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身份的界定:问题与建议


        摘要:
        身份研究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达成共识的是身份的“共建观”即身份是通过会话双方动态协商得以建构的,然而少有研究探讨在会话的整个进程中,身份是如何作为语用资源得以建构并动态转换的,从而或多或少忽视了身份研究的“修辞观”,即说话人自我建构一种或多种身份(转换)以策略性服务于交际目标的实现。本研究认为语用身份(陈新仁,2013a,2013b,2014)概念的提出打开了身份研究的另一面,推进了“修辞观”的研究,为身份研究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提供了中间道路,淡化了身份分类的闭合性与开放性之争,并且将进一步推动语用学学科发展和社会心理语用学的研究。
        关键词:
        身份 语用身份 共建观 修辞观 社会心理语用学
        作者简介:
        袁周敏,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话语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应对微博公共事件的政府话语策略及其形象构建研究”(14BXW055)阶段性成果。
        1.引言
    身份建构的研究不仅是“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Bamberg et al,2007,p.1)而且业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Yuan,2013)。目前身份建构研究主要有两大理论视角。其一为本质主义,即将身份视作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实体(参见Ho,2010);其二为建构主义,则将身份视作动态的,具有协商性与可变性(Van De Mieroop,2011)。前者很少考虑身份建构的过程,因而忽视了身份的动态建构特征;而后者则很少在会话的进程中对身份建构进行界定,更少有将身份视作说话人可供调用的语用资源的一部分以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因而,对日常交际的多样性与动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针对目前身份界定的争议,本研究在相关文献基础上,认为身份的界定需要考虑说话人的多重社会身份与自我建构,从而论证语用身份(陈新仁,2013a,b,2014)概念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2.身份
    身份(identity)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对灵魂与身体的分割,他的理念观最终被笛卡尔改造为主体意识,黑格尔进一步从自我与他者的角度阐释,自我的含义从而变得更为复杂。主奴的关系“一方只是被承认者,而另一方只是承认者”(黑格尔,1997:125),劳动与自我意识产生了联系。身份研究经历了从先验先知、主体内省到社会论的裂变与转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自我意识。尼采以降,西方思想从本质主义转向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身份不再是理性、意识,而是动态的由社会所建构,它不再是恒定不变的东西。20世纪以来,身份研究的舞台幕落幕启,蔚为大观。业已成为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者多从哲学渊源寻求身份理论的哲学基础,即以本质主义、相对主义或者建构主义为视角,宏观地探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分别对应人的精神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袁周敏,2011a)。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经历了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及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的整合模式(袁周敏,2011b)。政治学关心国家或者民族的认同;人类学从族群认同角度探讨人类的始原与寻根问题;文学则通过解构静态的文本,历史地多元地考察作者的身份认同与认同矛盾,指向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身份研究从文艺美学来说,是肯定主体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存在合理性的,从文学研究的外延来说,是语境式研究和文本式研究相结合的。各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视阈融合等等不一而足。“随着传播学、互动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语用学等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身份的理解发生了重大变化”(陈新仁,2013a:2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