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是“十三五”的主要规划,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具刚性的指标要素。五年时间,7017万人口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国际上没有先例!扶贫面临时间节点的考验,执政党的庄严承诺也面临着历史性大考! 王家华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作为目前我国高校中唯一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科研院所带头人,他一直关注我国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并带领他的农业扶贫志愿者团队活跃在扶贫一线。在多年深入边远地区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贫困人口大数据,他写出了《决战2020:拒绝贫困》。该书今年3月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本书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导向明确,立足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决策。 本书在开篇部分回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从“梁家河情怀”到“宁德感悟”的扶贫情怀开始,讲到他十八大以来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深入贫困一线访贫问苦的足迹,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扶贫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22个中西部省(区、市)的一把手与中央签下脱贫攻坚责任书的“军令状”等等扶贫政策一个个出台的具体细节,说明扶贫攻坚已上升到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的新高度,显示了中国政府扶贫攻坚的巨大决心。 二、视野开阔,阐释消除贫困的世界经验。 本书既阐述全球化之后世界范围内中等收入国家贫困人口比重逐渐加大的趋势,阐述国际扶贫攻坚的艰巨性和紧迫感,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做主旨发言时所说的,“未来十五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是减贫发展的关键时期”。本书还结合英美日等世界发达国家反贫减贫的经验,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何解决贫困的案例,如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农庄建设模式,介绍他们成功的发展经验,进而探讨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思维与路径。作者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为贫困人口基数太大,我们还是要以政府为主导,这是中国特色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各地要将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作者认为,十八大以来,扶贫成效显著,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扶贫开发机制的不断创新,如精准扶贫,“五级联动”,全社会参与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办法具体,详述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导。 作者既是扶贫战略的研究者,还是亲力亲为的具体实践者。他从国家政策与扶贫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在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精准扶贫方面,提出各项经过实践检验的具体措施。考虑到未来贫困村的长远发展,作者认为中国农村发展,关键是建设集产业、项目、政策资金、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元素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统,为此要重点推行“千县万乡百万农庄计划、小康学院孵化人才计划、万亿政策金融支持计划、消费扶贫社会行动计划”。为盘活既有扶贫资源、撬动扶贫开发难点、努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战略末端方向,作者还着重阐述了用活“帽子戏法”、傍“大款”、培育“卖货郎”、搭建“田盒子”平台等扶贫着力点。 作者特别强调,扶贫不是施舍,是建立在人格平等之上的帮助,让贫困人群人格有力量,心中有希望;扶贫不再是常扶常贫的旧态,需要各种措施“多管齐下”,核心目的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达到稳定脱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