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从书中认识的小伙伴,有的叫大卫、夏洛,有的叫佩奇、玛蒂娜,那些让他们快乐或悲伤的故事,常常发生在遥远而陌生的国度。近些年,国内的童书出版持续繁荣,但除了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等少数名家的原创作品,孩子们的书架上摆放着的大多是引进版图书。在引进世界各地经典童书的同时,用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创作、出版更多反映中国人的生活场景、思想情感的童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12月13日《光明日报》) 童书,是儿童的精神食粮。然而,让人尴尬的是,孩子们的书架上除了国内几位顶尖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外,大都是外国的童书。当然,不是说外国的童书不好,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童书大都是百里挑一、千挑万选的。全球化时代,我们要有全球化的胸襟,眼光不能狭隘。只是,那份尴尬确实会让人思考,中国的儿童文学啥时真正行?今年,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但曹文轩只有一个。什么时候,能有更多的曹文轩? 童书,适合儿童心理特征,贴近儿童心理,传达儿童的快乐或悲伤,会让儿童感同身受。中国的儿童接触外国儿童文学,有利于拓展国际化视野。只是,过多的佩奇、玛蒂娜,会让孩子有所迷失。现实世界,中国的儿童文学到了何种地步呢?曹文轩、秦文君、杨红樱,中国就这几位儿童文学作家耳熟能详,其他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又在哪里呢?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得一些人过于追名逐利,愿意坐冷板凳精心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人很少。 童书,是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是一张白纸,要给其涂上正能量的底色,儿童文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儿童文学工作者传达的思想价值导向要健康、积极、向上,要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符合社会道德文明规范,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是儿童文学注重社会效益的体现。儿童文学工作者需要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孩子读了自己创作的作品,会有什么影响。这样一来,儿童文学工作者就会认真创作、潜心创作,不马虎、不随意。 让童书有中国味,要立足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而不衰,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素材。在历史上,孔融让梨、缇萦救父这些经典的故事都可以融入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历史上无数的英雄豪杰都可以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主人公。中华文明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而要让这份骄傲得以延续,广大儿童文学工作者应该再接再厉,高擎前人留下的接力棒,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满足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让童书有中国味,儿童文学当自强。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而应该将其视作鲶鱼,激起中国儿童文学工作者的豪情。中国人口世界最多,儿童文学市场非常广阔。当外国儿童文学涌进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儿童文学工作者不能无动于衷,要思考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去改进、完善自身的创作。多思考这个问题,多从中汲取经验,就能取得更多的成果。 让童书有中国味,中国儿童文学工作者重任在肩。唯有勇挑重担,方能不辱使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