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赏析】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是工部侍郎严挺之的儿子。最初以荫调太原府...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
蔷薇花谢去。更无情、连夜送春风雨。燕子呢喃,似念人憔悴,往来朱户。涨绿烟深,早零落、点池萍絮。暗忆年华,罗帐分钗,又惊春暮。 芳草凄迷征路。待去也,还将画轮留住。纵...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 引囚至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切: “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 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 事老恶自张,...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集句,谓集古人之成语以为诗。晋人傅咸尝集《诗经》句以成篇...
在北宋前期的词坛上,晏殊和欧阳修以创作风格的相近而被词论家们相提并举。在历来的抑扬褒贬之间,既有公允的一面,也有失之偏颇的地方。如何看待晏欧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
丹阳郭里送行舟 [1]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赏析】 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至德进士,援诸暨尉,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刘长...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鹉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在南宋黄升的...
苏耽佐郡时,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欲识怀君意,朝朝访楫师。 严维,字正文,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早年隐居桐庐。至德二年(公元...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同叔,晚号颖滨遗老,四川省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同父洵、兄轼并称三苏,是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胞兄轼同登进士第(时年19岁)。...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从洛阳...
闷来弹鹊,又搅碎、一帘花影。漫试著春衫,还思纤手,熏彻金猊烬冷。动是愁端如何向,但怪得、新来多病。嗟旧日沈腰,如今潘鬓,怎堪临镜? 重省。别时泪湿,罗衣犹凝。料为我...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如果不看诗题,上面这首许浑的绝句会被看作一首写景诗。它写的是在落花时节、日斜时光,遥望王侯第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