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2016年中国童书出版,不难发现以下亮点:对历史与现实题材的关注回暖;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彰显民族精神,渐成童书出版的自觉追求;原创儿童幻想文学已成气候,新作频出;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掀起了获奖童书出版热潮;图画书发展迅猛;儿童诗歌对于儿童成长的独特作用逐渐被重视,其边缘化处境有所改观;多媒体技术与童书出版结合,催生了IP类童书的出版热潮,等等。 书写历史与现实题材的作品增多 具有“儿童本位”意识的中国儿童文学自诞生起便与“救亡图存”的家国宏旨相联结,始终聚焦社会现实,展现历史沧桑。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奇幻文学”“历险小说”“恐怖小说”等大量涌入中国童书市场,引发了追捧热潮。这些童书在丰富了童书题材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儿童文学与时代、社会的紧密联系。可喜的是,2016年度展现历史深度和现实复杂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亮点不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20世纪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重版增多。比如,“中国儿童文学”系列(明天出版社)和“名家儿童文学精选”系列(中国人口出版社)等。这些优质儿童文学作品出自名家手笔,既深入儿童心灵世界,又挖掘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可谓培育儿童的历史感、增强人文素养的重要媒介。二是部分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回顾历史,展现世态的纷繁芜杂和人性的微妙芜杂。其中,《童眸》(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和《野芒坡》(殷健灵,天天出版社)尤为出彩。《童眸》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苏中小镇“仁字巷”里一群孩子的成长故事。作品走出童年“象牙塔”,最大限度向现实靠拢。白毛、朵儿、马小五等小伙伴们遭遇了疾病、歧视乃至死亡,他们的身心如同成人一般经受了艰难社会生活的洗礼。这些儿童既非纯洁的天使,又不同于顽劣懵懂的“淘气包”,他们身上混杂着人性的阴暗和光明。正如作者所说,“我无意把孩子写得过于纯洁,他们就是这个社会上活生生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我希望自己对儿童的人性刻画不是单线条、简单和平面的,而是更带有社会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人性的复杂,才构成了社会的千姿百态,也正因为人性的复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才有温度,作品才能被反复阅读、咂摸和咀嚼”。此外,作品采取回溯性视角,拉开了过去与现实的距离,拓展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野芒坡》则以清末民初的上海土山湾孤儿院为背景,讲述了少年幼安的成长故事。一方面,作品聚焦土山湾这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起点,渲染出厚重的历史文化语境。另一方面,小说的主要场景——野芒坡孤儿院可谓清末民初上海的缩影。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聚集,引发了文化碰撞,矛盾冲突剧烈。主人公幼安的传奇成长经历因此具有了跨越时空的震撼力。总体而言,作品基于历史而不囿于历史,“是一部有历史深度与一定涵盖面的小说,也是一本好看而感人的书”。 不可否认,“在今天,缺乏文化,或者说,缺乏有穿透力的文化思考和有厚度的文化内容,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一个致命症结”[3]的现状。一方面,21世纪优渥的物质环境为儿童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无形中阻碍了他们了解现实生活的复杂、艰难。另一方面,日益“游戏化”的阅读趋向在彰显儿童自由天性的同时,也忽视了对于价值的深度挖掘。因此,《童眸》《野芒坡》等关注现实生活和人文精神的儿童文学作品,既可矫正“轻阅读”,又能给予孩子更好的精神滋养。 彰显民族文化精神的童书风行 中国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儿童文学承担着传导中华民族优良品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使命,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始终是儿童文学作家不变的艺术追求。“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参与少儿生命世界的建设,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我们民族绵绵不绝的精神长河才会真正地得以延续。”[4]儿童文学无疑是儿童汲取民族历史文化精粹的重要媒介,用优质中华文化和美学滋养儿童心灵一直是中国儿童文学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2016年度,越来越多的童书挖掘民族文化题材,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质。神话传说源自一个民族丰富瑰奇的原初幻想,无疑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山海经》作为我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自然蕴藉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质。其浪漫奔放的幻想色彩,亦贴合儿童的阅读趣味。《童话山海经》(林一苇,河南大学出版社)是以《山海经》为素材的童话故事书,作品洗去了文言文的艰涩,以妙趣横生的语言,飞扬烂漫的想象,勾画出世界的初始模样。一个个生动奇异的故事里暗藏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加上精美细致的插图,给予儿童充分的艺术享受。文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自然功不可没,作为汉民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汉字,不仅建构了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而且隐蓄着民族的灵魂与命脉。《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林西莉,中信出版社)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耗时八年的呕心之作。作品图文并茂,一上市就广受好评。作品以基本汉字为主体,从造字故事探寻汉字起源,让孩子们通过汉字结构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从汉字形象中领悟其文化意蕴。作品还从汉字延伸到中国古代生活场景,可谓深入浅出,无形中提升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作品辑录了500多幅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现汉字来源,充分调动孩子的视觉体验和学习积极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儿童文学的民族性必然体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内涵里,充溢在少数民族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中。中国儿童文学要想真正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塑造儿童未来的民族性格,就不能忽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不少出版社的确出版了一些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佳作。其中,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仅围绕新疆地区广为流传的“阿凡提故事”就出版了众多作品,如“阿凡提经典故事”图画书系列(2008)、“阿凡提经典故事”系列(2011)、“阿凡提故事大全”系列(2013)、《阿凡提的故事(注音版)》(2015)等。2015年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再接再厉,精心打造了图画书“传颂千年·中国三大史诗·江格尔”系列。该系列历时五年,共14本,包括《飞毛腿赛力汗塔巴格》《绝世美男子明彦》《旗手纳钦尚胡尔》《刀斧手萨纳拉》《铁臂勇士萨布尔》等。作品以鲜活的图画展现了江格尔和其麾下的12个英雄保家卫国的传奇故事,带给读者大气磅礴的审美享受。此外,作品还涉及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风俗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拓宽阅读视野。毫无疑问,每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我们的民族”系列图画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聚焦中国10个民族的节日故事,勾勒出绚烂多姿的民间节日图景。贯穿在这些民俗故事中的真挚情感、巧智妙思、独特的民间风情和深邃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巩固了儿童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出版,依托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同样值得关注。西藏作家次仁罗布的“雪域儿童”读物系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西藏地区的独特环境为背景,以纯真的儿童视角讲述了藏族儿童在雪域高原上的种种经历,表达了藏族儿童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敬畏,展示了作者的人性关怀和生命体验,蕴藉着鲜明的藏族文化底色,是难得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佳作。 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已成气候,新作频出 幻想文学是世界儿童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拼图。囿于中国文学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国原创幻想文学一直处于弱势地位。21世纪以来,“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等国外幻想文学作品在中国童书市场风生水起。这些作品既展现了幻想文学的独特魅力,又激活了强大的市场潜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对于幻想题材的创作热情,原创幻想文学佳作频频问世。比如,《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我是夏壳壳”系列(彭懿,明天出版社,2012)、《阁楼精灵》(汤素兰,外国文学出版社,2010)等。2016年,中国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再出新作。继《奥当女孩》《里娅传奇》之后,虹影又推出了“中国式奇幻成长故事”——《米米朵拉》(人民文学出版社)和《马兰花开》(贵州人民出版社)。《米米朵拉》讲述了10岁女孩米米朵拉奇幻曲折的寻母之旅。宏大的多维幻想空间扩展了小说的叙事架构,印度佛教神话和中国民间传说的交互背景为作品添加了独特的奇幻色彩。读者不仅能捕捉各式各样的新鲜幻想元素,而且能和主人公米米朵拉一起面对艰难险阻,实现心灵的成长,体会亲情的宝贵。《马兰花开》则以善良与勇敢为主旨,一面市即引人注目。此外,“活宝日记”系列(萧袤,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活宝五人组”跨越时空的奇异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全新的视角反思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从而激发读者对于美好世界的执着追求。“秘境小说”系列(顾抒,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怪怪国”系列(宗介华,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犄角镇奇幻事件录”系列(冯与蓝,明天出版社)等也是颇具水准的原创幻想文学作品。 幻想是儿童的天性,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幻想文学作品无疑有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和保持。2016年,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作品频出,不仅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儿童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而且意味着我国幻想文学原创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而言,我国幻想儿童文学作品总体质量尚待提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中国人具有偏重务实的民族天性。不同于从航海探险中汲取丰富幻想资源的众多西方民族,中华民族以农耕为根基,自然更偏重于关注现实状况,从而形成了现实色彩浓厚的文学风格。儿童文学也如此,多侧重于表现儿童的现实生活而非奇幻想象。二是中国幻想文学缺乏深厚的历史积淀。幻想文学作为独特的文学品类,在西方文学谱系中已有百余年历史,诞生了一大批幻想文学佳作,为时下蓬勃发展的幻想文学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幻想文学”概念,20多年耕耘、探索,中国的原创文学仍然蹒跚前行。三是盲目模仿西方幻想文学,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西方幻想文学的火热引发了中国的模仿狂潮。一味拼凑离奇情节、构想怪异人物使得中国原创幻想文学始终难以领悟幻想精髓,只能学其皮毛,难以化为筋骨。其实,西方幻想文学固然有可取之处,但中华文化也蕴藏着丰厚的幻想文学资源。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择取宝贵幻想素材,创造中国式幻想作品才是壮大原创幻想儿童文学的必由之路。 获奖童书广受青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5]2015年,图画书已占童书市场的18.72%,[6]堪称中国童书的爆破点。2016年,中国原创图画书“全面开花”,在题材内容方面全面涉猎,在技法装帧方面日益纯熟,在构思设计方面日益合理。在题材内容上,2016年度的原创图画书涵盖了认知、情感、科普、心理、自然、民俗等多个领域,可谓丰富全面。比如《公主怎样挖鼻屎》(李卓颖,明天出版社)大胆打破了生活中对于“屎尿屁”看似不可碰触的禁忌,教会孩子如何妥善解决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难题,再现并提升了儿童的生活经验。《雨伞树》(白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旨在对儿童进行情感熏陶。作品通过雨伞的丢失与找到,教会孩子如何摆脱失去心爱物品的焦虑与恐惧,如何看待分别与重逢,如何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和生命意义。“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新蕾出版社)作为国内大型原创科普图画书,已经被连续多年再版。作品从日常生活入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探求几十万年人类生活习惯的演变,拉近了孩子与科学启蒙的距离。《自然童话绘本》(苏梅,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围绕六种植物进行科普,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自然与生命的教育。在技法装帧方面,2016年度的原创图画书采取跨页单页相组合、色彩语言、水墨技法、摄影等多种方式,可谓异彩纷呈。《巴夭人的孩子》(彭懿,明天出版社)以摄影作品讲述巴夭人的日常生活,是图画书技法的一大创举。内设的导读折页记录了创作背后的丰富花絮,增添了作品真实感。《奶奶的花布头》(萧袤、洪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围绕獾奶奶利用花布头为孙女做玩偶、做枕头的故事体现祖孙深情。作品特别在每页设计了一个或隐或显的小枕头,既与主题呼应,又增添阅读趣味。在构思设计方面,2016年度的原创图画书充分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认知特点,贴合孩子的成长需求。比如“小捣蛋皮皮绘本”系列(王发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分为《给妈妈捣乱》《给妈妈帮忙》两册。作品抓住2~6岁儿童充满好奇、动手欲望强烈的特点,塑造了顽皮又懂事、天真又聪慧的小男孩皮皮,其所作所为足以引发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共鸣。 当然,2016年度也有一些引进版图画书广受欢迎。经典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麦克·山姆布雷尼,明天出版社)凭借对于爱的动人诠释多次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童书排行榜。《我们上学啦》(简·古德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反映孩子刚入学的生活,有助于孩子克服上学的陌生感和不适感,建立入学信心。作品采取水彩与拼贴画相结合的表现技巧,可谓别具一格。《今天我们没有安排》(简·古德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则以平凡家庭一周的生活为切入点,教会孩子如何在平淡琐碎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引自日本的《不要哭得太伤心》(贵州人民出版社)以感人至深的祖孙深情对生死进行了东方式的唯美解读,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优质图画书。引自澳大利亚的《阿诺的花园》(葛瑞米·贝斯,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巧妙将故事书、游戏书、数字书相结合,利用图画中动植物和建筑数量的增减对比暗示着人与环境的失衡,是生态环境主题图画书中的精品。引进自美国的《和爸爸一起读书》(理查德·乔根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白鹳的旅行》《爱幻想的伊恩》(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也是较受读者青睐的图画书。 总体而言,2016年度原创图画书在题材内容方面愈加全面,在形式装帧方面愈加精细,在构思设计方面愈加科学,呈现出综合发展的特点。引进版图画书凭借独特的绘画技法、和谐的图文搭配依旧在中国童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原创图画书若想凸显自身优势地位,还需要在深刻揭示人生哲理、充分开发民族文化、全面展现人情人性、独特呈现巧思细节等方面继续发展探索。 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的国际安徒生奖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2016年,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这既肯定了曹文轩本人的创作成就,又促使了世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了解,还引发了相关的童书出版热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曹文轩作品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以单行本或系列化的方式独占童书市场的鳌头。比如,“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浙江少儿出版社)、《萌萌鸟·玫瑰三姐妹》(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其二,随着国际安徒生奖广为人知,将各国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作品引进出版或者结集出版成为2016年度突出的出版亮点之一。比如,“国际安徒生大奖书系”(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就会集了于尔克·舒比格、窗满雄、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等大师级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读者提供世界级的儿童文学精品。其三,曹文轩主编的童书同样广受欢迎。比如,“百年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南方出版社)成为读者选购的重点之一。其四,国际安徒生奖唤起了读者对其他童书奖项的注意,标注曾获纽伯瑞奖、CBA图书奖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为市场青睐。 重视获奖作品的出版,究其原因乃中国童书市场对名家名作的渴望,以及中国儿童文学对国际认可的期待。中国儿童文学并不缺乏优质作品,也并非从未走出国门,但始终缺少权威性、标志性的“国际认证”,缺少在世界范围内“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人物形象和代表作家。仅以21世纪以来的儿童文学为例,英国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风靡全球,德国托马斯·布热齐纳的“冒险小虎队”系列引发各国儿童热捧,美国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证明了儿童恐怖小说畅销的可能……中国虽然也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始终不曾出现“引爆全球”的现象,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处于相对静默无声的状态。曹文轩获奖无疑是中国儿童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有力发声,也为中国儿童文学界注入了强心剂。中国读者可以由此接触到众多世界儿童文学作品,更多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也必将借此契机走向国际舞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获奖儿童文学作品总体质量较高,但出版社不能盲目引进,而应充分考虑童书品种的合理搭配,仔细斟酌国外获奖作品与我国儿童身心特点、阅读趣味的契合程度。只有这样,获奖书系才能充分展现出国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水平,发挥自身价值功用。 图画书发展迅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童书出版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5]2015年,图画书已占童书市场的18.72%,[6]堪称中国童书的爆破点。2016年,中国原创图画书“全面开花”,在题材内容方面全面涉猎,在技法装帧方面日益纯熟,在构思设计方面日益合理。在题材内容上,2016年度的原创图画书涵盖了认知、情感、科普、心理、自然、民俗等多个领域,可谓丰富全面。比如《公主怎样挖鼻屎》(李卓颖,明天出版社)大胆打破了生活中对于“屎尿屁”看似不可碰触的禁忌,教会孩子如何妥善解决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难题,再现并提升了儿童的生活经验。《雨伞树》(白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旨在对儿童进行情感熏陶。作品通过雨伞的丢失与找到,教会孩子如何摆脱失去心爱物品的焦虑与恐惧,如何看待分别与重逢,如何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和生命意义。“果壳阅读·生活习惯简史”(新蕾出版社)作为国内大型原创科普图画书,已经被连续多年再版。作品从日常生活入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探求几十万年人类生活习惯的演变,拉近了孩子与科学启蒙的距离。《自然童话绘本》(苏梅,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围绕六种植物进行科普,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自然与生命的教育。在技法装帧方面,2016年度的原创图画书采取跨页单页相组合、色彩语言、水墨技法、摄影等多种方式,可谓异彩纷呈。《巴夭人的孩子》(彭懿,明天出版社)以摄影作品讲述巴夭人的日常生活,是图画书技法的一大创举。内设的导读折页记录了创作背后的丰富花絮,增添了作品真实感。《奶奶的花布头》(萧袤、洪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围绕獾奶奶利用花布头为孙女做玩偶、做枕头的故事体现祖孙深情。作品特别在每页设计了一个或隐或显的小枕头,既与主题呼应,又增添阅读趣味。在构思设计方面,2016年度的原创图画书充分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认知特点,贴合孩子的成长需求。比如“小捣蛋皮皮绘本”系列(王发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分为《给妈妈捣乱》《给妈妈帮忙》两册。作品抓住2~6岁儿童充满好奇、动手欲望强烈的特点,塑造了顽皮又懂事、天真又聪慧的小男孩皮皮,其所作所为足以引发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共鸣。 当然,2016年度也有一些引进版图画书广受欢迎。经典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麦克·山姆布雷尼,明天出版社)凭借对于爱的动人诠释多次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童书排行榜。《我们上学啦》(简·古德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反映孩子刚入学的生活,有助于孩子克服上学的陌生感和不适感,建立入学信心。作品采取水彩与拼贴画相结合的表现技巧,可谓别具一格。《今天我们没有安排》(简·古德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则以平凡家庭一周的生活为切入点,教会孩子如何在平淡琐碎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引自日本的《不要哭得太伤心》(贵州人民出版社)以感人至深的祖孙深情对生死进行了东方式的唯美解读,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优质图画书。引自澳大利亚的《阿诺的花园》(葛瑞米·贝斯,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巧妙将故事书、游戏书、数字书相结合,利用图画中动植物和建筑数量的增减对比暗示着人与环境的失衡,是生态环境主题图画书中的精品。引进自美国的《和爸爸一起读书》(理查德·乔根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白鹳的旅行》《爱幻想的伊恩》(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也是较受读者青睐的图画书。 总体而言,2016年度原创图画书在题材内容方面愈加全面,在形式装帧方面愈加精细,在构思设计方面愈加科学,呈现出综合发展的特点。引进版图画书凭借独特的绘画技法、和谐的图文搭配依旧在中国童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原创图画书若想凸显自身优势地位,还需要在深刻揭示人生哲理、充分开发民族文化、全面展现人情人性、独特呈现巧思细节等方面继续发展探索。 儿童诗歌的边缘化地位有所改观 儿童诗歌具有字句清浅、声调和谐、节奏铿锵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培养儿童节律感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文学体裁。然而,在儿童文学诸文体中儿童诗歌的处境却不甚乐观。一方面是由于大众文化的趣味性、娱乐化趋向走高,使得人们在相当程度上疏离了偏重艺术审美的诗歌。另一方面,21世纪以来奇幻文学、儿童恐怖小说、探险小说、图画书的崛起吸聚了大量创作资源,挤压了中国儿童诗歌的生存空间。2016年,一批儿童诗歌作品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儿童诗歌在中国童书市场的弱势地位。《给孩子读诗》(浙江文艺出版社)精心择录了来自33个国家的100位诗人的经典诗歌,为孩子带来高品质的文学启蒙。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的画家专门为诗集创作的100张插图,与诗歌相得益彰,有助于激发孩子多层次的美感体验。该书强调以亲子共读的方式为孩子铺垫诗意的心灵底色,并且随书附赠路金波、董洁、韩寒、尹超等人的朗读音频,便于孩子领悟诗歌蕴藏在韵律中的动人情感。儿童诗集《牵着蜗牛去散步》是福建人民出版社“科学儿童诗绘本”系列的精选本。作品以儿童的视角观察常见的动植物,通过琅琅上口、轻快押韵的诗歌语言展现动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习性。作品还充分考虑儿童对于色彩敏感的认知特点,为每种动植物搭配色彩鲜明的图画形象,确保作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外,每首诗后特别添加了“作者的话”,补充说明诗中涉及的动植物知识,为作品增添了科学认知功能。“台湾经典儿童诗绘本”系列(东方出版社)由台湾儿童文学名家与著名画家联袂打造,作品从儿童的日常经验入手,以大自然的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创作对象,既深得童趣真谛,又各具特色。图文的紧密配合与附带的配音朗诵使得作品既有文字的意蕴声律之美,又有图画形象生动之美,展现出丰美的儿童想象和诗情画意。《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湖北教育出版社)、《中国儿童文学新经典·诗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给孩子的诗》(广东大音印象出版社)也是较受关注的儿童诗歌集。 2016年度,儿童诗歌的边缘化状态有所改观。既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诗人的作品合集问世,又有中国经典童诗、科学儿童诗的重装上市;儿童诗歌不仅与图画书相结合,而且附带朗诵音频,提倡亲子共读。这意味着各出版社以及读者逐渐意识到诗歌在儿童文学中的独特地位,也暗示着中国儿童文学渐趋平衡多样的发展态势。金波曾说,优秀的儿童诗歌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母乳,是进入阅读世界的最初导向,是时代传递的文化瑰宝”。[7]我们有理由期待儿童诗歌愈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IP与童书结合日益紧密 IP的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中文译名为“知识产权”或“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8]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作品的传统表现形式,书面作品往往和多媒体影视相结合,进行改编或者再创作,形成包括声音文本、动画文本、影视文本在内的多样文本形态。童书与儿童动画片、影视产品融合交互发展,呈现出IP与童书紧密结合的倾向。当然,影视动画与儿童文学的结合并非2016年才出现的新鲜事,但是,在2016年度,IP童书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首先是IP童书自身的功能性加强。IP童书不仅仅以同名影视作品夺人眼球,而且在同名影视作品的基础上构建自身功能,益发体现出自身的独特价值。比如,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推出的“迪士尼流利阅读”系列(人民邮电出版社)就是一套依托于迪士尼儿童影视作品的中国儿童汉语分级读物。该系列以《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小鹿斑比》《海底总动员》等热门儿童影视作品为主要素材,按照词汇难度进行分级编写,既能充分调动儿童的阅读兴趣,又契合儿童语言学习和阅读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随后面市的“迪士尼疯狂阅读”系列(人民邮电出版社)则包括《魔法奇缘》《玩具总动员》等迪士尼经典影视作品,高清精致的剧照与词语注释的搭配吸引孩子完成阅读,附带的“成语卡片”“生字表”“阅读理解”则无形中帮助孩子积累语文知识,可谓双管齐下。其次,IP资源与童书出版同频共振趋向增强,两者的时间差逐渐缩短。《奇幻森林》于2016年4月15日在中国上映,同年4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就推出了《奇幻森林》的同名电影小说,并且配发了高清剧照。影视作品与童书出版几乎同步。再次,源自同一IP资源的童书可能被多家出版社在同一时段内出版。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意识到IP资源对于童书出版的重要性,紧跟儿童电影、动画片的脚步推出相关IP童书。比如2016年6月《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热映,中信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等随即推出同名童书。“未来的童书市场,好的IP 资源价值将更加凸显……出版社要利用手中优质的IP 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引爆,实现超常规发展。”[9]随着多媒体技术日臻纯熟,影视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力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借助影视资源平台,打造IP童书精品无疑是各个出版社抢占未来童书市场的绝佳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为改编而改编的IP童书不具备真正价值,只有将IP资源与儿童情感认知特点相结合,赋予IP童书全新功能,才能使其焕发独特魅力。 结语 回顾2016年度的童书出版,呈现出“民族化凸显”“原创性提高”“国际化增强”“均衡式发展”和“交互性加深”等特点。儿童文学出版对民族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既是对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书写传统的继承,也是对过度追捧引进版幻想文学的矫正。对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民族文学资源的挖掘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采,无疑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丰厚的出版资源和创作动力。打造中国式幻想文学的意识越来越付诸创作实践,有利于为原创儿童幻想文学积攒力量。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其作品的市场号召力,而且提高了童书出版对于获奖作品的关注度;图画书整体热度不减,原创图画书全面发展,引进版图画书仍占有一席之地。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诗歌逐渐拨云见日,通过与图画书、音频朗诵相结合的视听立体方式彰显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无形中促进了儿童文学体裁的平衡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超文本结构的出现不仅使优质的IP资源成为出版社争相抢夺的对象,而且使IP素材与童书出版相结合成为出版社未来发展的新支点。总体而言,2016年中国童书出版虽然并非十全十美,但在形式上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原创性、自主性增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童书的生长动力不会停止,中国童书出版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