道,应该打入历史的冷宫,应该钉上耻辱架的一个作品。
    其实我觉得这正是王小波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意义,就是在那样一个大家都用统一的话语来言说自己、来面对自己的现实处境的时候,他却敢用这样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表达自己。而且这种表达,我们都说中国当代诗歌在思想风潮上往往领先中国小说很多,但实际上从王小波的诗到后来诗坛出现什么“下半身”的写作,其实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下半身”产生那么早之前,王小波已经在用这种方式写诗了。
    我们都知道其实先锋的这种反抗、对传统的这种捣毁,它其实往往会有一种很悲剧性的命运,就是说你用一种非常惊世骇俗的、非常跟别人不一样的方式来捣毁特别僵硬的传统。但是人家看到的可能只是你的姿态,看到的是你的这种表演,最终你可能留不下一个典范性的文本,所以文学史在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可能会说,这个人建立了什么派别,他提出了什么主张,但是这个人留下什么典范性的作品?可能是没有的。
    但是王小波不同,他不光用一种姿态向文坛宣告他的诞生,同时他留下那么多典范性文本,这点我觉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在后来我们的“下半身”诗歌横空出世,他们用他们的姿态留下他们的作品,但实际上他们作品的典范性和经典性直到今天我们去回顾,可能还是要存疑的。这也是王小波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先行者,同时他先行的步伐并不是在乱走,能够留下一些值得我们后人去追问的非常好的路径的。
    徐则臣:刚才我建议我们来朗诵王小波的作品,就是让大家感受一下王小波的语言、他的叙述方式,对中国的当代文学的重要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读王小波之前,在我们读王朔之前,我们看到的文学语言是什么样子,都是那种非常端庄的语言,非常的书面语,但是王小波到王朔,出现另外一种语言,当然王朔稍微极端一点,就是非常平滑的口语,平滑得有点贫的程度。但是王小波是介于平滑、贫和朴素之间的那样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我把它称为“书面口语”,它既是口语,同时也是书面语,兼有两者之间的部分。所以你读王小波的语言,永远不觉得腻。过于平滑的语言,你会读着读着觉得这段语言很贫,像红烧肉似的,吃多了你会觉得腻,但是一直让你吃素菜,会觉得寡淡,吃时间长了肠胃也会不舒服。而王小波恰恰是介于书面和口语之间的那样一种语言,所以把他的语言一直读下去都不觉得腻,不觉得疲惫,没有审美疲劳。
    其实这一点大家觉得好像是个人的风格,其实不是,想想我们文学这么多年,为什么到王朔、王小波手里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语言?这个肯定不是一个偶然的,不是说这个人突然一觉醒来发现一种新的语言,而是基于他对文学的认识,对于文学和世界之间关系的一个认识。
    王小波,我一直是把王小波和王朔两人放在一块来谈,因为他们俩对当代文学作出的贡献非常接近,就是他们俩解放了作家的思维,解放我们小说叙事的语言。为什么王小波可以做到这点?原因就像刚才蒋方舟说的,因为王小波是有极强的思辨能力的作家。
    所以在今天,我们喜欢王小波不仅仅是喜欢王小波那样一个反叛的姿态、他那样一些反叛的语言,同时还喜欢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足以支撑他这样一个姿态和这样的一个言论。
    “思考的创新力之外,
    他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游戏精神”
    主持人:李银河老师曾经说到王小波心底有一个泉,这个泉一直在流淌,直到他生命终结的45岁。你们觉得这个泉是什么?
    蒋方舟:我不知道如果王小波活得更长的话,我们会不会看到之后的王小波反对之前的王小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当他看到大部分人不再沉默而变得喧嚣的时候,他是不是又开始怀念沉默的力量呢?
    所以说到底什么东西才是王小波心底的泉?因为他过于短暂的生活,我们没有办法真的有一个很完整的结论。但是我觉得他有两点不会变,一个是战斗的姿态,他战斗的姿态面对的是庞大的社会,无论这个社会是平庸的、沉默的、庸俗的,还是怎么样的,只要这个社会不是他理想的,他就会与之战斗。
    他战斗的另外一个敌人就是虚无,这种虚无在他的那个年代可能是以一种大家都不愿意讲话的方式,那我觉得在这个时代他可能会反对消费主义,他可能会反对浮皮潦草的有趣或者表面上的有趣,或者表面的特立独行。所以我觉得如果什么东西是王小波一直不会变的,我觉得他的想法可能会变,他的论据会变,他得到的乐趣会变,可是有一点不会变,就是他的战斗姿态不会变,这个是我心目中他赖以为生的根本,也就是他心底的泉吧。
    徐则臣:王小波一直有一个非常人难及的思考力。首先这个人是很有情趣的,他身上体现新的东西,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活力肯定不仅仅是王小波这个人很风趣、每天能说几个笑话,早上起来让你哈哈大笑,晚上你又很高兴,肯定不是这些东西,而是让你时刻体会到今天跟昨天不一样,体会到这个人实时在升级变化,今天2.0,明天3.0,后天4.0,这个东西从哪来?就是他思考的创新力。
    刚才我谈到他对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贡献,其实他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不是目前泛泛的娱乐精神,而是像卡尔维诺意义上的游戏精神,他把文学从非常沉重的重如山的状态里面解放出来,他变成一种思维的乐趣。
    其实王小波他一直强调,他有一本书的名字叫《思维的乐趣》,就思维本身有一个游戏,他自认为是一个高智商的人,而且在他的文章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个高智商人一不小心就流露出来的优越感,只有这种有充分的足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享受到思维乐趣的人,他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往外产生出一些新的东西。
    我觉得王小波也许确如我们所说,是一个一直以不放松的姿态、绷紧了神经战斗的人,但是我也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在他的某些言论和文章中,他是一个非常放松的有平常心的人。
    我在阅读王小波的时候有时真就是出于情趣,觉得好玩,比如他的随笔,我过段时间就会看。认认真真很专业地看的时候有,但有的时候我真的就是觉得好玩。我相信王小波也会赞成我的这种方式是阅读他作品的方式之一。不能每次我们都要焚香沐浴、正襟危坐地看他的作品。他的确就是有一部分,非常具有游戏精神,它让你享受到纯粹思维的乐趣。世界上就有这么一极,你说这个东西非要给它赋予什么意义?它的意义本身就是乐趣。就像思维一样,很多理论它就是一个理论的空罐,它的作用不在于能够有益于世道人心,不能提高我们的GDP,不能压低我们的房价,它就让我们在某个空中楼阁里面,思维转来转去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他的很大一部分,实际是这样一个意义。
    整理/本报记者 吴菲
    本版插画/ 李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