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坛聚焦]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2021-07-12

    摘要: 《春秋》“大一统”观在秦汉时期的再度彰显,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心向背和历史发展大势。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此一问题展开论述:一是追溯《春秋》“大一统”观的思想...

  • [古代文学]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2021-07-12

    摘要: 《春秋》“大一统”观在秦汉时期的再度彰显,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心向背和历史发展大势。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此一问题展开论述:一是追溯《春秋》“大一统”观的思想...

  • [古代文学] 樊英民:读《海岳双栖》札记三则 2021-07-12

    《海岳双栖——朱复戡诗文选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出版)集中了一批朱老的诗文,包括一些书札、题跋、随感之类,于深入了解其人生及艺术,颇为有助。读后偶有所得,辄随笔...

  • [古代文学] 王蒙:二二 林黛玉的应景文学 2021-07-12

    元妃省亲,见到美丽的大观园和众姐妹及宝玉,“凤”心大悦,乃命诸妹各题一匾一诗,命宝玉为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各题一首五言绝句。 于是黛玉搞起了歌功颂德的遵...

  • [古代文学] 王蒙:二四 李嬷嬷 吃酥酪 2021-07-12

    李嬷嬷是宝玉的奶妈,用她的话说是:“我的血变的奶,(宝玉)吃的长这么大……”她很居功自傲,念念不忘地吃老本。 宝玉给袭人留了酥酪(奶酪),被她看到了拿来便吃,受到小...

  • [古代文学] 王蒙:二三 说不清的贵妃元春 2021-07-12

    一部《红楼梦》,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堪称极致的盛大繁华场面当推元妃省亲。前边不久同样排场的是秦可卿的丧事,但毕竟只是丧事,丧事后边还颇有丑闻,颇有蹊跷,无法与省亲...

  • [古代文学] 王蒙:二六 磨牙 2021-07-12

    读《红》,常常觉得听到了众人物的声口,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袭人说话,透着一种向主流价值观念的靠拢,应该是低声下气却又原则性十足的,自觉的有目的的发言。她借着回了一...

  • [古代文学] 王蒙:二五 宝玉黛玉在床上 2021-07-12

    对于小说家来说,人的本质是个性;而对于商家来说,人的本质可能是消费者、顾客;对于银行家来说,人的本质是财产特别是货币的拥有者;那么对于政治家来说,人的本质是政治选...

  •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1-07-12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 [观点·对话·访谈] 董正存:“见”的全称量化用法及其产生 2021-07-12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见”可以对论域内的个体成员进行量化限定,具有分配性功能。“见”发展出量化限定功能,或许可能与构式有关,最密切的当属由动词“见”与“就”类关联副...

  •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1-07-12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 [观点·对话·访谈] 董正存:“见”的全称量化用法及其产生 2021-07-12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见”可以对论域内的个体成员进行量化限定,具有分配性功能。“见”发展出量化限定功能,或许可能与构式有关,最密切的当属由动词“见”与“就”类关联副...

  • [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1-07-12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 [文坛聚焦]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范式建构三题 2021-07-09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40年,中国文学理论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中,在汲纳西方理论资源的过程中,走着中国特色的理论建构之路,并且已形成范畴、命题、方法、视域、阐释域、问...

  • [文艺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 2021-07-09

    内容提要: 本期《现代语言季刊》中有关“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论述,其作者都认为需要发展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论。王宁关注让·保罗·萨特、雅克·德里达和阿兰·巴迪欧...

  • [文艺理论] 自然物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 2021-07-09

    内容提要: 自然物之喻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一种譬喻方式,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自然物喻文有着内在的学理依据,它与中国文学的发生论、中国美学传统、中国哲学的认识论与生...

  • [文艺理论] 及物批评亟待重返现场 2021-07-09

    内容提要: 当下文艺批评常与创作脱节,凸显了批评必须及物的重要性。好的批评家必须有洞察的本能和介入的意识,以时刻准备出发或已在途中的姿态,投身到变动不居的创作大潮中...

  •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1-07-09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1-07-09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 [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1-07-09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