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深圳的散文创作并不陌生,仅最近一年,就先后读了李兰妮、南翔、王国猛、胡野秋、聂雄前、秦锦屏、虞霄、叶耳、时潇含等人的作品。深圳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造就了深圳...
很难描述我眼里的陈彦,他纹丝不乱的发型和擦得透亮的眼镜,整洁的衣着和稳重的步态,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仿佛过着从容的、既定秩序的生活。这是小说家?可是,明明他有业已完...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得到了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专栏,文学界的非虚构热悄然兴起。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成功将非虚构写作...
前两天收到刘江滨的散文集《地上的云朵》(河北教育出版社2023年9月版),没料想,一读就有些放不下。 刘江滨的文字是美的。那一个个字符,像一棵棵刚离泥土的小水葱,鲜活清新...
我与周荣之间的交集可谓既早又晚。早的是,她在读孟繁华教授的研究生之时,我们就已经见过面了,十多年前孟老师常常在沈阳师范大学组织学术会议,我也常常去混会,与孟老师的...
2012年出版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出现了一些当时可能并不显眼的名字。那时张墩还叫张墩墩,他穿了棉袄和三条裤子在雪后的早晨骑车上班,脑子里滑过的是小说用十年时间走到了...
迄今为止,罗伟章已创作出版了10余部长篇小说和100余篇中短篇小说,逐步建构了属于他自己并具有辨识度的精神谱系。刚来成都专事写作的第一个十年,罗伟章选取的题材大都直接针...
到了一定年纪后,故乡与童年便会向我们发出呼唤。那声音充满惆怅与诱惑,我们明知时光不可逆,但总是会忍不住追忆孩提的时光。那条流过家门口的小河,与小伙伴们终日游荡的田...
杜阳林的新作《立秋》承接其上一部作品《惊蛰》而来。《惊蛰》落笔于农村青年的成长与奋斗,这一过程概而言之就是逃离乡土,走向都市。小说通过主人公凌云青的家庭描写及其个...
如果要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这本小说集,我会选择——野象。 焦典是爱用动物作为她小说的核心象征的,比如“孔雀菩提”“六脚马”“鳄鱼慈悲”“黄牛皮卡”等,这很有趣,也很可爱...
布罗茨基说过:“由于文明是有限的,因此每个文明的生命中都会有中心停止维系的时刻。这些时候,使中心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并非军团,而是语言。”(布罗茨基:《小于一》,黄...
在青年小说家的文本里,我曾目睹过密集的死亡。死亡如暴雨倾泻而下,无差别地砸落在每个人的头顶,又飞若流星,在语言所能澄明的世界中发出幽微的光。或许,年轻人之所以一次...
读完宥予的《塞里史龙洞》,没有立马动笔写下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具体感想,而是先去读了他的长篇小说《撞空》。这个选择是对的。《撞空》和《塞里史龙洞》在很多方面既互相呼应...
作为进藏20余次的作家,徐剑与西藏这片神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对于他来说,西藏不是单纯的地域版图或旅游目的地,而是他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自鲁迅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以来,其内涵与形式的嬗变从未停止。随着文学作品中乡村形态的变化,关于乡土小说的形态界限及其存在的合法性等论题的讨论层出不穷。虽然在上...
内容提要 《石头城》是近些年来历史叙事和战争书写的新收获。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把个人人生道路、家族命运和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命题置于战争年代少年主人公的成长叙事中展...
读吴越的《必须写下我们》,看到她落落大方地面对所采访的倪匡、苏童、托宾、勒·克莱齐奥等对象,依旧“保持”着泰然自若,敏锐机智。读得越深入,越觉得这是一种天然。她热...
宏大是个宽厚的主题,从故乡到脚下,从山泉到汪洋,来自世界八方的事物对象拥进同一篇组章。落笔的人将它们穿成线,借用一种人尽皆知的情感,存在笔者和读者之间的,同理心。...
修订版《漫话东坡》的腰封上,有一句综述全书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之语:“风雨人生中从容前行的足迹。”究其出处,应化用自东坡《定风波》一词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近几年来,劳动者的写作不断成为社会话题,受到各个角度的关注和讨论,其中也不乏网络时代特有的流量命题。但是有趣的是,他们写作的散文、诗歌,本来首先属于文学——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