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童话也称知识童话,是一种用童话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的文体。高尔基曾说过:“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力量比得上科学和文学对人的影响。”[1]科学童话正是这样具有双重魅力的作品。它因能同时开启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但是,目前我国的科学童话创作还很薄弱。在新媒体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继承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繁荣科学童话创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此,我想结合这些年的创作经验,从文学、人文、审美、内容延伸等方面来谈谈科学童话的发展和创作机制的发展和创新。 科学性和文学性兼优 以前人们总有个印象,一说到科普文学,似乎可以不强调文学性或被认为缺乏文学性。其实,这是不对的。优秀的科学童话,应当是科学性和文学性交相辉映,不但有准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内涵,更应有童话的幻想之美,这也是优秀儿童文学应有的高度。 从创作群体来看,这种看法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科学童话早在17世纪伴随安徒生童话的诞生就已经存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第一篇科学童话《小雨点》诞生,开启了我国科学童话创作的新时期。近百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著名作家,以及《凤蝶外传》《菌儿自传》《我们的土壤妈妈》《石油的一家》《小蝌蚪找妈妈》《“小伞兵”和“小刺猬”》《非洲的魔术师》《大海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唤起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求知热望。科学童话创作前期大多是自发性的,作者有科学家、科普爱好者、成人文学作家等,作品内容比较注重科学知识的传递,但对儿童文学和少年儿童心理的研究相对薄弱,造成部分作品无论从人物塑造、语言特色、情节描写以及人文蕴含等方面,相比优秀童话作品均有些差距。 科学童话文体的特殊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科学童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文体,恐怕再也没有一种写作要如此经受把“严谨的科学知识”和“幻想无界的童话故事”相融合的功力考验了。要想把科学的“严谨”和童话的“幻想”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概念有机地融合,不但要求作者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积累和学习能力,在童话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历练和天赋,还要有把它们融为一体的驾驭操练。这样的要求对写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让很多作者望而却步,成为科学童话创作相对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热闹的图书市场上,进口的、带有知识性的儿童读物包括科学童话都很受欢迎,却很少见到像前辈科学童话大师们那样的本土杰作。有的年轻编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童话,什么是好的科学童话。科学童话自身的创作弱势,也让文学界对这种文体产生一种怀疑和漠视,甚至排斥,这无疑是不利于科学童话发展的。 一个问题的出现,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当下,少年儿童处于一个崇拜偶像的年代,已经不满足通过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来传递众所周知的知识。如果作品没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没有细微精彩的情节刻画、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想吸引他们的眼球是很难的。把科学知识含而不露地融入到纯美的童话中,能让读者在愉悦阅读的同时,于不知不觉间收获知识,并能感受到其深刻的寓意,是科学童话追求的境界。一个好的科学童话,应该在抛开知识这一支撑点后,文学上仍能站得住。这就要求作者在重视科学知识积累和针对性选择的同时,应加强对儿童文学和少儿心理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对读者的理解力。这既是新时期少儿阅读的需要,也是提高科学童话品质的一个发展方向。 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并重 一个优秀的科学童话作品,应该具有深厚的人文蕴含。新时期的科学童话创作,将更加强调这一点。所谓人文,也即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优秀的核心部分,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关爱和尊重上。 [2]从文学角度看,文学即人学,特别是童话这种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群的作品,理当以人为本,充满关怀。 从科普的角度看,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科学方法和传播科学技术同等重要。[3]一个作品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必定也在传递某种文化和价值观。所以,科学和人文本是一对孪生兄弟。知识正确有效的传递,是作品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而深厚的人文蕴含,则体现了作品的品质和高度。 科学童话的人文蕴含在早期的作品中就体现出来了,但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不同的人文表达诉求。目前本土原创科学童话优秀作品较少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源却是对读者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这个“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内涵上的肤浅,满足于一些小快乐、小感动、小搞笑,触及心灵的作品较少,厚度不够;二是习惯盯着市场热点跟风,对读者的真正需求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不能让作品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科学童话的创作,也需提倡科学精神。 一个好的科学童话作品,无论从选题、知识的选定、创作、审核等方面,都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去认真研究分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我在创作科学童话《酷蚁安特儿》时,是针对小学生观察蚂蚁的自然课需要获得的知识而创作的。写作前曾对相关科研资料进行了近一年的认真研读。写作中在给予读者丰富系统的蚂蚁知识的同时,努力塑造一个能贴近孩子的、在挫折中顽强成长的小蚂蚁安特儿的形象,并尝试引导小读者对蚂蚁这种“个体很小,而集体力量却很强大”的成功物种的思考,传递一种“勤劳、勇敢、团结、奉献”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比如在《来自宇宙的水精灵》这部书里,在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等环保理念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水文化等内容,引伸多层思考;再如,正在筹备的关于微积分的科普选题中,将对“微积分思想”这一辨证思维方法予以挖掘,探索“将不可能,通过无限细分化为可能来解决”这种科学思维方式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有些思考不但对少年儿童具有启迪,对整个人类也是有意义的。我们相信,散发着睿智的科学之光和温暖的人性关怀的作品,才能更受欢迎。 彰显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个优秀的作品,必定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4]科学童话除了具有纯童话别具一格的荒诞美、象征美、喜剧美、悲剧美等审美视角,还应有其独特的知性美、自然美、逻辑美等科学美学价值。 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反感枯燥的学习。科学童话的魅力,正在于将科学知识融入引人入胜的阅读中。比如,很多小读者看了《酷蚁安特儿》后反映,最喜欢的是神奇的蚂蚁世界给予他们的新奇感。蚂蚁可以用新鲜树叶种植蘑菇,会用假情报打仗,也有和人类一样的奴隶社会等。其中最震撼的是“把大象搬进蚂蚁窝”的故事,并不是作者空穴来风的幻想,而是来自科研的证实。科学家在非洲草原上考察发现,有蚂蚁保护的树木,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不敢靠近,因为蚂蚁会攻击它们的鼻子嘴巴。这些鲜为人知的知识,将读者带入大自然中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微型世界。故事是虚构的,人物可以神思飞扬,放开想象,但一切行为又都符合自然属性。“幻想在其外,逻辑在其内”,这种独特的美学意境让科学童话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特别是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并非单纯的人为赋予,而是来自大自然的启迪,就会更具影响力。 如何在科学童话中更好地彰显其知性美、自然美和逻辑美,是值得下功夫研究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几个关系的处理,也即:知识融入和读者群的相适性、自然存在和虚构描述的界限、逻辑关系和文学幻想的兼容等关系的处理。努力彰显科学童话的独特知性魅力又不逾越其自然逻辑的临界,是非常考验作者驾驭能力的,也是让科学童话更加光彩夺目必经的磨练。 形式和内容向广度和深度延伸 新时期的科学童话,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提出了创新要求。 在形式上,科学童话向多样化发展,以适应多媒体传播和不同阅读群的需求。除了通常意义的长篇和短篇,还出现了短小精悍的科普微童话、图文并茂的科学童话绘本和长篇系列等作品。科普微童话适应了当代快速阅读的需求,适合网络传播;绘本是少儿喜欢的形式,将科学知识传播扩大到了低幼年龄段,同时也符合当今读图需求的趋势;而长篇科学童话以“集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为特征,将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文学性的提升和深厚的人文蕴含。长篇科学童话是滋生科普动漫产业的文本基础,为科普动漫影视产业化提供了文学积淀。 在内容上,科学童话向全龄化延伸是值得探索的课题。童话唯美有趣,能让人净化心灵,开慧益智,不但对少年儿童具有启迪,也会受到成人的青睐。当年安徒生写童话的时候,并未刻意针对未成年人。真正优秀的童话作品就像好的动漫作品一样,应该没有年龄界限。科学童话的全龄化发展,表现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比如,令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头疼的数理化,能否用科学童话的形式表达呢?日本的《漫画微积分》、《漫画微分方程》等作品走的就是将枯燥的高等数学趣味化的路子,科普动画片走的也是这个路子。所以,本土的科学童话也是可以有更多尝试的。比如可以从原来比较偏重自然科学,扩展到在教育、文化、艺术、哲学甚至宗教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涉猎等。 建立高效机制,向科普创作专业化发展 科学技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已深深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容。科普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重要渠道。科普工作说到底,人才是关键。[5]科普原创人才的缺乏,特别是能够把科学知识与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人才的缺乏,将会成为今后科普发展的瓶颈。培养人才和有效整合利用人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两个办法,这会涉及到一个新概念——科普创作专业化机制。 原来的科学童话创作基本来自两个渠道,一是科学家,二是文学作家或科普创作爱好者。他们对科学童话的创作做了很多的探索和贡献。但这样的创作体系也存在两个显著的问题:一是科学家或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写作,或因文笔表达不够而心有余力不足;二是文学作家或业余爱好作者对知识的积累和把握欠缺,影响了创作数量和质量。 近年来,由于全社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出现了越来越多推动科普创作的活动,比如:行业的科普征文、科普微童话大赛、科普动漫大赛等,涌现了一批对科普创作感兴趣的年轻人,其中很不乏优秀作品和具有科普创作才华的作者;但也显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知识重复书写和融合能力不够。因此,科普工作呼吁加强创作人才的整合和培养,特别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和高效利用。 所谓“科普创作专业化人才”,不是指专门从事科普写作的人,而是指具有把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或科学知识转化为优秀科普作品能力的作者。这样的人才,应该有很好的科学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有不错的文学功底,能通过和科研机构或科学家的强强联合,创作出涉猎领域广泛,具有高科技知识含量和精度,且有一定文学高度的读者喜闻乐见的科普文学作品。 科普创作是一个典型的文理交叉学科。“科普创作专业化”的提出,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创作质量的需要。这需要建立一个机制——充分整合科研机构、科学家、作家、出版社、人才培训等资源,建立完整高效的从选题、科学顾问、创作到编辑出版一条龙创作流程,将科普选题、作者选定、知识选择、创作完善乃至出版推广,细分到每个具有特长的部门或个人,将每个部分都尽量做到最好,就可以消除一些创作中个体弊端,提高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率。对此我曾有过尝试,比如创作《酷蚁安特儿》时,知识的认定就是在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林瑶老师的无私帮助下完成的;2011年应科普出版社邀请创作的科学童话《来自宇宙的水精灵》基本体现了一个完整的合作流程。出版社针对当年全国科普日 “珍爱生命之水” 的主题确定选题,先期完成了部分知识积累,选定作家,并聘请专家出任科学顾问,大大节省了作者知识获取时间。插画作者前期介入,作者随着进度提供绘画文字,并及时反馈意见。该书从创作到出版仅用两个月时间,成功在2011年9月“北京科普嘉年华”上发行,并在全国放漂。实践证明,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完善高效的创作出版运行机制,是提高科普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值得复制和探讨的。 培训对于科普人才的培养是必要的。目前对于科学童话写作的培训还比较少见。主要原因是从事这方面创作和研究的专家较少。 其实,科学童话虽然比较难写却有章可循。创作科学童话就像编辫子,一股是精准适合的科学知识,一股是飞扬灵动的文采,一股是充满关怀的人文蕴含。只要能将三股不露痕迹地编结起来,就好看又耐端详。其中,科学知识来自勤勉的学习和积累;文采来自自身的文学历练和悟性;而人文蕴含则考验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境界了。 可见,把科学童话写好并不难,难的是对作者的要求比写纯童话和一般科普文章更高。繁荣科学童话创作,除了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不断学习历练,朝着较高的目标坚持走下去;更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创作机制建立,以尽快培养出更多优秀原创人才,产出更多优秀作品。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科学童话创作的又一个春天定会在不远的将来重现,在科普这个大花园里绽放出独特的异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