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显义和隐义研究:问题与展望


        摘要:
        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界面研究中,关联理论的显义和隐义划分法独树一帜。近年来Carston等学者将更多的语用现象也划入显义的范畴,进一步拓宽了显义的范围,并且尝试以临时范畴为基础建立统一的解释框架。但是这一做法在理论解释力、显义和隐义甄别标准、跨学科整合、研究方法、隐义的可取消性以及语言习得观等方面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文章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将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显义 隐义 问题与展望
        作者简介:
        范振强,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用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汉语隐喻的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1CZX05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汉语虚词的行域、知域、言域考察”(项目编号:10YJC7401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JCWW02YB);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项目编号:2011N180)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dmin)