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之美?为什么要谈教育之美? 想起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类可以看出一粒贝壳的美丽,但是栖息在贝壳里的生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贝壳形成这样的形状是为了给壳内的生命提供最佳生存环境。它的‘美’绝对是与功能相伴而成……”似乎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比喻更能恰切说明教育之美的话了。教育之美就是那枚优雅迷人的贝壳。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不在外表,尽管它的外表也是那么优美:线条柔和,色泽光鲜,是一件无可争议的天然艺术精品,但是贝壳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是为了给壳内的生命提供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教育之美所追求的,就是让一个个生命个体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最佳空间和最优环境。 翻开中外教育史你会发现,自从人类有教育活动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寻求教育的真谛和价值,致力于寻求什么是好的教育,这种寻求其实也可以说就是对教育美的寻求。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暮春时节,当一群春服既成的少年学子,簇拥着那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蔼然长者,从沂水边踏青归来,你一言,我一语,各言其志,其乐融融,写就了教育之美的初始乐章,这一出手,就是一个经典,成了多少杏坛后来人仰慕不已的表率,却也标识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历史高度。不是因为教育没有进步。教育从来就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区,社会进步,教育随之进步;社会停滞,教育也随之保守。和一部气势磅礴的社会进化史如影相随的,是风云激荡的教育变革史;而变革的永恒主题便是,如何让教育的“贝壳”变得更美,让壳内的生命更好地生长。这么说,一点也不显出教育的卑微。教育,不是社会的婢女,但是,教育,无法超越时代。 近百年来,我们的时代被史学家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之大变革也如约而至,而且腾挪跌宕,气象万千。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第一大变,人的地位在教育中空前凸显,民国初年的教育培育出了一大批20世纪的栋梁之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挣脱极左思潮的精神枷锁,为了人的和谐发展再一次成了教育变革的主旋律,使我们有可能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从容的心态,静下心来细数教育,着力于教育这一枚“贝壳”的精心构筑与打磨。历史的进步总是艰难而曲折,教育也是如此。恰恰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这一宏大历史进程中,种种打着“现代”旗号却违背教育规律、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异化”现象也如蔓草般疯长。教育面临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从未有过的阵痛与挑战。于是,教育要回归本原,返璞归真又成了有识之士的呐喊。 教育的本原在哪?教育来自哪里,又将要走向何处?一次次上下求索的结果是:理想的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为那些莘莘学子建造一个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并且十分优美的“贝壳”!不是为了片面地追求形式去眩人耳目,优美的形式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有适合于生命健康成长的功能。教育美也是这样。 也许,我们不需要引经据典地论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学校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是每天带着向往和期待走进校园,怀着微笑和愉快离开学校,还是惴惴不安而来,满腹惆怅而去?也许,我们不一定需要从学理上明白学科的知识价值(真)和审美价值(美)之间血脉相连的逻辑关系,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课堂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意味着什么:是随着我们的导引,走向一个个未知的神秘世界,畅饮知识琼浆的同时,也充分感受知识之美和学科魅力,还是像一头蒙着眼睛的驴,盲目被动地跟着你,机械单调地转着那无休止的一个个圆?还有我们自己,当我们从风华正茂一直到两鬓斑白,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地与粉笔教鞭相伴,不同教育观的人其劳动体验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影响着我们劳动的态度,也制约着我们劳动的情绪,决定着我们的职业是否幸福,是快乐地工作着,还是痛苦地累着?如此看来,我们其实也在建造着我们自己的生命之“壳”,或者说,我们和学生同“壳”。当教育这枚外壳适合学生,也必定适合我们教师;当学生卡在“壳”内不舒服乃至不幸福时,教师工作也绝无职业幸福可言。 教育之历史长河流到今天,泛起悖离教育本质的残渣败叶,那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忘记了教育精神,偏离了教育轨道。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教育管理体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血脉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绝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也绝非仅凭一时意气便能奏效。如果撇开管理体制这些社会性体制性因素,仅从教育教学自身来看,多年来,教育学研究领域似乎有一个重大的空白:教育之美。专家学者研究得不够,广大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也就难免缺少接触教育美的理性认识。一方面,是体制性障碍带来的“硬伤”,一方面是理论匮乏形成的“软肋”,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可以说难免伤痕累累积弊重重,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都被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生活在悖离教育精神和缺乏教育幸福的困窘之中。 如何拯救?出路在哪?在教育体制性障碍一时无法撼动或者说只能是一个渐进改革过程的历史背景下,教育之美至少可以是教育“救赎”的路径之一。如果真的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发现了教育之美,那么,由此出发再往前走,走向对教育的热爱和眷恋,走向对教育的忠诚和信仰,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教育之“壳”是否优美,体制和环境制约作用是显然的,这一点毋庸讳言。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工作的特点赋予教师个体一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局长之于一个地区,校长之于一所学校,班主任之于一个班级,教师之于一个课堂,可供拓展的活动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决定这枚贝壳的全貌,但我们有可能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让这枚贝壳在不同程度上优美一些。譬如高三吧,我说的是重点中学的高三,高考升学硝烟弥漫,但是,还是有一些学校,利用假日,让学生去郊游,去远足,去搞生日庆典,去开诗歌朗诵会……至少在此时此刻,教育之“壳”优雅迷人了一回。 其实,在琐碎而具体的教育生活中,只要我们有心去创造,去发掘,教育之美就在我们身边。而在美丽的“壳”内,你才知道生命该有多美!(节选自《教育美学十讲》 杨斌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4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