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按 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诗词大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观众们不但从中获得了知识,也重新发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美感。但是这个节目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我国古代曾有“诗国”的美誉,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诗歌宝库,而如今的古典诗词却处在一种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今天的人们不要说写作诗词,连看懂都要颇费些工夫。广为人们所熟知的诗词只是课本中出曾现过的寥寥几首,诗词与人们的生活似乎完全割断了联系。 诗词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到底扮演者什么角色,在今天的生活中又为何被边缘化了呢?章黄国学翻出了去年第一季诗词大会后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老师的访谈;同时又邀约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出题组专家李小龙老师,和我们聊一聊《中国诗词大会》的精神内涵与文化信号。今天将两个访谈合编成稿,分享给我们的读者朋友。 康震:重拾古典诗歌的精神内涵 整理 / 王笑非 Q&A 康老师您好。这几天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接触到了到了许多熟悉的或陌生的古典诗词,也让大家获得了许多知识、再次体会了古典诗词之美。诗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似乎处在比较边缘的位置,尤其是近些年来,不要说写诗了,读诗的人数都在大量减少。不过,古人似乎始终对诗歌十分重视。诗歌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到底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们今天总说,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形式,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全面的。无论古今,诗歌最主要的作用是“抒情达意”。拆开来说,就是“感情作用”和“社会作用”。任何一首诗歌,其核心一定要表达某种情志,但同时也通过这种表达承担了很多社会功能。就像孔子说“兴观群怨”,“兴”就是感发性情,这是情感的作用,而“观、群、怨”都是关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 今天我们用纯文学的眼光来看待诗歌,更强调的自然是诗歌的感情作用。其实在古人的生活中,诗歌的社会功能往往更加重要。诗歌是古代的士人们谋求出路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相互交际的重要工具。 首先来说,诗歌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古代的一些时期是以诗赋取士的,比如唐代大部分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杂文(也就是诗和赋)是和明经、射策等几个部分并重的。一个古代的考生如果在科场上不能按照试卷要求写出优秀的诗赋作品,一样不会被录取。将会不会作诗、是否“识文律”作为选拔人才的一项标准,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其次,诗歌也是文人展示才华、自我推荐的一个工具。这种“展示才华”不是像我们今天说的“拽文”、卖弄,而是有着切实的社会作用的。唐代的科举考试不像后来一样严格,当时的主考官们除了根据考试的试卷外,还会参考考生平时的作品、才誉来决定是否录取。这就产生了“温卷”或者叫“行卷”的风气。 简单来说,考生们为了增加及第的可能,往往会把自己平日写作的诗文加以选编,抄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主考官或者有影响力的达官贵人,以求推荐。在今天看来这当然是一种舞弊现象,但是在当时是一种社会风气,我们熟悉的诗人们几乎都做过这种事情。 吴冠中画作 有一个流传得很广的故事,说白居易的名字被嘲笑为“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件事发生的背景就是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文自选集”去拜谒顾况。我们熟悉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也是这种风气的产物,作者刚刚给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侍郎张籍投赠了自己的诗文,但是迟迟得不到答复,于是又写了这样一首诗歌给张籍,来试探他的心意。 何止是面对高官,在巴结皇帝时都会将诗歌当做敲门砖。杜甫在给玄宗献三大礼赋时,在《进雕赋表》中曾特意强调自己“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馀篇。”这些故事既反映了唐代社会整体上对诗歌的重视,也说明了诗歌对于古人的仕进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再者,诗歌也是朋友之间赠答或送别很重要的一个手段,甚至还可以扮演书信的角色。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翻开古代诗人的诗集目录,会看到大量的以“赠某某”、“送某某”、“和某某”为题目的诗歌,它们都反映了古代诗人们相互交往的经历。像我们熟悉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或者是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反复唱和的诗歌,都是这种交往的真实记录。古代的文人甚至会以诗代信,用精致、细腻的诗文取代冗长的书文,来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 科举、自我推荐、社会交际,这是古代诗歌的三种重要的社会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歌在古代社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今天的诗歌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显然不再具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了,不仅是古诗,所有的诗歌,阅读和写作的人也在大量减少。为什么诗歌会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呢? 从知识构建的角度讲,诗歌教学方式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古代与当代对于诗歌教育的分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讲,它在今天的生活中已不再实用。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可以分散甚至取代诗歌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古典诗歌的可操作性很差,绝大多数人不会写。你注意,这里面有一个恶性循环:不实用,所以就不强调教学;不教学,所以更不实用。这是诗歌处境尴尬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人对于诗词的教育始终处于一种特别重视的地位,“不学诗,无以言”嘛。孔子教学就用《诗三百》,汉代开始就把《诗三百》列为“经”了,唐宋以后,近体诗更是跟考试挂上了钩。诗歌在古代既是人才选拔、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又是君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诗歌的教育、诗歌艺术的教育就成了古代文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素。但是诗词的教育在当代,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要素,它只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一个课程出现的,只涉及了古代诗词文化的一小部分,只是作为了解中国的文化的遗产而出现的。 相对于其他的文化遗产,譬如说文物收藏、书法,诗歌对人的要求更高。诗歌写作与散文写作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它要接受一种专业化的训练。诗词的写作和鉴赏都需要掌握音韵、格律、对仗等等一系列严格的规则。所有人都有一种意愿,希望用一种有韵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歌恰好是表达情志的完美形式。但是没有受过训练的人随手随口创作出来的所谓的绝句或者律诗,它往往会是不合乎规则的,让专家一看会说这首诗是个“假诗”。这种规则上的高要求,就使得一般的读者对于诗歌处在一种既望而却步,又很想亲近的两难境地。 吴冠中画作 诗歌的鉴赏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闻一多先生说,格律诗写作是“戴着脚镣跳舞”,这些镣铐是舞蹈的一部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如何束缚,或者只把它们当成某种束缚,同样很难真正深入理解这一舞蹈的高妙。 所以古典诗词这样一种文化遗产,对很多人来讲,它既让人乐意亲近,又是“高冷”的阳春白雪。在我们当前的文化的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正需要这样的阳春白雪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困难的课题,如何才能让过去的古韵用于今天的生活。 对此,学者们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像霍松林先生提倡的“中华新韵”,就是用今天的普通话的音韵来取代古代的平水韵,建立一整套更适合普通人掌握的一种韵法。但是声韵可以改革,格律和对仗仍然需要系统深入的学习,驾驭诗词语言的思维和能力也需要经过训练。因此在当代重新推动古典诗词的普及有着重要的意义。 既然诗词在当代生活中已不再具有实用性,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重新推动古典诗词的普及呢? 实用性不能代表一个文化现象的全部价值。 古典诗歌既是艺术的产品又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容量很大。从艺术上来说,它蕴含着中国古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体现着古代人的意志、情感和趣味。从历史文本的角度来讲,通过古典诗歌,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一些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思想情境,并基于此而进一步了解古代的社会与生活。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特有的记忆历史的方式。当你通过读史书来了解中华民族,或通过读古代的哲学著作来了解中华民族,与通过读诗词来了解中华民族,这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收获。 你翻看历史,“安史之乱”前后打了八年,“八年”只是两个字,一秒钟你就念完了,念完也不会留下什么概念。但当我们翻开当时诗人比如杜甫的诗集,诗中清楚地记载了这八年之中整个社会剧烈的动荡、无数人民深重的苦难,千载之下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切身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残酷与惨烈。这就是诗歌具有的独特力量。 古典诗词中记录着中华民族对自我的表达、对世界的表达,它从一个更敏感的层次上来展现这个民族的特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没有必要去苛求你必须去掌握过去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但是我们可以表达一种意愿:如果你能掌握这种方式的话,也许能够使你的存在更接近于中国文化的本质所在。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物质文化、物质享受、物质财富都迅速丰富的时期,而我们的精神文化则呈现出一种贫弱的面貌,人们正迫切地要求汲取精神的养料。那么,我们要朝哪个方向去诉求我们文化的需要呢? 一百多年来,大量的强势的西方文化不断介入——这我们当然不拒绝。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都是乐于吸取的。许多外来的文化形式之所以强势、受到欢迎,正式因为它们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用更先进的、更前卫的表达方式来传递的新型文化的理念。 吴冠中画作 越是在这样一个外来的文化资源特别丰富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关注一个问题:对我们自己的民族的方式和民族的文化,到底应该对它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首先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来建构自己的文化的基础?我们应当用什么来构建个人的、社会的乃至于整个文化的自信? 前人说,“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古代的中国文化曾是古代文明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之贡献了巨大的精神成果。今天的中国有这么广大的领土,这么众多的人口,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来为当今世界的文化奉献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精神产品?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扮演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它表达方式的独特、储存内涵的独特,还是它的这种吟咏的状态、它对于自己这种诗歌形式的苛责的要求,都使得它成为世界古代文学遗产中的一个特别凸显的特色样式。如何继承古典诗词,恰恰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您觉得,这次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对于重新推动古典诗歌的普及能够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从现有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普及的前景如何? 这次举办诗词大会,我希望它能够掀起人们对于古典诗词的再次关注,并且藉此来寻找在民众当中对古典诗词热爱的群体,把他们发掘出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而通过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古典诗词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过程当中湮没,反而潜在地拥有许多拥趸。不管是在诗经的时代还是汉代的诗歌还是魏晋还是唐,历代的诗歌都有它的拥趸,从来就没有消亡过,当代也是如此。 拥趸是历史的拥趸,唐人中有对汉诗和魏晋诗的拥趸,明清的时候也有对唐诗和宋诗的拥趸。中国古典诗词始终在扮演着记录历史、记录情感的重要的角色,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它从来就没有狂热过,也没有冷寂过,它始终以常态的方式存在着。尽管曾经有一段政治时期,对古代的文化有一个偏见的认知,使我们一度忽略它,而现在呢,不是再次地掀起了喧哗,而是回归了正文。 不只是央视,现在许多电视台都在播出诗词类、文化类的竞技类的节目,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能够看到,现代的传媒方式在推进古典诗词传播当中,具有一种摧枯拉朽的作用,一日千里、不可阻挡。这个现象说明,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传媒的正确引领下,一定会发挥更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古典文化普遍复兴的时代,这是古典诗词所面临的一个特别的机遇,也是特别要把握的一个机遇。 李小龙:诗词大会的 出题思路与文化信号 Q&A 李小龙老师好,听说您参与了这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出题工作,是吗?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完美落幕,引发讨论古典诗词的热潮。我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交叉学科平台成员,参与了部分出题的工作。所以对一些问题进行一点说明。 央视对中国诗词大会的筹划经过了长期而充分的准备,在完成各种繁复的前期工作后,2015年6月,邀请全国近百名学者在上海大学开会,对整个诗词大会的策划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大会的比赛方式,隐含的重点便是题目。 会后,导演组遴选近十位专家进入出题环节(专家名单请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片尾字幕),我忝列其中。在出题前,我们在深入了解导演组设置赛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些共识。当然,关于这些共识有两点要说明:一,这些共识是出题组与导演组共同讨论的结果;二,共识是在讨论中逐步形成,并在出题专家反复拟定样题并讨论中达成一致,但并未形成清晰的规则(由于诗词的特点,不可能也没必要形成过于清晰的界线)。 哇,那出题专家们到底最终形成了哪些共识呢? 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挑选共识中普通人最关注的几点稍作陈述。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容有未当,还请专家与读者指教。 一、诗词大会不同于汉字听写与成语大会,最关键的不同就在于这并非以记诵为核心的比赛。 这一原则对题目的呈现影响甚大。从出题的范围来说,我们尽量不出偏、难、险、怪的作品;从出题的方式来看,我们也尽量不出纯记诵的题目。 这一原则应该是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基石。说实话,要尽量地扩大出题范围,并且以记诵为核心,那对出题者来说是非常容易的,对导演组来说也更轻松,因为任何一个题的答案都可以轻易确定,不必专家团队反复审核、把关了。但那种方式会扼杀普通大众对诗词的热爱,一来所出的诗词很生僻,观众难有参与感;二来只重记诵,全不解诗意,与对诗词的学习也背道而驰——对汉字与成语的学习来说,记诵自然是重要的目标;但对诗词的学习而言,记诵却只不过是开始。当然,正因为记诵是诗词学习的开始,全无记诵则所有的鉴赏便只剩空中楼阁了。所以,题目中也有极少记诵的内容。 二、那么问题来了,出题的核心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诗词之所以成为诗词的质素,也就是挖掘诗词中丰沛的情感内蕴与厚重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诗词既有一般诗歌文体所应有的情感表达,也有中国古典诗词独具的对历史、对文化、对社会的容括,诗词之所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为华美而隐微的名片,原因正在于此。 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出题时,一方面都尽量从大家熟悉的经典诗词中出题,以便更多的人能进入节目的情境之中;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尽量挖掘这些经典诗词中丰厚的意蕴。我们希望,选手在参加比赛时,无论某题是对是错,都会在对诗词的理解上有所进益;而通过题目以及点评嘉宾的扩展,让观众也不仅仅是看了一些别人的成败,而是自己也有所收获,并燃起对诗词的热爱。 唐代文学研究大家傅庚生先生曾说过一句很朴素的话:“读五十首唐诗,不如把一首唐诗读五十遍。”其实也大概相当于我们的这个理念,那就是:对诗歌的占有不是背诵,而是理解与欣赏——我们回想一下,对于从小就会背诵的很多名诗,多少人连诗歌的文意都有误解,对诗意就更难称知音,于是,那些背诵最后只成为炫耀的资本,并逐渐在记忆的沙漠中蒸发;而理解与欣赏却是内化的营养,滋润着生命之树。这两个原则的确立,就是希望能通过诗词大会,让我们真正沉浸到诗词的境界中去,让更多的人用诗词来灌溉自己。 当然,对前两条还需要一点补充说明。诗词大会是一个有雄心的节目,我们不但要吸引观众,还要培养观众。所以,出题的范围与核心也会逐步放开,逐步深入,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共同见证吧。 可能有人会觉得,诗词大会应当把创作也纳入。李老师怎么看? 这一点我们反复研讨过,但最终决定暂时不设置这一环节。原因也很简单,诗词的评判千古以来便无标准,仅唐诗的压卷之作这一公案,明人便有无数不同的意见。以此来进行竞赛,要么无法进行,要么七折八扣,反失初心。当然,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设,前边说过诗词大会有着宏大的规划,未来会视情况在这方面有所体现。 可能有人会很在意古典诗词的形式在节目中的体现,如读音、用韵、平仄、格律等等。 我们自然明白这些形式因素的重要。但客观地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古典诗词可供阐发的维度极为丰富,那些关乎天地秘奥、社会万象、生命重量、情感温度的层面才是古典诗词能与当下沟通的最佳维度,才是我们应当重视的椟中之珠。如果我们都斤斤于字词之平仄、清浊、阴阳,才是死于句下,不辨玉石。一个普通的读者喜欢某首诗,绝不会因为此诗押了三江之险韵或用了拗救——如果他由喜爱而至以此为专业,到时再补这一课才顺理成章。所以,在目前,我们的任务首先是把与古典诗词与当下重新连接起来,让诗词不再是考试的分值与阅读材料,而是联系自我生命的标定,联系文化基因的根基。 总而言之,中国诗词大会看似竞赛,其实倒更像一个重视分享的读书会。作为竞赛当然要有输赢;但作为读书会,则会形成一个知识场,其更重视所有参与者的诗意共建。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最不重视输赢或者功利的赛场,展示与交流、分享与开悟,或许才是诗词大会带给每一位选手的“胜果”。 前两季诗词大会的成功是一个信号,不只是导演组与专家组擘划成功的信号,更是广大观众深藏心中的诗词情缘被激发的信号。当诗词再度成为人们必需品时,我相信,中国诗词大会将更加精彩。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百家讲坛知名学者。 李小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王笑非 北京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古典文学方向。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