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文学艺术》一书的编者引言。这本书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中的最新编译成果,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编纂本书是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学...
立足于对先秦至宋元时期各体各类诗歌文本内部抒情与叙事关系的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我们尝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重新总结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内在艺术规律,形成了一些不...
中国古代文章文体蔚为大观,除了广义指涉的诗、词、曲、赋等“纯文学”文体,还包含章表奏议、诏策檄移之类的公牍文,书信笺记之类的书牍文,颂赞祝盟、封禅之类的祭祀文,诔...
明代是古典诗论在系统化与理论化进程中渐趋成熟的时期,有关诗之“声”的讨论,亦逐步明晰。学界对诗之声已有较为深入的考察,有关诗乐关系、古近体诗的声律规则以及声音与意...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
新媒介时代如何看待文学的出路 早在改革开放伊始,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就被译介到中国,成为畅销书。这部“未来学”著作当时断言,人类社会在经历数千年的...
小说如一个时间的容器,蕴含故事和人物活动的时光在文字中慢慢流逝。但小说又不同于沙漏,沙漏记录的时光,永远以不变的节奏,不紧不慢地滴落。小说家无法脱离时间、超越时间...
很多年前,女儿大概四岁,我领着她买童书,在街上看到一位穿着灰色僧袍的尼姑,她惊奇地说:“世界上真的有尼姑呀!”两三岁的时候,她就问过类似的问题,比如“世界上真的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在文学批评和研究当中,细节不仅指静态的“描写”,也包含动态的“叙述”,甚至是一个语词、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
学界一般简称“《文心雕龙》学”为“龙学”。在现代学术史上,关于一本书的研究被称为“某某学”的委实不多,而“龙学”就是其中长盛不衰的专门之学。在20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现...
内容提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论断。毛泽东之前,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没有明确...
摘 要:中国古文论研究中史料存量与理论阐释存在失衡情况,其中有关文学形式讨论的被忽视,更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古文论中依门、势、格、法等名目,就各体文类声韵、格律、体...
人若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续不断的 信仰,便不能活下去,而无论这种不可摧毁的东西 还是持续不断的信仰,都可能是长久潜伏着的。 ——卡夫卡 1 阅读一位作家研究另...
【内容提要】 开会书写是“社会主义文学”文本内部值得详加研读的重要现象。在目标层面,社会主义文学的开会书写,主张“在咱们自己的会上给自己讲话”,使得民众、干部与党组...
内容提要:“文以载道”传统文艺观的基本立场是强调文艺的社会价值和政治导向,最终达成审美与道德的合一。中国共产党文艺观肯定文艺的政治导向与审美导向之间的双向互动,主...
在中国的语境中探讨中国式的现代化及其文学,不能忽略现代性这个话题。毫无疑问,就现代性(modernity)这一术语而言,它并不是中国本土所固有的,而是一个“翻译过来的”(translate...
内容提要:关键词研究以探询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等语词所承载的历史语义和文化语境为旨趣。与既有的哲学或美学概念、术语、范畴、命题研究范式有所不同,文论关键词研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