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席慕蓉:旁观者、旁听者和亲历者 2019-09-17
借《我给记忆命名》出版,见到了席慕蓉女士。说是一场小型记者问答会,更像是中秋节前一次愉快的下午茶。在席慕蓉下榻的酒店,几人围坐,伴着人文社出品的精致月饼,完成了动...
[访谈] 汤素兰:让现实“照进”童话——专访民进省委副主委、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 2019-09-17
到现在为止,汤素兰已经写作出版60多部童话故事,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作品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走...
[访谈] 叶兆言:只要有一口气,我还会写下去 2019-09-16
“人生一世,学什么专业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干成了什么更重要。”著名作家叶兆言在《陈年旧事》中的一段话,寥寥数语,却被不少读者津津乐道。 中等身材、极短的头发,脸上...
[访谈] 徐怀中:九十岁再出发 2019-09-16
徐怀中近影 徐怀中和夫人 1956年在昆明写作 1954年,25岁的徐怀中发表了处女作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自此,他在文学的高原锲而不舍地跋涉,1980年短篇小说《西线轶事》以九万余...
[访谈] 梁晓声:我写小说的初心,是希望给年轻人补上一课 2019-09-16
梁晓声 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
[访谈] 《老酒馆》热播 编剧高满堂谈创作历程
写父辈故事 越写越有精神头 2019-09-16
如果说《闯关东》是一部前传,带来对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移民潮的探究与思考;那么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老酒馆》则是高满堂历经十年岁月沉淀后,将中国人内心深处“家国同...
[访谈] 张洪仪谈阿拉伯文学 2019-09-16
张洪仪,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语系主任、阿拉伯语系主任。2019年初,她作为设奖十二年来第一位中国籍评委前往...
[访谈] 马原:希望我的小说三百年以后还有人看 2019-09-13
马原从沙发椅上弯下腰,在近处拽过来一张脚凳,身子在椅子里躺稳当后,就把双腿搁上脚凳。小腿上隐伏的静脉曲张,有着不同于城市中人的质感,也像是勾勒出了山川河流的样貌。...
[访谈] 班宇:我的个人声音,是爱的多重奏,老狠了 2019-09-13
班宇出生于80年代,沈阳人,豆瓣ID叫“坦克手贝吉塔”。写了十多年乐评,也写小说,但早年的小说没有拿出来示人,“电脑坏了,开不了机” 。 第一本短篇集《冬泳》收了他的七个...
[访谈] 温亚军:从初中辍学生到著名作家、出版社副社长 2019-09-13
从初中未毕业的农村娃,成长为发表400多万字作品、获鲁迅文学奖、柳青文学奖等大奖的著名作家,再成长为人民武警出版社副社长,这是怎样的一种成长?难道他是自带主角光环的影...
[访谈] 张楚:关乎性情,更关乎情怀 2019-09-13
张楚,1974年生,河北唐山人,文坛“河北四侠”之一。著有小说集《樱桃记》《七根孔雀羽毛》《夜是怎样黑下来的》《野象小姐》《在云落》《梵高的火柴》《夏朗的望远镜》等。曾...
[访谈] 关于方言与写作的对话 2019-09-13
方言产生于文学语言之前 范墩子:野水老师,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吧。一直想和您探讨文学中方言运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在您的写作中,方言用得多吗? 野 水: 墩子好...
[访谈] 陈彦:《主角》是一部秦腔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2019-09-11
陈彦的《主角》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从放羊娃磨炼成名角儿的人生历程,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个人的机遇沉浮、秦腔的兴衰变迁和社会的沧桑巨变在书中娓娓道来。 获奖后,陈...
[访谈] 柳营vs凌岚:女性独立,甘之如饴的写作与无根的时代 2019-09-11
柳营:小说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浙江龙游。著有长篇小说《阿布》《小天堂》《淡如肉色》《我之深处》,中短篇小说集《阁楼》《蘑菇好滋味》等。作品被译成英、日、意、法...
[访谈] 梁晓声:眼睛望向更多他者 2019-09-11
梁晓声在看书稿。本报记者 陈海波摄/光明图片 【走近文艺家】 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他,已不想向别人证明什么。这位勤勤恳恳地做着“拾遗补阙”之事的老人,早已不关心市场和稿...
[访谈] 彭长城和汪泉央广对谈《随风而逝》 2019-09-1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马宗武 访谈嘉宾:汪泉 彭长城 时间:2019年8月19日21:00-22:00 主持人小马老师:今晚带来汪泉老师的长篇小说《随风而逝》是一部现实题材小说。 汪泉老师:...
[访谈] 诗歌语言与时代精神生活——舒婷、于坚、陈仲义、树才、吕约对谈 2019-09-11
编者按: “十月文学馆·丽江古城”,由北京十月文学院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携手共建,为“十月作家居住地·丽江古城”本部。它是北京“十月”文学品牌在海内外设...
[访谈] 黑鹤:用作品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2019-09-10
作者供图 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如果离开城市,其实仍然还有荒野,在荒野之中,人类和其他的生灵是可以和谐共处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1975年6月出生,蒙...
[访谈] 宋家宏:我与文学评论 2019-09-10
曹斌:您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发表作品,写作初期,受到那些方面的影响? 宋家宏: 我的写作主要是文学评论,这种文体主要还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它和创作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创...
[访谈] 往低去要穿越大千世界,向高走要抵达辽远星空——这也是典型的摩羯座心态: 2019-09-10
8月16日上午,徐则臣正在上海一家酒店的小餐厅里,为他的新书《从一个蛋开始》接受媒体专访,中途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消息传来,一个个电话轰炸而至,他没有接听,手机放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