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将成为教育变革中鼓舞人心的力量 心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伍松 在2013年多哈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一位嘉宾谈到:学校可能是发生改革的载体,要特别重视学校的创新作用,还要认识到实质性教育变革比较容易出现在非主流的体制边缘,这是由于大一统教育无法承受创新和变革的风险,因而只能去做那些看似不会犯错的事。 政府特别需要的是让体制内对创新有宽容和吸收的弹性,使得体制外的创新和变革能够被接纳,然后融入体制内而得以推广。 这些话正好与中国一批教育变革倡导者和实践者的发现相呼应。教育改革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而重点尤其在于,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与其批评合作的教育体制遥遥无期的改变。 不如马上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五年来,心平公益基金会通过与数十家教育类公益组织、民间教育机构、众多一线名师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合作,向1600多所学校和100个社区捐赠图书阅读项目,采用了图书馆、图书角、读书会、经验交流、教师培训等多元方式,推动了一批学校、一些乡镇乃至一些县域的儿童阅读和教育变革。 儿童阅读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事情,但阅读能力却是基础教育的根本,是自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源泉。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无一例外的极度重视大量阅读。请你们相信我,西方的教育家并不傻,阅读能力的形成,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源自儿童时期的海量阅读和阅读习惯养成,14岁以前是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黄金期。 然而,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不要说去培养一般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就连那些有阅读兴趣的孩子,他们发展高水平阅读能力的可能也被学校、老师和家长给联合绞杀了。若干年后会看到儿童阅读的缺失是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悲哀。我个人甚至认为,阅读的缺失对中国未来一代的亏欠,更胜于所谓教育体制的压迫。 假如有一天,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再成为问题,但儿童阅读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普及,基础教育的问题将会继续长期困扰着我们。儿童阅读虽小,但它却是破解基础教育变革的钥匙。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人,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们尤其重要。问题是,已经是成年人的教师和校长,被改变的可能性极小,难度极大,除非他们自己想改变。 因此,虽然我们也在做培训、交流、读书会,也在致力于教师成长,但首先要选对伙伴、选对人,包括一线教师、校长以及合作机构。就算在最黑暗的屋子里,在最僵化的体系中,也一定会有寻找光明的人。我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能够找到他们,给他们以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坚守教育真理,并不断自我成长为榜样和传奇,从而去影响、点燃和改变更多的同路者,并且把这些同路者吸引到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中来,这就是我理解的点灯人。 今年是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的第十个年头,我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在越来越多书香校园和点灯人的共同努力下,儿童阅读将成为中国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中最鼓舞人心的力量。 (注:本文根据“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会议发言和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