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英美文学] 寓意叙事中的宗教之战 2017-10-29

    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 谷裕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读完谷裕博士的《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我才真切体会到,自己在学习德语文学的途中走过多长弯...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从孙悟空和猪八戒身上看崇高与滑稽之美 2017-10-29

    俳谐,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特色之一。由于古人提倡“诗庄”的缘故,在唐代以后俳谐主要是体现在戏曲小说中。金末元初的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曲学虚荒小说欺,俳...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水泊梁山:农民理想的构筑和义理道德的深化 2017-10-29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想象力和高度创造力的民族。对于理想世界和理想境界的想象、构筑,是我们民族创造性心理的重要内容。这种社会理想的构筑,可以《礼记·礼运》的所谓大同世界...

  • [英美文学] 当我们谈论卡佛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7-10-29

    某日醒来,如厕阅报见卡佛,浏览网站见卡佛,开信箱收来刊又见卡佛,开个车听电台,居然还是卡佛。这个已逝的,一生悲苦、满面愁容,惯常以工业牛仔形象示人的美利坚大叔仿佛...

  • [英美文学] 中国的侠客非西方的侦探 2017-10-29

    伴随着近几年外国侦探小说在内地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一些中国的传统和侦探小说联系起来。曾经有媒体约我写一篇文章,论证西方的侦探小说是起源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二000年《三国演义》研究综述 2017-10-29

    2000年《三国演义》研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山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5月9日至12日在安徽芜湖成...

  • [英美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 2017-10-29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 北京市俄罗斯思想论坛专题研讨—— 4月18日,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性”为主题的北京市俄罗斯思想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首都十余所等高校和...

  • [明四大奇书研究] 不知裴松之,难谈罗贯中 2017-10-29

    关于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物,陈寿的《三国志》都为之立了很生动的传,虽然还不可能像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这些历史...

  • [英美文学] 霍金父女的科幻新作 2017-10-29

    《乔治的宇宙:寻宝记》,[英]露西·霍金、[英]史蒂芬·霍金著,杜欣欣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38.00元 当代最伟大的引力物理学家霍金对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理 论物...

  • [明四大奇书研究] 《水浒传》与中国绿林文化 --兼谈墨家思想对绿林文化的影响 2017-10-29

    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部分,恐怕不会有多少人反对;但如果要用“儒墨互补”来对这两种文化的并存进行解释的话,那疑惑或反对者则会大有人在。因为人们已经习...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桃园结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2017-10-29

    民间所言“桃园结义”,不见诸史料却是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一回用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这样的回目,来昭示刘备、关羽、张飞非血缘关系的三兄弟真...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诸葛亮艺术形象的本质和灵魂 ——谈《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决策活动的描写 2017-10-29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小说所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军师型”的艺术形象,毛宗岗所谓“《三国志》中第一妙人”(《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回评)是也。诸葛亮之“妙”,究竟妙在哪里?通...

  • [英美文学] 柯伦泰和苏联的性文学 2017-10-29

    苏联女作家、政治活动家柯伦泰(A.коллонтай,1872~1952)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却因她写革命的恋爱道德与题材的小说译介到中国而名噪一时,成为...

  • [英美文学] 读书报专访帕慕克 2017-10-29

    奥尔罕·帕慕克/摄影:康慨 57岁的土耳其大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谭益芳人文教授奥尔罕·帕慕克上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通过电 话,接受了读书报记者的独...

  • [明四大奇书研究] 破解赤壁之战三方谋士的攻守同盟 2017-10-29

    "赤壁之战"有很多种版本,笔者认为罗贯中的创作最为复杂、深刻,个中是非曲直、情理逻辑至今让人匪夷所思。比如转战了大半个中国的曹操为何突然放弃武力方式而相信劝降?青年才...

  • [明四大奇书研究] 论《水浒传》荒诞的审美特质 2017-10-29

    所谓“荒诞”,在汉语里本意为漫无边际,后引申为虚妄不可信,即光怪离奇,违反常态。荒诞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发端于人类童年时代,依附于神话、寓言和神怪小说发展起来,其特...

  • [英美文学] 翻译与误读——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2017-10-29

    人类离不开一个交流的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其实都是在本民族传统上融合、消化外民族文化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译介(不管何种形式)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行为之一...

  • [明四大奇书研究] 现实精神·浪漫情调·传奇色彩——论《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 2017-10-29

    关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许多学界同仁可能认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题目,似乎不必再作探讨。实则不然,在这个问题上不仅分歧不少,而且误解、曲解颇多,确有深入研...

  • [英美文学] 评论应该怎么写——读多克特罗《创造灵魂的人》 2017-10-29

    埃德加·劳伦斯·多克特罗(E.L.Doctorow)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被冠以后现代主义作家之名,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 多克特罗193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其父为俄国犹太人后...

  • [英美文学] 陈舜臣:中国历史小说的巨匠 2017-10-29

    陈舜臣这个名字,喜爱中国历史的读者不应该遗漏。陈舜臣和司马辽太郎是日本当代最重要的两位历史小说家,同以日本历史为素材的司马辽太郎相比,陈舜臣的历史小说基本以中国历...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