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学术争鸣] 顺势而就 风鹏正举——2012年报告文学创作述评 2017-10-29

    2012年的报告文学创作,给予我的感觉,不是冷清和呆滞,不是无声和沉闷,而是复苏拔节、强势生长。 每当面对一年的报告文学时,总有一种难以归纳类别的困难。因为,虽然很多报...

  • [学术争鸣] 因莫言获奖而想起鲁迅的一些话 2017-10-29

    ■当代中国文学是否超过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是否真的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的答案很简单:包括莫言在内的中国当代作家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如果要在整体上与现代作...

  • [学术争鸣] 新媒体:能有何种文化担当? 2017-10-29

    ●今天我们面对两个新局面:一是新媒体,尤其是在线媒体不断侵蚀纸面媒体的时代,二是媒体产业化,这是一个面对市场办媒体的时代。 ●市场不会压抑思想,相反市场常常给思想很...

  • [学术争鸣] 重建文学批评价值体系 2017-10-29

    近几年,在谈论文学时,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问题最终都要牵扯出或归结到文学的价值尺度问题。比如,如何评估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和不足?如何重构文学史?如何遴选...

  • [学术争鸣] 批评的矛盾与理论的误区——兼与唐小林商榷 2017-10-29

    《文学报》2012年11月29日所发的唐小林对陈晓明博士的文艺批评的批评即《评论家的“矛”与“盾”》一文,虽然尖锐地指出了陈博士文艺批评的矛盾,但却没有深入地挖掘这种文艺批...

  • [学术争鸣] 期待破网而出,原创仍需发力——2012年网络文学综述 2017-10-29

    2012年网络文学总体发展均衡,各大文学网站进一步细分类型,类似于传统文学期刊中选刊的小说搜索引擎,在阅读竞争中逐渐显现出优势,但网络文学原创却显示出动力不足的迹象。...

  • [学术争鸣]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2017-10-29

    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

  • [学术争鸣] 何必从鸡蛋里挑骨头——与石华鹏、唐小林商榷 2017-10-29

    2010年底贾平凹推出的 《古炉》令我很失望,它是分两期连载,我读了前一期,就没再买后一期,但我仍然关注着他,我相信贾平凹还是有才气的,只要认真写,还会有好作品出现,果然...

  • [学术争鸣] 《清华大学学报》刊发长文“韩寒神话”惹争议 韩寒的成名史,是一部当代英 2017-10-29

    《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罕见地刊发中国社科院施爱东博士5万字的长文《韩寒神话的史诗母题》,将韩寒挑战应试教育、当代文坛、社会政治,以及与对手的网战、与女性的关系,...

  • [学术争鸣] 还《带灯》客观的批评——与石华鹏、唐小林商榷 2017-10-29

    《文学报·新批评》 已成为了备受文艺界密切关注的栏目,发表了不少精彩的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文章。近读2013年2月21日刊载的石华鹏的 《〈带灯〉:一部没有骨头的小说》和唐小林的...

  • [学术争鸣] 《带灯》面面观 2017-10-29

    ■看完《带灯》之后,读者要问的是贾平凹此次艺术上的突破在哪里?明清品味抑或两汉品格真如作者说的那样,他在努力转身。遗憾的是,转身这个动作,也许还只是在意识里。 ■《...

  • [学术争鸣] 不可随意设置文学批评的框框 2017-10-29

    中国当代社会对作家创作是相当宽容的。但是,与作家这种比较充分的创作自由相比,文学批评家的批评自由却不是很充分的,至少存在着一些或明或暗的框框,譬如不应为批评而批评...

  • [学术争鸣] 文学批评真正要面对的是什么 2017-10-29

    文学批评真正要面对的是什么?有论者认为,批评真正要面对的是,个人偏好与政治偏向之外的文学共识平台上的本体研究。 我基本同意这种观点,但是坐下来仔细想一想,觉得其中的...

  • [学术争鸣] 文艺批评家的自我批评不可或缺 2017-10-29

    在2013年5月15日《文艺报》上,资深文艺批评家李希凡接受了孙伟科的访谈。在这篇访谈中,李希凡在回顾自己大半个世纪文艺批评的风云时,既没有像有些文艺批评家那样彻底否定自己...

  • [学术争鸣] 论文学的审美愉悦性 2017-10-29

    文学作品所以获得人们的广泛阅读与欣赏,具有本质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创造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文学的寿命与艺术美的创造分不开。文学艺术正因自身的美的特征使它能够满足...

  • [学术争鸣] 学术研究同样有一个“为了谁”的问题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10-29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楼召开的,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1943年10月19日,为纪念鲁迅逝世7周年,《解放日报》正式公开发表了《在...

  • [学术争鸣] 关于文学批评的尺度 2017-10-29

    文学批评不能单是跟踪新作家新作品的“新闻报道”。既然是“批评”,也就并不是只讲“新事”,或对文学新信息、新现象的文学时评。它还有责任在既有文学史基础上“接着说”—...

  • [学术争鸣] 批评家要有关注现实的热情与自觉 2017-10-29

    如何切实增强文艺批评的有效性,是作家、评论家们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近日在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评论家(以青年评论家为主)围绕新视野中的...

  • [学术争鸣] 我对批评的七条看法 2017-10-29

    这是我第二次获得“新批评”的“优秀论文奖”。虽然受之有愧,但也还是高兴。说受之有愧,是因为我的文章写得“像火腿一样老实”,实在缺乏足以使读者醍醐灌顶的“慧力”,也...

  • [学术争鸣] 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迷思 2017-10-29

    在西方强势思潮的裹挟下,后现代主义成为一种文学时尚。比如将历史碎片化,将崇高解构,将意义平面化等等。人们趋新求变的心理可以理解,但这种思潮认知背景却是惟西方马首是...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