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论] 《听漏》:谛听历史和现实的秘密真相 2024-07-17
刘醒龙的长篇新作《听漏》是他的“青铜重器系列之二”,“之一”是出版于2014年的《蟠虺》。由于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及其角色身份设定大致相同,二者在故事和主题上的承续关系是明...
[作品评论] 凝视与朔望:个体生命的漫长旅程 ——简说周黎明诗集《余生》 2024-07-17
周黎明是一位常年生活在上海,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语境变徙,且颇富诗意情怀的多文体写作者,擅长诗歌、散文、剧本及歌词等体裁的文学创作。他最为看重的诗歌作品曾经入...
[作品评论] 《廖崩嗒佩合唱团》:“乘着歌声的翅膀” 2024-07-17
肖勤《廖崩嗒佩合唱团》的故事发生在大山里一个偏僻的苗族村寨“美达寨”。因为山路崎岖难行,村民生活拮据,这里的女孩们上完小学便全部辍学回家,几乎没有去镇上继续念中学...
[作品评论] 从“山地客家”到“滨海客家” ——评《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2024-07-17
深圳,这座昔日的边陲小镇,如今已崛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其背后的历史长河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滨海客家奋斗史。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带着梦想和信念,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
[作品评论] 《云落》:语言的能量与正当的生活 2024-07-17
35万字的《云落图》(1),内含无数对话与行动,让我们看到伦理层面的道德,这种道德由云落人(尤其是云落女人们)的心灵力量实现,而心灵力量又通过自然之美、食物之美、性事...
[作品评论] 人间滋味与当代性重置——田耳和他的小说 2024-07-17
一 叙述者 稍微多读几个田耳的作品,就能意识到他小说中鲜明的叙述者形象。 形象鲜明,并不是说叙述者态度明朗、表现强势,人物只能按照他的意志展示单一性格。毋宁说,这个叙...
[作品评论] 《乡村新物语》:为精神“还乡”保留一席之地 2024-07-17
在AI时代进行乡村写作,这是诗人吕煊的一种勇气。在这个走得飞快的时代里,吕煊用自己的慢,在进行某种负隅顽抗。吕煊用自己的笔触,让人觉得汉语还需要乡村,人类的精神世界...
[作品评论] 文化在传承中永生 ——读《传承:〈世纪〉杂志文化专题选编》 2024-07-17
我常常说,文化传统是一道水流,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水底的石头,传统的水流浸漫我们,滋润我们,又带走了我们生命中的信息,传布开去。这话是我在退休前给学生上现代文学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