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走出方寸天地才能阅尽大千世界——访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
    95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参加了此次全国文代会。
    作为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秦怡始终追随人民脚步,一辈子在为电影事业奔走。走出方寸天地,才能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这在这位老艺术家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直至2014年,她还自编自演了电影《青海湖畔》,该片以修建青藏铁路为背景,讲述一群气象专家攻克了冻土层难题,使得铁路通车的故事。
    由于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故事,主创需要在当地拍摄取景。可是秦怡90多岁高龄,很多人都劝她不要去,可拗不过她的执着。她饰演的气候工程师梅欣怡,在环境顽劣的高原上一待就是30年,这样的坚守让秦怡想到自己,“我今年95了,别人惊讶这个年纪怎么还在学习。因为活着! 活着的时候不去做,你去遗憾也是白搭。”
    秦怡告诉记者,在高原上,很多年轻的工作人员高原反应很厉害,可自己却没什么感觉,当时大家还很羡慕她越老越硬朗。可殊不知,当她回到上海的家中,这次高原之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慢慢显现———回来后的第三天,秦怡的一条腿突然麻得不能动弹。到医院一查,发现是腔梗。虽然时隔两年,直到今天也没完全好。看来,是工作的兴奋和投入盖过了身体的不适。
    秦怡眼下正在写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上海为背景的剧本———以一对小修女姐妹的故事表现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坚韧不拔。在故事中,她融入了自己妹妹的亲身经历。秦怡希望用这些真实的细节表现,展现那一段历史。
    (本报北京11月30日专电)(黄启哲)
    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访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
    今年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第8次参加全国文代会。会场里,很多与会代表看到她都会热情地围拢过来,与她握手、交谈、合影。尽管已经82岁高龄,女将军仍然英姿飒爽;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她仍然是《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的金环、银环,是《海鹰》里的女民兵连长,是许多英雄的化身。
    是的,英雄。王晓棠说,从上学到参军到开始拍电影,自己最崇拜的就是英雄。也正因为如此,她被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这一段深深打动: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
    “我成长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不光是我,那个时候,拍电影的人,看电影的人,最崇拜的就是英雄。在那样的一种氛围下,一部关于英雄的电影,甚至可以改变人生的走向。”王晓棠这样对记者说。比如1959年国庆献礼片《海鹰》,讲述我军用快艇打沉了敌人军舰的故事。演员全部来自八一电影制片厂,王晓棠在其中扮演女民兵连长,也是快艇艇长的妻子。
    “这就是英雄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鼓舞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时隔多年,今天的王晓棠回忆往事依然感慨。在她看来,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了,渴望英雄、崇拜英雄仍然是人们内心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结。
    不过,要把英雄人物塑造好,要把英雄事迹变成作品,需要真正深入生活。“感动自己当然是第一步,但是感动自己不等于感动观众。要想感动观众,靠的是艺术的真实。艺术工作者必须真正地深入生活。”王晓棠告诉记者,当年为了演好《海鹰》里面的英雄人物,演员们全部下基层锻炼,上快艇,去渔村。
    “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总书记的这些话,实际上是将一个很大很深刻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尤其是对于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事业,需要我们内心强大,才能有定力,有创造力,才能坚持,不会为一时名利动摇。”王晓棠说,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重要讲话,恰恰给了文艺工作者一种巨大的,可以坚持下去的力量。
    (本报北京11月30日专电)(邵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