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代人》汤一介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合影资料图片 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遗作《我们三代人》,记录了作者祖父、父亲与自己三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与传承,被视作中国百年文化学术史的一个缩影。 在书中,作者真诚地面对历史与自我,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汤氏三代人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希望“给世人留下一些真实鲜活的思想和史实”。 而在汤一介夫人、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的解读中,真诚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此书所呈现的重要价值。 知识分子心态史的脉络 读书周刊:有学者认为,《我们三代人》可以说是中国百年文化学术史的一个缩影。此书不仅可使哲学家看到思想,还可使历史学者看到沧桑,使文学家看到文脉,使文化学者看到文明日进……您作为家人和学者,在此书中看到的是什么? 乐黛云:我认为,这本书记载的不单是一段简单的家族历史,它更是一部思想史、精神史、心态史,讲述中国知识分子在一个世纪里思想与情感的变化历程。 作为学者,我首先看到的是它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乡土、对祖国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在去世前一年,汤一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对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因为我爱我的祖国,就必须爱我的祖国的文化。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珍惜自己文化传统的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国家。”那时,他已经病得很严重了。他去世后,这句话被镌刻在墓碑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史的一个重要发展脉络。 读书周刊:这个脉络在汤氏三代人之间是如何延展生长的? 乐黛云:从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那样一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是从汤一介的祖父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 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故步自封,他们三代人恰恰都表现出了对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汤一介写《我们三代人》时,对祖父汤霖最肯定的一点,就是不封闭、不保守,他虽然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却对西方文化很有兴趣。他把汤用彤先生送入新式学堂,让他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汤用彤先生从清华考进留美预备班,到美国留学后,在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重视中、西、印的结合。汤一介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开放,一开始做学问就强调用多元文化的眼光来看世界。 读书周刊:从宏大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百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史、精神史、心态史,但同时这也是一部三代人的生命史、家族史。而您也身在这段家族史之中,真切感受到的是什么? 乐黛云:作为家人,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汤家的宽厚、包容。1952年,我们结婚,就买了点糖、瓜子来招待大家。发表结婚感言时,因为我当时比较革命,张口就说:“我来到了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最重要的就是要警惕自己不要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说完,我才想到两位老人可能会不高兴,但回头一看,他们两个在笑,对我的口无遮拦并不计较。 汤用彤先生晚年在病榻上的时候,常和我聊天,给我很多很深的启发。有一次,他问我,你知道“沉潜”两个字的意思吗?就是要沉得下心,潜下来做学问,不能总是浮于表面。这两个字对我此后治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书之家应有其“家风” 读书周刊:一曲《哀江南》吟诵在三代人不同的时光,成为了汤家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里寄寓着什么? 乐黛云:书的一开始就讲到,汤家对《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和庾信的《哀江南赋》有着独特的情感。这两个作品在汤家流传得非常深远。汤一介祖父就最喜欢吟诵《哀江南》,这首曲所表达的最重要的情感就是亡国之恨。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汤一介父亲小时候,比较木讷,不太会讲话,所以家人就很担心这个孩子不太有才。在他父亲三岁多时,有一天,一个人坐在门槛上,从头到尾学着父亲的腔调吟诵《哀江南》。没人教过他这个,他就凭着听的记忆吟诵了下来。家里人一直偷偷地站在后面听,大吃一惊,这才觉得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读书周刊:一曲《哀江南》其实是让读者看到了一种“家风”的显性存在。 乐黛云:是的。汤用彤先生告诉汤一介,祖父平日爱用湖北黄梅乡音吟诵《哀江南》和《哀江南赋》。而汤一介记得,在抗日战争期间,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父亲用湖北乡音吟诵《哀江南》。 “1942年我在昆明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一日,父亲吟诵庾信《哀江南赋》,并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找出这赋,说:‘也可以读一读。’我读后,并不了解其中意义,他也没有向我说读此赋的意义。”直到两年之后再读此赋,汤一介才体会到其中的丧国之痛,所以,他说“由赋中领悟到,我父亲要告诉我的是,一个诗书之家应有其‘家风’”。 读书周刊:汤家一以贯之的家训是什么? 乐黛云:汤家家训一共16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是出自汤一介祖父汤霖的一幅《颐园老人生日之燕游图》之自序。 在汤一介看来,父亲汤用彤为人为学、立身处事都是谨遵此家训的。比如,汤用彤先生平日除读书、写作外,“不听京戏,不喜欢酒,只抽不贵的香烟,也从不挑吃,常常穿着一件布大褂、一双布鞋,提着夫人做的布书包去上课。” 在我看来,汤一介也是汤家家训的践行者,那是他始终信奉的16个字。 充满学术光芒的大师“朋友圈” 读书周刊:由汤氏三代出发,作者的笔墨也延伸到中国众多文化精英,可谓呈现了一个充满学术光芒的大师“朋友圈”。 乐黛云:这本书也讲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交谊、友情。汤一介以纪实的笔法介绍了父亲与胡适、钱穆、熊十力、吴宓等学者的交往。在汤一介的印象中,父亲与当时的学者大都相处得很好,与朋友相聚论证、论学,从不喜争论,也没什么门户之见。就像书中写的,“钱穆与傅斯年有隙,而我父亲为两人之好友;熊十力与吕澂佛学意见相左,但均为我父亲的相知好友……” 读书周刊: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深厚友谊,也是学术上的彼此支持。 乐黛云:是的,像老一辈学者他们在生活中保持半个多世纪的友谊,在学术上又相互支持,是非常难得。比如,汤一介在书中回忆说,他小时候,吴宓常来家里,“每次总要抱抱我和妹妹,并用他的胡子刺我们的脸玩,我们非常喜欢他,叫他‘大胡子伯伯’……我们的父辈学者都已故去,他们的为人为学有许多方面我们是学不来的。” 所以,《我们三代人》 写了汤氏三代人的故事,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史,还写了国学大师圈里的关系史,这是很有价值的。 真诚是这本书重要的价值 读书周刊:在《我们三代人》中汤一介先生坦诚地面对历史与自己。有评论认为,“汤一介写出了汤用彤的过,写得十分晶莹透亮,不掩盖,不含糊。”回顾一段由个体构筑的中国百年文化学术史,是如何做到这样的晶莹透亮的? 乐黛云:汤一介希望为世人留下一些真实鲜活的思想和史实,留下真实的历史,就必须真诚,不讲假话,经历了什么就讲什么。 在这部知识分子的心态史中,汤一介把父亲作为一个解剖的对象,不粉饰、很直率地写出来。而对自己,他更以力持客观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不回避问题,敢于自我剖析。 读书周刊:真诚,正是《我们三代人》有别于某些粉饰性传记和自传的一个力量。 乐黛云:我说过,真诚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我与汤一介共同生活了60多年,我可以对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作忠实的见证。 读书周刊:在这本记录汤氏三代对中国传统文化守望与传承的书中,三代人之间的代际影响始终贯穿其间。这其中对汤一介先生影响最深的是什么? 乐黛云:对汤一介影响最深的,一个是家国情怀,一个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还有就是文化立国的理念。这三点也是他写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三个重要方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