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自然的接近和融合,是一切科学发现的开始和可能收获的开头。钟兆云的长篇报告文学,用林占熺教授“中国草”的发现发明经历和伟大成果,再次见证和说明了这样的现实规律。...
故乡南太行乡村堪称杨献平最重要的写作资源。2014年出版的《生死故乡》就集中表达了他深情回望故乡而生发的诸多反思,其中所呈现的厚重、结实而意蕴深远的抒情力量,令人印象深...
马笑泉的中篇小说集《对河》,收录了四篇作品,集中关注县城青年的喜怒哀乐和所思所想,书写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小说观察生活细致入微,文笔流畅,给人以极好的阅读体...
【读书者说】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是最为隆重的节日。中国春节的人文魅力已经影响世界,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中...
《故乡慢慢明亮》杨献平/著,工人出版社 故乡南太行乡村堪称杨献平最重要的写作资源。2014年出版的《生死故乡》就集中表达了他深情回望故乡而生发的诸多反思,其中所呈现的厚重...
《溯源中华文明》王 巍 等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中华文明拥有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犹如一条璀璨的河流,从远古时...
如今的可可托海山清水秀,百姓生活怡然自得。光明图片/IC PHOTO 新疆是作家丰收的精神原乡,大漠、绿洲、荒原等地理空间皆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立足这片沃土,他创作了一系列...
“谈中国与西方文学的互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欧洲文学,但美国文学的影响一样源远流长。”这是王德威先生为呂周聚新著《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三联书店2023年)所写序言的...
作家杨献平这些年一直工作在成都,但他的文学世界长期与南太行故乡保持着无限深情的亲密联系,这又使他成为太行山作家群里的一个外地游子。尽管这样的地理身份在很多作家身上...
史若岸的这两篇小说,都是以北京为背景,都是关于“梦”,是北漂生活中的两场“梦”。不过,《看海》中的“梦”是真梦。《失落之城》中的“梦”是幻想,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白...
心灵是诗人的原乡。被诗歌记录的心灵,会在语言中留下轨迹,可以内视精微,可以包容万物,也可以在想象与眺望中,抚慰躁动的时光,给予诗歌无限的意蕴。在诗人的世界里,心灵...
《证明》是一个意绪略显复杂的文本,乡土的现实题材,乡人乡语的琐事,父与子的只言片语,却涌动着属于沉默者的喧嚣。生活的横截面平展在文字的显微镜下,静默中聆听命运撬动...
正如多年前陈建功先生所说的那样:“刘仁前笔下静静流淌而出的,大抵是乡情。如梦如幻,如丝如缕。”陈建功先生当初的这段话是用来评价刘仁前的小说创作的,而这种乡情,如今...
2023年8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刘亮程的《本巴》赫然在列,这让学界与文坛多少有些意外,毕竟一直以来,茅盾文学奖的美学标准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内容往往涉及百年民...
由作家李浩主编的文学作品集《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收录26位当代写作者关于春节的讲述。书中不乏旧作,但更多是作家们应编者...
刘心武先生的文字耐读,不只在于他多年雕琢文字养成的功力,而更多在于他洞察世事与人情的一双慧眼。无论文学圈、亲情圈、社会圈,都在他的笔下,成为生动灵光的叙述与描画。...
《思南文学选刊》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综合类双月文学选刊。杂志全面关注中文世界的文学创作、翻译和研究,是一本针对汉语文学的综合性选刊,内容包括《叙事》《诗歌...
作为一名青年作家,李一默的创作多以县城为背景,不仅描摹县城这个连接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的真实样貌,更善于把握生活于其中的各色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李一默始终以...
能够在七十年后再次发现、确认一位经典作家的长篇小说作品,并且将之校订后发表,这显然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幸事。柳青,一位在最近十年被高频率提及、热议、讨论的作家,一...
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常人”,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主要是成为社会和时代的镜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描绘的“常人”指向“无此人”,因为这样的人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