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贾樟柯:我对表现当代有不吐不快的内驱力 2019-05-24
在贾樟柯的构想里,这部纪录片会形成这几十年,一个文学与个人生活交织在一起的丰富图景。 坐在汾阳贾家庄种子影院三层走廊的沙发上,等贾樟柯导演到来,我像是经历了一次种子...
[访谈] 杨好《黑色小说》:用冷调小说反叛自身 2019-05-24
小说家如何写小说的?追寻写出“完美小说”的结果是什么?两个英国留学生——热爱文学的医科男生M和艺术史女生W,在探寻汉密尔顿家族秘密的过程中,偶然产生联结并不断陷入回...
[访谈] 越南作家保宁:如果我不曾扛枪打仗,肯定不会从事写作 2019-05-24
作为越南的国宝级作家,保宁有些特立独行。他深居简出,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也很少与同行或读者互动。“我只跟大约十来个作家和诗人有比较亲近的关系,但跟他们也只是...
[访谈] 林东林:散文是一种被我们严重误解的文体——关于《人山人海》的专访 2019-05-23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年3月出版 ■编者按 散文是一种边界分类不清晰、文体色彩不强烈的文体,也是一种似乎谁都可以写的文体。可能正因为如此,与小说、诗歌、剧本等相比,散文...
[访谈] 马未都:斜杠老年的意趣人生 2019-05-23
马未都是当之无愧的“斜杠老年”,他的身份包括但不限于文学编辑、电视剧制作人、古董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文博界网红…… 马未都精准的“踩点”能力曾被多次提及,大家津...
[访谈] 欧阳江河:从乡村出发,把吕梁文学季办成“文学家的节日” 2019-05-23
我们希望它是作家评出来的,就是同行评出的一个文学奖。——首届“吕梁文学季”文学总监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和贾樟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一个是享誉国际的著名诗人,一个是获...
[访谈] 何子英、李修文:能够鼓励作家的纯文学奖项多多益善 2019-05-23
《长江文艺》是湖北省作家协会的会刊,也是中国15家文学创作类核心期刊之一,该刊于1949年6月创刊,今年即将迎来创刊七十周年的大庆。与此同时,该刊主办的《长江文艺》文学双年...
[访谈] 李修文vs杨晓澜: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2019-05-22
李修文:1975年生人,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中短篇小说集《浮草传》、《闲花落》及散文集《山河袈裟》等,曾获鲁迅文学奖、春天文学...
[访谈] 我的创作充满了理想主义,我对未来和世界充满美好的预期,保持愉悦,永不失 2019-05-22
《战国红》,滕贞甫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19年3月第一版,45.00元 对文坛来说,滕贞甫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说熟悉,是因为他早在1978年就开始从事诗歌创作,80年代曾创作了一...
[访谈] 《收获》主编程永新:作家的知音和提衣人 2019-05-22
程永新 寻找中国故事 何 平:最近你的《一个人的文学史》时隔11年后再版,你也知道我们的文学史很少谈编辑,谈到文学期刊也往往是某年某月发表了哪个作家的哪部作品,更不要说...
[访谈] 韩少功谈《修改过程》:我对八十年代既有怀念,也有怀疑 2019-05-21
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报告政府》,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日夜书》,长篇散文...
[访谈] 奋进时代呼唤诗词创造 2019-05-21
主持人:胡妍妍(本报编辑) 对话人:谢冕(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 吉狄马加(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范致行(诗歌爱好者、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创办人) 核心...
[访谈] 三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百多年过去了,尼采那些关于教育 2019-05-21
手记 4月26日晚,朝阳区某潮流商街,闪亮的品牌店和放松的购物者沉浸在悠闲中,一切,如往常一样。 这个夜晚,商街一家咖啡馆里,一场关涉哲学的对话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对谈的...
[访谈] 李朝润:扎扎实实地记录这个时代 2019-05-21
现代快报讯在今年4月23日举行的第15届江苏读书节开幕式上,配乐诗朗诵《书香礼赞》作为启动仪式举行前的压轴节目惊艳亮相。该篇诗作出自著名诗人、词作家李朝润之手。就在同一...
[访谈] 韩松:科幻逼近真实的每天12个小时 2019-05-21
很多人问韩松,是否当了记者,写科幻更好? 对于这样的问题,韩松常这么回答," 我也想问刘慈欣,电工这份工作哪方面促进了他的科幻?" 在他看来,写科幻的,都是与生俱来的一...
[访谈] 伟大就体现在艰难曲折里——访《战上海》作者刘统 2019-05-20
《战上海》作者刘统 70年前的今天,共产党的军队已经打到上海郊县,上海即将迎来解放。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这群没有城市管理和经济...
[访谈] 15年来序跋文章结集 坐卧之间有山林之思
马未都 从《小文65》说起 2019-05-20
马未都散文集《小文65》日前由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该书精选了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近15年来所写的序跋文章共65篇。 在19日下午于西西弗书店北京...
[访谈] 中国书院如何影响亚洲文明 2019-05-20
游客在位于湖南永州道县的濂溪书院参观。新华社发 游客在江西上饶铅山县鹅湖书院旅游观光。卓忠伟摄/光明图片 邓洪波 郭红松绘 丁淳佑 郭红松绘 鹤成久章 郭红松绘 戴彼得 郭红松...
[访谈] 金冲及:镌刻历史 融入时代 2019-05-20
资料图片 本文作者程冠军采访金冲及(右)。资料图片 学人小传 金冲及,1930年生于上海,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中国近代史学者,...
[访谈] 计文君:化城之喻 2019-05-20
计文君,1973年生于河南。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出版有小说集《帅旦》《剔红》《窑变》《白头吟》等,作品曾获人民文学奖、杜甫文学奖等奖项。2012年获博士学位,专著《谁是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