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功夫片的坚守与传承“成家班”走过40年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南方日报 刘长欣 参加讨论


    
    成家班植树合影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6月20日,天津蓟县盘龙谷。灼热的阳光洒在峡谷之中,明亮透彻,成龙的成家班正在这里庆祝自己40岁的生日。
    最开始,成龙展现的是他招牌式的阳光笑容,但当10分钟长的成家班纪录片播放完毕,这个纵横影视圈40余年、拍戏时摔得遍体鳞伤也不掉一滴眼泪的硬汉,在舞台上几次泪崩。
    始终不为外界所认识的成家班成员,此番首次集体公开亮相——八代成家班的76名弟子,来了71位,年长的有68岁的王耀,最年轻的,才20岁。“这是成家班兄弟聚得最齐的一次。”成家班负责人何钧表示。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武打明星群体之一,可以说,成家班本身就像香港动作影片乃至中国功夫电影的活历史。著名导演冯小刚表示,和成龙同代的影星大都退出一线了,但成龙始终是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一个人很难做到,一个班底就能做到”。
    即便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成龙依然这么说:“我只是被推上了前台,所有的成就和荣誉都属于所有成家班的兄弟。”但随着这一代功夫明星年龄的增大,流行的电影类型不断地转换,如何让功夫片创新,找到具备足够实力的年轻功夫演员来担纲接班人,是摆在成家班乃至所有功夫电影创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靠拼命来谋生,本就是个矛盾”
    这次成家班40周年的庆典筹备了近1年时间。整个筹备过程并不容易,因为有不少成员已失去联络,而且还要在确保他们都不在工期的前提下把大家凑到一起。
    成龙对南方日报记者坦言,如果在以前,这类庆典让他办他都不会理睬,“那时只顾着赚钱,吃喝玩乐”。但人到花甲,难免会念旧情,成龙说到这时有些动容:“未来希望五年一小搞,十年一大办……毕竟年老的人办一年少一年”。
    对于出身寒门、小学一年级就被送进武生行的成龙来说,他的金钱与荣誉,都是用性命搏来的,在这背后是太多像他一样的成家班兄弟。
    上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出现了“龙虎武师”,他们是一群专门代替演员演出危险与动作戏的“玩命”专家。而1976年成立的成家班被誉为武行里的“飞虎队”。拿成龙的话说,“我们那时候真的是‘卖命’的,人家演员做不了的,怕受伤的,都是我们上。”
    “不认输,犟脾气,好胜心强,”成龙这么总结成家班成员的性格。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
    1982年的电影《龙少爷》中展现了“抢包山”这一广东民间习俗,这也是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桥段。身为第一代成家班成员的王耀说,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完美呈现这一幕努力过。王耀记得,单是那场戏,就有十几个人摔伤住院。
    曾有传言说,此前某医院里有个专门的病房留给成家班,王耀对南方日报记者予以证实:“因为大家进医院的频率比较高,刚出院就又回去了。”在王耀的身上,也留下过很多伤——锁骨断过3次,颈椎裂过1次。这类情况太常见,以致于家人都习惯了。
    “靠拼命来谋生”,在成龙眼里,这本身就是个矛盾的命题,但他始终在矛盾中前行。
    事实上,拍危险的镜头之前,成龙也会退缩,但在摄影机启动的那一刹那,他已然没有了犹豫的余地。“开机前还在想要不要往下跳,但一开机就会立马跳下去,断手断脚?以后再说!”
    做人第一,功夫第二
    参加成家班40周年庆典前一天,曾志伟去《极限挑战》录节目。孙红雷一见到他,就给他鞠了一躬,原因是孙红雷此前看过一段在国内外广泛转载的视频。
    视频中,鲜少在综艺节目里露面的成龙参与了《王牌对王牌》节目的录制,节目组瞒着成龙邀请了成家班从第一代到第八代的成员来到现场。成家班兄弟回忆了和成龙一起出生入死的经历,成龙情绪失控,泪如雨下。
    “孙红雷对我说,节目感动了所有人,他强调说,必须把成家班的精神传递下去。”曾志伟也说,从心底尊重成龙,“从40年前到今天,成家班的精神让我们骄傲,必须要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算起来,成家班获得过海内外的各个国际电影奖项,其中包含8次香港金像奖及6次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动作设计奖。成龙是幸运的,至少他此前受过的伤,对他再拍动作戏没造成太大影响,而他本人也早已功成名就。但据成龙观察,一些动作演员至今要坐轮椅,但没人知道他们;很多特技演员常被区别对待,每个人拿到的工钱都不一样。他对南方日报记者透露,他筹备和倡议了20年的中国特技人协会即将成立,希望借此能保障动作演员的权益,他还有个梦想,就是能在中国成立世界特技人联盟。据了解,成龙还将捐出100万元人民币作为成家班保险基金,后续会继续投入资金,“过去我们这代特技人都靠拼命,现在科技发展了,希望他们以保护自己为前提。”
    成家班负责人何钧对南方日报记者感慨,前辈们是以搏命的精神来拍戏的,现在拍动作戏则要讲究各种保护措施。今年是何钧加入成家班的第17个年头,他曾凭《十二生肖》拿过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动作设计奖。
    “以前拍戏不考虑安全问题,先想着动作能不能完成,怎么去完成我不管。”何钧说,“大概是因为经历过那个阶段,现在会尽最大努力保证人的安全。”
    不管怎么说,成家班拍戏的态度和当下影视圈资深人士所批评的“一些年轻演员不敬业”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包括成龙也曾公开批评过“小鲜肉”,直指某演员耍大牌,武打戏都是别人帮拍的,这位演员只是来拍了几个气喘吁吁的镜头。
    在成龙看来,这样的情况在成家班不会出现:“进成家班第一条就看人品,功夫不行可以练,但学功夫之前要先会做人。”王耀同样表示:“你的本事摆在后面,人品摆第一位,本事再好,人品不好,也进不了成家班。”
    意欲打造更多“成龙”
    近些年,外界有人唱衰华语功夫片,包括成龙本人也难以幸免。去年以来,成龙连续上映了三部成龙式的功夫喜剧:《绝地逃亡》《铁道飞虎》《功夫瑜伽》。这些影片票房都不错,但“廉颇老矣”“吃老本”的声音此起彼伏。
    以武术指导身份参与成龙近几年电影制作的何钧表示也很无奈,他说每次琢磨创意时都很苦恼,“想到一个点子,发现大哥之前的片子已经玩过了”。而正因为这样,才逼着他去想更多新鲜的创意出来,“不能总拿以前的东西来玩”。这需要他随时随地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偶尔看到好玩、新奇的东西,就会想如果是在拍戏,我们怎么去玩这些,而不是等到拍戏时才想这件事。”
    另一方面,面对功夫影片,成龙本人其实显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很多人记得,成龙在宣传《十二生肖》时提到“不想拍动作戏了”,结果后来不断“食言”,转而称“要坚持拍下去”。何钧认为媒体误读了成龙的说法:“他的原话是不拍大量动作戏了,因为整部《十二生肖》从头到尾都是动作,量很大。”何钧的理解是,成龙在减少危险动作戏的拍摄,而从近几年他的新作也能看出,他在尝试更多类型的角色和更新类型的电影,比如监制了两部科幻片《机器之血》《逆时营救》。
    “他一直在尝新,即便动作戏是他的招牌,但他也在不停地寻找新的内容。”何钧说。
    对于功夫片从业者来说,此类电影日渐衰落的现状似乎是个敏感的话题。比如被问到这一问题时,王耀脸上露出一丝不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目前王耀的身份是导演,把更多精力放在文戏的拍摄上。何钧则不认为华语功夫片在走下坡路:“在我看来,功夫片也完成了自己的转型,从古装戏转变到时装戏、现代戏,而且不断有新人加入进来,我们看到的市场是欣欣向荣的。”
    但反过来看成龙的说法,他对外界观点毫不避讳,“我的动作几乎给观众看完了”。他还提到,功夫片越来越难突破,动作演员也越来越少。为此,成龙希望能借成龙艺术中心寻找接班人。
    当天的庆典还有一个环节,即成家班71名成员一起植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成龙说,想把他从师父身上学到的武术精神及“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传承下去。而他更在意的是,想打造下一个“成龙”。
    成龙说,以前很怕有第二个“成龙”出现,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意识到需要更多的动作演员,“不能每次都是李连杰、甄子丹、洪金宝”,“希望能发掘更多动作演员,继续为我们中国的武术电影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