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 [文化时评] 彭晓芸:官方与民间的鸿沟:中国“软实力”的瓶颈 2017-11-10

    尽管得到中国官方高调赞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改变阻碍中国“软实力”提升的那些因素。刊发过莫言作品的《收获》杂志的一位文学编辑在微博上晒工资单,这份据称是今...

  • [文化时评] 张闳:莫言,或文学应该如何还债 2017-11-10

    在现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文学所扮演的角色非同一般。在某种特殊状态下,它甚至会以一个“救赎者”的面目出现,承载着世人的全部梦想。想一想“四五运动”天安门广场上的...

  • [文化时评] 纪赟:莫言获奖是容纳中国还是拥抱世界? 2017-11-10

    10月11日在中国最大的新闻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向循规蹈矩的《新闻联播》甚至为此特意作了插播,这与多年前同样以中文创作而获奖的法国籍作家高行健时的沉默形成了鲜明...

  • [文化时评] 王小鲁:胡杰的道德化影像 2017-11-10

    导语:人们的视野被打开了,他们发现政治其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政治意识的加入不是削弱了独立性,而是对独立性的加强和深入。这个倾向正是胡杰在接近30年里所努力坚持的方...

  • [文化时评] 青袖:“正人君子”怎么了?:透过鲁迅的批判看鲁迅之一 2017-11-10

    “正人君子”一词,自从经过鲁迅先生在论战中的特意拈出,就被赋予了特定的贬义。概括来说,就是指在专制体制中持有不自觉地做稳了奴才心态的所谓绅士。这样的绅士,一向甚得...

  • [文化时评] 孙惠柱:国剧运动、爱尔兰和莫言 2017-11-10

    在一个亚太戏剧学院的校长论坛上,发现各国来的大多是“海归”,都用英语交流;闭幕时一位操英语法语的韩国教授对学生们说,要坚持亚洲价值观,别只想去西方留学!这就是后殖...

  • [文化时评] 徐贲:精英如何介入大众文化 2017-11-10

    美国现有的对电影和绕舌、摇滚等音乐的督导制度是在两个不同的“正义原则”的对立和妥协中形成的,一个保护儿童,另一个是言论自由。电影督导制度(等级区分)形成于1960年代后...

  • [文化时评] 陶东风:文化的活力在社会,社会的活力在个体 2017-11-10

    软实力与公民社会建设 中国政府和学界目前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十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 [文化时评] 青袖:韩毓海先生的左派情结与红色书系 2017-11-10

    “胸怀天下”的韩毓海先生近年来笔走蛇龙,可谓高产。仅就其推出的书名《五百年来谁著史》、《天下:包夷四海的中国》等就可以看出作者高屋建瓴的磅礴气势。翻开那本被书市热...

  • [文化时评] 许纪霖:我为什么批评莫言? 2017-11-10

    我个人不喜欢莫言的文学风格,但我知道,有不少专家和读者热爱他。超越个人的品味偏见,我愿意承认,他是当代中国的文学巨人。 一个文学家不仅以作品说话,而且也以自己的人格...

  • [文化时评] 周志强:赶英超美的文化生产逻辑反思 2017-11-10

    近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第一位中国籍、同时又是汉语写作的作家获得此殊荣,乃为极其值得庆贺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国籍作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仅是对莫言...

  • [文化时评] 孙惠柱:如何从“秀”到“流” 2017-11-10

    《南方周末》4月13日杨照的文章顶“作秀”说:“作秀的行为成了习惯,成了规范,久而久之,也就‘假戏真作’了。”6月4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挺“秀”:《“秀”应成为官员必修...

  • [文化时评] 青袖:今古两情痴——徐志摩与贾宝玉 2017-11-10

    宝玉何必重再世,红楼由来是一梦。生平最爱林妹妹,奈何终归青梗峰。——《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本是一块天外的顽石,获得灵气之后来到人间。但他没有被人间的泥浊之气腐蚀...

  • [文化时评] 刘剑梅:文学是否还有救赎的力量? 2017-11-10

    2012年对于中国文学来说乃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大事件。虽然他是继高行健之后第二个汉语写作者的获奖,但由于没有政治权力的阻挠,因此他...

  • [文化时评] 余华:我的书被盗版是应该的 2017-11-10

    八年前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一本书刚出版,网上就可以随便下载。为此他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写了一封信,很快得到他们的回复,请他提供盗版网址。他在众多网址里找出三个给他们...

  • [文化时评] 盛洪:莫言是条漏网之鱼 2017-11-10

    看了莫言在瑞典的诺奖演讲,就知道了他为什么成功。他讲的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小学没念完就被迫辍学,一个人孤独地在草地上放羊和冥想;后来又混迹于民间社会,听到各种...

  • [文化时评] 边家珍:读经谨防三个偏向 2017-11-10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读经热”。“经”的本义是织之纵丝,先有经后有纬,因而引申为纲纪,后来用以指称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庄子·天运》篇称《诗》《书》《礼》《...

  • [文化时评] 李碧辉:作家是什么 2017-11-10

    我也同意很多文学理论家的观点,作家是天生的批判家,作家是个刺头,总是不满现实,总能挑出毛病,总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作家的眼睛犹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别人眼里...

  • [文化时评] 罗福林:莫言的批评者们错在何处 2017-11-10

    当中国小说家莫言这周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话题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经常授予那些强烈反对政治压迫的作家。如果一个获奖作家来自那些最...

  • [文化时评] 李银河:辞世16年王小波仍是敏感作家 2017-11-10

    今天是小波辞世16周年的日子。在小波辞世16周年之后,他仍然是一位敏感的作家,这个发现令我悲喜交集,喜忧参半。前些时,我编了一套知识分子丛书,选的都是当代最优秀的知识分...

  • 首页
  • 上一页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下一页
  • 末页
  • 160319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